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精神与理性法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证精神与理性法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实证精神”与“理性法则”陶华坤1 实证主义者关注证据收集在理论建构中的作用,反思自由、平等、博爱的关系。他们认识到,不能空谈理念本身的好坏,而必须结合现实的社会处境考察理念实现的可能性和其相互间的配置关系。2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特征1:以现象论的观点为出发点。现象即实在,是有用的、确定的、精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与现象的这些属性相对应,“实证”一词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一切知识都是对这些现象的共存和相继的描述。实证主义者把现象当作一切认识的根源,要求科学知识是“实证的”。特征2:对经验进行现象主义解释,主张从经验出发,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强调经验上的
2、实证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性。特征3: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倾向。实证主义者认为,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者是科学的;科学即实证知识,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大辩论都要靠实证的科学方法;科学和科学方法使哲学也成为实证的。实证主义的方法有三个要点:确定经验事实;建立有关现象相继发生的规律性的理论;从理论中推导出那些能够对未来发生的现象加以预言的经验命题,并通过经验事实验证该理论是否正确。3 .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素质基石理性,说到底是人类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形成的一套公理、规律与法则。既要合目的,又要合规律,“理性”必然
3、将人类导向科学、实证与逻辑,导向民主、法治与多元,导向对话、妥协与和平。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素质基石,它不是停留在事物或现象的表面作就事论事的说明,而是以实践中得来的感性材料为基础,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例:“拿证据来!”胡适给毕业生的临别赠言。1936年的初夏,胡适博士给哲学系的同学们讲了极为简短的临别赠言。他说:“一个哲学系的目的应该不是教你们死读哲学书,也不是教你们接受某派某人的哲学。”他借用禅宗的一位高僧的话,“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因此“哲学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出几个不受人惑的人”。他告
4、诫同学们“你们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送给同学们一个小小法宝作为防身工具,这件法宝只是四个字“拿证据来!”。此外还有一个小小锦囊,里面装着这件小法宝的用法:“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胡适提出“拿证据来”的口号,把实验主义归结为两句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指出“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可见有鲁迅的风骨,也有鲁迅的语言色彩。4 .说理和尊重事实是知识分子的特征说理包括论证和反驳,论证是支持一个命题,反驳则是瓦解一个命题。反驳一个命题可以通过一个事实就可以达到,反驳一
5、个被推出命题可以通过反驳推理规则和反驳原初命题达到,反驳一个基本命题还可以反驳由它进行推理所得到的命题。反驳遵循“逻辑上矛盾的在现实社会中肯定是不存在的逻辑上一致的才是现实中可能的”,大到政治原则,小到生活规则都适用。现代科学是逻辑与实证的结合,通过逻辑建构理论大厦,通过实证检验理论的有效性。知识分子的求真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有远见的精神,因为知识分子利用逻辑与实证可以比一般大众看得深看得远。知识分子更应该是建构者。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是全面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的人,那种仅仅以批判社会为己任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有的是不负责任的。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并不总是要成为政府政策的批评者,而是把知识分子的职责想成是时时维持着警觉状态,永远不让似是而非的事物或约定俗成的观念带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