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刺血泄毒疗法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医刺血泄毒疗法操作规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壮医刺血泄毒疗法操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壮医刺血泄毒疗法的术语和定义、适用病种、禁忌症、操作方法、治疗疗程、注意事项、意外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壮医刺血泄毒疗法的操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壮医刺血泄毒疗法采用刺血针具点刺人体的一定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龙路的浅表分支,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放出适量血液,疏通道路,促血气通行,逼邪毒随血外出,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3适用病种疮病、发热、急性咽炎、牙痛、腮腺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鼻炎、目赤肿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症、疳积、头痛、痛风、腰腿痛、跌打损伤淤积、中暑、高血压病、中风、昏厥等。41凝血功能异常或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
2、45合并有心血管、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41经期妇女、孕妇及有习惯性流产史者;a4过劳、过饱、情绪失常状态;45精神病患;46皮肤过敏者;47动脉血管、较大的静脉血管等部位;4f1体表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者;4其他不适合刺血的病症。5操作方法J器械准备消毒三棱针(或一次性浅刺针)、2%碘酒、75%酒精、消毒干棉球、玻璃火罐、酒精灯。体位选择5.2.1原则以有利于术者实施刺血疗法而不致患者疲劳为原则。仰靠在靠背椅上,双膝垂直于地板,双上肢自然放置在两侧大腿上。5.2.1.2俯伏坐位俯伏坐在靠背椅上,双前臂和头部伏靠在靠背椅上。5.2.1,3仰卧位仰卧在床上,四肢自然伸直。5.
3、2,1.4俯卧位病人俯卧在床上,胸部垫一小枕头,双上肢自然弯曲放在头部前方,双下肢自然伸直。5.2.1,5侧卧位病人左侧(或右侧)卧于床上,胸、腰和双下肢微微弯曲。5.2,1.6俯卧位病人面部朝下俯卧于床上,四肢自然伸直。K1治疗部位主要病痛部位及相应穴位。5.3.1部位和穴位以壮医“三道两路”为指导,根据疾病来确定刺血的部位和穴位。5.3.2.1头颈部太阳穴、印堂穴、百会穴、下关穴、迎香穴、大椎穴。5.3.2.2腰背部背俞穴。5.3.2.3四肢尺泽、曲池穴、委中穴、足三里穴。4 4刺血方法5 .4.1患者选择适宜体位。术者双手及患者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5.4.2 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挤,使局
4、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以拇、食二指捏住针柄,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针尖0.3Cn1左右,对准已消毒过的穴位迅速刺入。刺入后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或加拔火罐使之出血。5.4.3 术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6治疗疗程5d7d治疗1次,连续治疗58次为1个疗程;如放血量较多,可间隔1星期、1月、半年1次;中病即止。71刺血疗法刺激强烈,施术者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防止患者因恐惧、疼痛而晕针。治疗时要注意观察,多询问患者反应,对于精神紧张、以往有晕针史者,刺血时采取卧位治疗可预防晕针。7)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做到一人一针。7?针刺时,避开动脉血管及较大静脉血管。手法宜轻、宜浅、
5、宜快。74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及不明原因的肿块,不宜直接针刺,在周围取穴针刺。75刺血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决定刺血的深浅手法及出血量的多少,不可盲目放血。7A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出血情况以决定下一次的治疗时间,避免失血过度。77刺血后嘱患者匆暴怒、劳累、饥饿、惊恐,要安静休息,进食有营养的食品,勿食刺激性食品,以促使疾病的康复。8意外处理A1晕针立即停止操作,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髅、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合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A5血肿一般的小血肿不会留下后遗症,出血量大的血肿可以适当用温水热敷,或按揉局部,促使血液吸收,防止血块机化。fi1刺伤动脉应用消毒棉球在局部加压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