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好议题式教学中的三个角色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好议题式教学中的三个角色获奖科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演好”议题式教学”中的三个角色获奖科研报告【摘要】议题式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实践探索中的新事物,在实施高中思政课活动型课程、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有鲜明特色。议题、教和学分别是议题式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角色,本文就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演好三者的角色做了一些探讨。【关键词】高中;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实践探索中的新事物,在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广受关注。在新课改里相当明确的提出,要借助导入、引导、探讨议题的方法,来促使老师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互动性。一、突出议题的核心角色首先,议题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所议之题要具
2、备“议”的特征和议的价值,即选择的主题能够议也需要议,有议的空间和议的必要。在2017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较为明确的指明了:议题,不但包含了科目中课程的详细内容,还需要体现出价值判断的根本观点;既要有一定的引领性以及开放性,又需要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可冕,针对议题方面的讨论,应当构建在正确的基本观念上,同时,还需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引导性。正确领会”议字背后的内涵,在于通过议而达到“求同存异,达成“政治认同”,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比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设置相关的议题,如“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中的必然?、“
3、为什么要与时俱进、一脉相传?”等议题,引领学生就中国近代民族复兴的悲沧之路展开讨论,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道理进行探究,达成相应的政治认同,从而实现将爱国情感自主融入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将强国志向自主融入构建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将报国行为自主融入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中,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其次,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议题式教学中需解决好话题与课题研究、主题风格、话题讨论等相互之间的关联。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话题是起点,引出核心议题,始终关注思政核心素养议题内涵的价值引领和素养教育目标。议题即议论和话题深层次融合的教学,其中“议是课堂教学
4、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方式,题”则蕴含着可议的空间2。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设置相关议题,例如“为什么中国能?“,通过防疫抗疫、脱贫攻坚、抗洪救灾等时政话题的拓展延伸,衬托出“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能使中国真正得以强大”的主题,从而突显出“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拓和进步”的课题内容。由前置话题引出主题并围绕议题,再在“议”中实现的课题内容的学习与落实。二、发挥教师的引导角色首先,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讨论都需要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同时要明晰这样的探讨后面的课题支持和探讨所希望达到的立德树人的意义3。在普高思政课标里明确提到要培养的是具有思政核心素养,也就
5、是具有创新精神、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和公众参与的思想意识。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借助议题去推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比如在教学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将议题设计为“怎样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引领学生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发展,从而构建起制造强国的经济体系进行探讨,如发展过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可以结合中美贸易战、华为芯片问题等时事热点,支持学生就我国的传统产业、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我国将经济主要发展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贯彻和践行。助推学生探讨经济增长形式
6、的变化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有效途径,进而塑造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和革新、融洽、环保、开放、互享的绿色发展理念。由此可见,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时,老师应当重视对情境化议题的构建,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以转换,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塑造,同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际的情境里展开议论,在议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思政课程和别的课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是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重要渠道,而议题式教学又是该渠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起到了内化与反思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并且实现内化,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
7、有效地提高。其次,在议题式教学中,老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依据“教学提示”来设计议题,并且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具体化议题的作用,比如对子议题进行相关设计等。老师在对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应以怎样展开“题”的“议”为主导,解决从哪里开始”议、将哪些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作为“议”的支撑点、怎样有序地强化“议”、在“议”的过程当中怎样更好的实现育人目标。这也是议题式教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以及评价中的直接依据以及最终目的。三、彰显学生的主体角色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以小组形式对政治知识内容或是不懂的问题进行探究与交流,在学生彼此交流间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
8、办法,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各自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一起进行探讨,并且还要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进步。教师可在关键的环节把握住议题的导向性,领导学生对正确的价值以及行为进行判断及选择,不可直接给出答案或结论,从而影响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次,在议题式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在“议”的过程当更清晰地看见自己、发掘自己。支持学生对有关的学科知识以及相应技能予以有效应用,从而实现以不同的经历经验、不同的观察思考角度、不同的素材资源以及不同的观念意识等提出针对问题的不同方法和
9、想法。此处强调的五个“不同”,体现的并非是差异化,而是个性化。使学生在“议”中发现自己、发掘自己的过程,正也是个性的体现和主体角色的彰显。由此可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学中的生动形式之间相互的关联。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内在获得感,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综上所述,高中思政教育是贯彻以德育人基本方针的核心课程,以塑造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为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政治方向、提升思政课程核心素养、加强社会了解和参与水平的全面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激发,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直以来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研讨的问题。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此次普高思政课标修正的一大重点,而议题式教学方法的设置实施又是其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项目,因此,对议题式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地研究和探讨,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也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以及实践中持续探索、思考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