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2766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整理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P26-P42(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

2、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P18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

3、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

4、目标。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观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搭理推荐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系统自然观:1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 .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3 .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5、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 .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人工自然观1 .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 .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3 .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

6、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生态自然观1 .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

7、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窕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2)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这种生态视角的批判可以说是人类视角的批判或代表人类的批判”(3)和谐性。它强调了科学技术

8、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基础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2 .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种积极控制或事先控制”的“持续技术”,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源的利用和对废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它“不仅是一

9、类技术的总称,更主要是一种技术观和技术选择战略二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更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生态文明是指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社会文明,它有助于实现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持续、健康地搞好现代化建设,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自然观强调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10、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特征?P207,简述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折的关系?p37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一.(1)科学技术基础:18、19世纪自

11、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三大发现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提供科学技术基础(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提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市场过程服务,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把科学推向前进(3)思想背景: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二、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是一般精神产品技术体现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体现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二)科学分类,科学分类就是物质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

12、序的分类和排列。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三)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对哲学有推动作用科学与哲学在研窕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五)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恩格斯: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打破宗教神学),科学与技术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关系都发生全面变

13、革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七)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1)揭示了新型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2)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技的关系3)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八)技术异化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劳动异化学说。2 .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

14、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己发现的科学事实、己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

15、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1、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3、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二)国外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技术自主论:技术自主论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

16、扩展力量,如埃吕尔和温纳等人。社会建构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比克、平齐等人。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建构论都看到了技术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动力,忽视或低估了其他方面动力的作用,存在片面性。(H)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是什么?(P24、25、26旧书)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