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开(中央电大)03119_教育心理学》题库及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开(中央电大)03119_教育心理学》题库及标准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开(中央电大)03119_教育心理学题库及标准答案教育心理学选择题1、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正确选项1场依存型(V)2、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正确选项1桑代克(V)3、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正确选项1.斯金纳(V)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叙述正确的是()。正确选项1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V)正确选项2.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
2、同(V)正确选项3.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V)2、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习外来动机的因素有()。正确选项1.父母的奖赏(V)正确选项2.教师的表扬(V)正确选项3.竞争情境(V)3、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有()。正确选项1.持有“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的观点(V)正确选项2.等边三角形的定义(V)正确选项3.李白是唐代诗人(V)名词解释1、发现学习仅供参考请勿照抄: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4分)2、概念同化仅供参考请勿照抄:概念同化
3、指将新概念纳入到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4分)3、观察学习仅供参考请勿照抄: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4分)4、记忆仅供参考请勿照抄: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5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
4、按具体情况给14分)简答题1、简要说明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四个条件。仅供参考请勿照抄:学习者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3分)(2)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它对自己学习的价值;(3分)(3)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行为;(3分)(4)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3分)(视作答情况酌情给分,言之有理即可)2、桑代克有关学习的三条主律指的是什么?仅供参考请勿照抄:(1)准备律。(2分)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2分)(2)练习律。(2分)练习
5、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或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2分)(3)效果律。(2分)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2分)(视作答情况酌情给分,言之有理即可)论述分析题1、案例:李强是个聪明且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初中生,可就是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上课时他特别爱说话、做小动作,影响班级的课堂纪律和老师教学。为此班主任张老师找李强谈话,希望他能够克服缺点。每当李强上课纪律有点进步,张老师都及时给予表扬。一段时间下来,虽然李强在课堂纪律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时常会反复,李强自己也说“我知道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对,可我
6、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张老师为了李强在课堂纪律方面进步更快省略仅供参考请勿照抄:分析:(1)张老师指出了李强的不足之处,使李强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为李强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了基础,当李强有一点进步时,张老师及时给予正强化(表扬)是正确的做法。(5分)(2)“我知道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对,可我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找到李强不能彻底改正缺点的原因是李强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4分)(3)针对李强道德意志比较薄弱的情况,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榜样学习和观察学习的方式强化道德意志的培养,如调换座位。(5分)(4)张老师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学校和家庭道德行为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如一年来与
7、家长配合教育,帮助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5分)(每点视作答情况酌情给分,言之有理即可。)2、简述归因训练的步骤以及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仅供参考请勿照抄: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2分)。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2分)第二,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2分)可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2分)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2分)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2分)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2分)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强化;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你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你努力不够。(3分)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的意义在于通过归因训练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特别是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和方法这些可控的因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分)(视作答情况酌情给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