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4043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注浆防水施工技术要求11范围注浆是指预注浆、衬砌前围岩注浆、回填注浆、衬砌内注浆、衬砌后围岩注浆等。1. 2一般规定1 .在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大的地段、软弱地层,宜采用预注浆。2 .开挖后有大股涌水或大面积渗漏时,应采用衬砌前围岩注浆。3 .衬砌后渗漏水严重的地段或充填壁后的空隙地段,宜进行回填注浆。4 .衬砌后或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水时,宜采用衬砌内注浆或衬砌后围岩注浆。5 .注浆施工前,应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1. 3材料1 .选择注浆材料,要根据地质条件、注浆目的和注浆工艺等全面考虑,注浆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良好的可灌性,易注入地层和构筑物中;(2)浆液稳定性好,能在一定

2、时间内凝固,固化时收缩小,与需注浆体有一定的粘结力;(3)结石体有一定的抗压、抗拉强度,且早期强度高,透水性低;(4)无毒、无污染,如地下水有侵蚀性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耐侵蚀性;(5)注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2 .注浆浆液宜为单液浆和双液浆;注浆材料为标号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浓度宜为3540B6。3 .4注浆施工1复杂地层浅埋暗挖大跨度地铁车站、区间隧道防水注浆,根据不同阶段,分别采用预注浆、加固注浆和填充注浆。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试验作出设计,再进行注浆;并在施工过程中修正各项参数,改进工艺操作,提高堵水效果。5 .预注浆。根据预注浆范围、地质

3、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为确保注浆加固堵水效果,应选择合理的注浆参数和浆液配比。一般情况下注浆孔间距宜为0.50.8m,外插角宜为10左右,注浆终压为1.02.0MPa。单液水泥浆水灰比宜为0.6:1-0.8:1,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适宜的配合比为1:0.4-1:0.6(体积比)。6 .填充注浆。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填充注浆,孔径不宜小于40mm,孔距可根据初期支护渗漏水情况确定,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沿工程轴线由低到高、由下往上,从少水处到多水处;(2)在多水地段,应先两头、后中间;(3)对竖井应由上往下分段注浆,在本段内应从下往上注浆。7 .控制措施。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出

4、现结构变形、串浆,危及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的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直到停止注浆;(2)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3)调整注浆实施方案。8 .注浆结束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应小于5O1min,注浆压力达到或接近设计终压后稳定1Omin;(2)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填充注浆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定IOmin015注浆效果检查注浆结束后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宜采用下列方法:1 .采用径向钻孔,检查注浆范围,测试注浆加固体强度;2 .开挖直接观察浆液在地层中的充填胶结情况,以及开挖面的漏水量;3 .根据注浆

5、记录和绘制的PQT曲线来分析判断注浆效果。P一注浆压力,T注浆时间;4 .预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应小于501min,并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定IOmin,检查孔的吸水量每米应小于1O1/min;5 .衬砌后围岩注浆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定IOmin;6 .其它各类注浆,应达到设计压力;7 .注浆结束后,注浆钻孔应封填密实。1. 6止水帷幕注浆1 .帷幕结构。明挖支护采用排桩结构,在无条件降水或实施地面降水,但效果不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时,应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或小径钻孔灌注桩成幕施工法截水。在排桩之后侧间隙处打设一个旋喷桩或小孔径钻孔灌注桩共同组成截水帷幕,防止桩后土体流失。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离开支护结构一定的距离,设摆喷和定喷帷幕墙,以减少作用于支护结构的水压力,确保结构安全。2 .止水帷幕施工。(1)止水帷幕施工应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保证材质,严格按设计的孔距、孔深、垂直度、搭接长度和复喷的规定,保证帷幕体密度。(2)帷幕施工必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对水量、水位、帷幕体的变形等持续观测。必要时应在帷幕体内侧设水位观测孔,定期测量承压水头变化,指导渗流排水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