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探讨摘要:独立学院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高等教育办学新模式,正由于是全新的运行模式,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文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招生、就业形势,提出了建立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关键词: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目前全国独立学院众多,高考生源大幅度减少,各院校之间招生竞争日趋激烈,而由于各院校仍在持续扩招,生源质量迅猛下降。独立学院在新形势下,深化招生就业模式改革,既能确保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又能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建立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一
2、、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工作模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1招生、就业各自为战招生与就业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很多的独立学院都是将两者剥离开来,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独立学院招生过分依赖母体学校,招生的手段和方法单一。就业方面,尽管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各独立学院并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对策。这是因为:其一,独立学院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二,独立学院的体制尚不完善,各项措施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很多独立学院因此放弃了促进就业的相关措施。2 .人才培养指向偏颇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为社会输送人才。但是在办学定位上,很多独立学院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上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地理位置、师资力
3、量等实际情况,一味地求大求全,造成了与社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的现象。对社会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学生无法就业,心怀不满,在社会上的负面宣传直接影响学院的招生工作。3 .就业实习实践模式流于形式由于考虑到成本及学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加之就业基地建设和就业市场开辟力度不够,独立学院的就业实习实践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主要体现在:地域狭窄,一般实习实践单位就在独立学院所在城市的学校或企业,学生无法与沿海等发达城市和先进的文化理念接触,犹如“井底之蛙”。实习实践单位数量屈指可数,出现了实习学生多,实习单位少的现象,很多的单位由于接收的实习生太多,无法安排实
4、习岗位,以致大都采取了“放羊”的政策,学生愿意实习就实习,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到了实习期结束,在实习鉴定表上草草盖章了事。实习实践时间不够。一般实习期为8周,实际只有46周的实习时间,实习实践时间太短,学生刚刚接触实际工作就被强制喊停,学生工作能力难以得到全方位锻炼。二、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构建1 .组建一个机构为解决招生和就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我们急需组建招生就业一体化模式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决策咨询机构。该机构由校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企业高管、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优秀校友等组成,为高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就业市场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并参与独立
5、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实习见习指导和就业指导教育等。2 .树立两种观念(1)树立以就业为参照的品牌招生观。独立学院如何科学定位,张扬个性,办出特色,并用个性、特色去参与生源市场竞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独立学院在确定招生战略目标时,要参照学院历年来各专业的就业情况,以优势专业为基础,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道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等,打造特色专业和学科,不去拼规模有多大,而要注重特色与优势,以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经营品牌来招揽生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出名牌,办出特色。(2)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众
6、就业观。面对新形势,独立学院要认识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是量的变化,其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既要培养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还要承担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此外,独立学院有责任向学生和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理念,使学生和社会公众正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思维方式,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3 .构建三个联动机制(1)政校联动机制。独立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依托母体高校而兴办的进行本科层
7、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主导角色,真正将独立学院的发展纳入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并做好统一规划。具体表现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或引导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制定政策、激励评价等多种手段,在独立学院的学校规模、招生政策、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扶持和监督,促进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二是适时组建独立学院教育协同联盟。通过积极协调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的利益,搭建合作平台,构建政校合作联动机制,使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校企联动机制。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独立学院要激发校企双方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探索校企双方
8、互利互惠、互促互动的机制和全面深入的新型校企关系,使校企真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生产。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方式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实习、见习、推荐就业等方面,校企合作要在深层次展开,要让企业全面深入地介入学校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修订、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材编写、校企师资互动、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校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3)校际联动机制。同为独立学院,应当打破各自为战、相互排斥的传统招生模式和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切实有效的招生、就业工作联动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互补和统筹协调作用,谋求在招生生源质量、数量和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共赢。校际联动机制主要包括:共同分析招生形势,制主要招生战略和目标,规避各自招生优势的冲突;共同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相互贯通的信息平台和网站,建立就业指导课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参考文献:1陈世庆,鲍硕来.地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2):67-70.2浩歌.引导独立学院发展战略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