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数学是开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知识获得与思维开展的关系,很多问题的处理停留在外表,没有能够由表及里,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展。下面列举听课过程中的一些片断,并作简单分析。一、操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结论,更要实现内化,建立模型我们来看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退位减的教学。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解读图意后,列出算式50-
2、26。这时,教师请学生取出学具进行操作。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学生操作完毕,教师请学生说说操作的过程。生1选择的是在计数器上拨算珠,他说:“我在十位上拨上5颗算珠,表示50o然后拨去2颗,再拨去1颗算珠换成个位上的10颗算珠,最后在个位上拨去6颗算珠。结果是24。教师对生1的操作结果给予了肯定。没作其他的评价就请了生2答复。生2选择的是摆小棒,他说:“我先摆了5捆小棒1捆10根,然后拿掉2捆,又把1捆小棒换成10根,从10根里面拿掉6根,最后就剩24根小棒。教师同样表扬了生2的操作,也没作任何评价就进入笔算教学的环节。教师在黑板上先写好竖式,然后指着竖式问学生:“应该从哪一位算起?学生答复:“个位
3、。教师讲解:“个位上0减6不够减,需要向十位退1作10在这节课上,操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中“退1作10的算理。然而,从上面的片断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笔算的时候并没有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从十位上拨去1颗算珠换成个位上的10颗算珠与“把1捆小棒换成10根小棒的经验与“退1作10的算理联系起来,动手操作与算理领悟在很大程度上脱节了,操作仅仅起到了寻找50-26的结果的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开展。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课堂上很多的操作活动仅仅停留
4、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没有能够使学生通过活动实现“内化也就没有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操作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如案例中,当学生出现用不同的学具操作后,教师可以提问:“两个同学用的学具不一样,但是他们在操作时有一步却是相同的,你发现了吗?学生应该不难发现两次操作都有一个“换的动作:其中一个是将十位上的1颗算珠换作个位上的10颗算珠,另一个是将1捆小棒换成10根小棒。教师紧接着可以追问:“为什么都要换?以此促使学生对“退1的原因进行理性思考。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50-26写成竖式,引导观察并提问:“你认为在笔算50-26的时候,需要像我们在操作时那样
5、换吗?怎样换?这样做,让学生把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笔算中,促使他们把直观的操作活动向内在的思维活动转化,真正理解“退1作10o可见,学生寻找两种不同学具操作的共同之处的过程就是他们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先通过操作进行动作思维,再由言语表达操作要领建立起概念的表象,最后联系竖式计算促成了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转化,实现“退1作10的模型建构,思维真正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二、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展示,更是要实现深化,促进开展下面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片断。教师出示右图,要求学生想方法将这个组合图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并计算出面积。学生独立思考
6、后进行交流。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课堂气氛相当活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充分肯定后,紧接着又进入教学的下一环节。“校园的绿化面积作为实践活动内容,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等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用割补的数学方法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根本图形再计算的转化思想。然而从上面的教学片断看,交流的过程仅仅是学生展示自己解法的过程,教师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对众多的解法进行分析、比拟、归类,从而提炼出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这样做仅仅是促成了同一思维层面上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交流,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突破,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价值。有效的
7、课堂交流,应该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与他人交换意见,感受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此根底上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生成新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流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相互补充、相互接纳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和重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不断走向深入,思维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然而在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强,交流时往往不会主动吸纳别人的意见,缺乏将各种不同的意见集中分析、抽象提炼的意识。再加上教师缺乏引导处理交流结果的意识,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流于形式。如案例中,当学生中出现了四种解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四种方法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原因。估计学生能够将方法
8、1、方法3分为一类,将方法2、方法4分为另一类,从中发现一类是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根本图形,将两个根本图形的面积相加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另一类是将组合图形补成一个根本图形,再从大的根本图形的面积中减去补上的一个小的根本图形的面积,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最后归纳总结:不管是割还是补,都是将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根本图形的面积的和或者面积的差进行计算。这样在学生展示不同解法的根底上,引导分类,寻找联系,能够促成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三、练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模仿,更是要完善认知,构建体系在一次调研活动中,我听了一位教师教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与从这个数里
9、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结果相等,并根据减法的这一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课进行得很顺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了规律,然后应用规律简便计算。看起来,学生掌握得不错。但课后的随机调研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下面两道题学生的解法令人啼笑皆非。368-68-49=368-68+49=368-117二251580-4931=580-49-31二531-31二500这两题明明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计算起来比拟方便,为什么学生还要舍近求远?回忆整堂课的练习,但凡连减的算式都是将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计算才显得简便,但凡被减数减去两个数的和都是将被减数分别减去这两个数计算起来简便。因此,学生就不自觉地形成了错误的思维
10、定势:一见到连减就将两个减数合起来,一见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改成连减。新授结束后,我们往往会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安排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练习仅仅局限在新授范围,那么学生无需作太多的思考,只需机械模仿就可以解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思维上的惰性,不利于思维的开展,也不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真正理解。如案例中,教师在新授结束后可以穿插下面的题组练习:1368-51-49368-68-492580-49+31580-80+31使学生通过比照,体会到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促使学生先观察,研究数的特征和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再选择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做,有利于促成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完善学生的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或引导小组合作交流,或引发矛盾冲突,或挑起对某个观点的争辩,或设计启智促思的练习总而言之,要注重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