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走向近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走向近代.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蒙娜丽莎的微笑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经常有成群的人簇拥着,观看着一幅少妇的肖像画,她的优美、端庄、发自内心的微笑。猛然看去,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当你一看再看,走进画像仔细瞧时,又觉得,她的微笑是那样的神秘和深邃。长期以来,这幅肖像画一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抓住了观众的心,使人浮想联翩。它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达芬奇的父亲是当地的有名的律师,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达芬奇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达芬奇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律师。但是,达芬奇特别爱好绘画,时常
2、到街上去写生,邻居们都称赞他是小画家。十四岁那一年,全家来到了佛罗伦萨,在达芬奇的一再央求下,父亲把他送到一个艺术工厂去学艺。他的老师,就是这个艺术工厂的名画家和雕塑家韦罗基奥。起初,老师只让他学画鸡蛋,达芬奇按照他的要求,每天对着鸡蛋画了一天又一天。他有些不耐烦了,他问老师:“为什么老是画鸡蛋啊?”韦罗基奥告诉他:“画蛋可不简单呐!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或者照射的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同。这是绘画的基本功,这可以训练手和笔,让它们熟练地服从大脑的指挥。”达芬奇豁然开朗,从此,他刻苦练习绘画的基本功,绘画技巧突飞猛进。不久,韦罗基奥接受市政
3、厅的委托,要完成一幅基督受洗的油画。在画两个天使时,他对天使的造型犹豫不决。这时,达芬奇走了上来要求试一下。结果他把画面上的天使画的充满灵性。作品拿出去展出时,人们一致认为这是韦罗基奥画过的最好的人物造型,韦罗基奥非常惭愧。据说,从此以后韦罗基奥放弃绘画,只是专心地搞他的雕塑了。终于,达芬奇结束了十年的学徒生活。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对几何、物理、化学、天文和生物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在野外观察写生;晚上,在灯下埋头读书学习。一次,为了了解人体,特意买下一具尸体,在地下室微弱的灯光下他一边解剖一边做笔记。1495年,达芬奇为米兰的一个修道院制作壁画最后的晚餐。这是取材于圣经的一个故事,画
4、面讲述的是:耶稣在餐桌上,对他的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话音刚落,全场震惊。餐桌上坐着的十二个门徒有的大惊失色,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感到绝望,有的想为自己申辩。只有一个门徒神情紧张,身体后仰,右手紧握着钱袋。他就是收受统治者三十块银币后,将耶稣出卖的叛徒一一犹大。在犹大的背后,是黑暗的阴影,而在耶稣的背后,却是开启的窗户,一片阳光照射进来。犹大的卑劣形象与耶稣的庄严肃穆,泰然自若的神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达芬奇对邪恶的憎恨和对真理的赞美,在这幅名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创作最后的晚餐的过程中,达芬奇通常在拂晓时分就来到修道院,爬上绞手架,在墙壁上辛勤地作画,直到暮色降临才停止一天
5、的工作。他的绘画速度很慢,常常要对前一天画好的部分不断地进行修改。为了寻找可供参考的模特,他有时几天不能动手。修道院副院长以为他工作拖了,便去向米兰大公告状,当大公找达芬奇谈话时,他回答说:“这幅画还有两个头像没有画好,一个是耶稣,很难从人间找到这样神圣的仪容来做模特。另一个就是犹大,他的叛徒嘴脸很难表现。如果副院长催的太急的话,我只好照他的那副尊容来画了。”大公听了哈哈大笑,并没有责备他。就这样,这幅画整整画了四年才最终完成。现在,这幅画还在那家修道院的墙上。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这是一幅人物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也是达芬奇的好友。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
6、年仅24岁。据说,在这之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能让模特微微一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或雇小丑在她旁边表演。想方设法地引出女模特发自内心的微笑。这微笑似乎在她脸上一掠而过,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画家画出了蒙娜丽莎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一直把它留在自己身边,直到他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花了一万二千里弗尔,才从达芬奇弟子那里买下它。从此,被收藏在法国的艺术宫殿卢浮宫中。达芬奇晚年在米兰工作了十七年,后又到过威尼斯和罗马。最后他在法国近区成为法国国王的宫廷画师。晚年的达芬奇把自己一生
7、在科学和绘画上的经验加以整理,写成了5000多页的手稿。这些手稿,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学科,简直就像一座巨大的宫殿。1518年,达芬奇的右手不听使唤了,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这是他长期劳累的结果,此时的达芬奇只能在床上仰卧了。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法国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七岁。(故事编写整理:福田区福景外国语学校初三(5)班黄祇薇指导老师:蔡永红)但丁和神曲14世纪初,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的中心最初在意大利,后来扩及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的概念最初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提出来的,意思是主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文化。其实它并不是单
8、纯的复古,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它歌颂爱情,要求个性解放,发展个人才智。它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但丁,就是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批判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表达了对人类理想的追求,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文化的一缕曙光。恩格斯称赞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于1265年诞生于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商业城市佛罗伦萨,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曾祖父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下战功,受封为骑士。后来家道中落,到他父亲时,己沦为普通市民,他的父亲是法庭的文书。但
9、丁的少年时代是在故乡度过的。他很早就开始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和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代的但丁更是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对各门学科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特别推崇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把维吉尔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在但丁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对他的影响最大。第一件是爱情。青少年时代的但丁,曾热烈地爱慕着一个名叫贝娅特丽齐的少女。但丁与贝娅特丽齐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274年。那年春天,九岁的但丁跟着父亲去贝娅特丽齐家赴宴,第一次见到了同是九岁的贝娅特丽齐。她容貌清秀,仪态端庄,身着红衣,谈吐不凡。但丁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但丁一直把贝娅特丽齐当做自己的爱慕对象。九年后,但丁又一次在街上意外地碰到
10、了她。那天,十八岁的贝娅特丽齐穿着雪白的衣服,高贵而端庄,与两位女友正在逛街。但丁有些不知所措,站在边上忘了打招呼。倒是贝娅特丽齐微微一笑,大方地向但丁致意,还热情地向他施了一礼。诗人非常激动,觉得自己己到天堂的边际了。此后,他们两人再未相见,但是但丁已深深地陷入对贝娅特丽齐的思念之中。后来,二十一岁的贝娅特丽齐与一个银行家结婚。不幸的是,1290年贝娅特丽齐就因病去世了,死时才二十四岁。对贝娅特丽齐的死,但丁悲痛万分,感到一切都失去了生气。一年后,但丁写诗赞美贝娅特丽齐,抒发自己对她真挚的爱恋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部诗集取名为新生。诗人在诗中说贝娅特丽齐就是“爱情的化身”。她有“说不尽的温
11、柔,说不尽的高雅”,她的光辉“竟使天上增加了荣耀”。但丁在新生一书中发誓,要创作一部绝世之作。诗人后来在伟大的长诗神曲中,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神曲中,贝娅特丽齐成为但丁游历天堂的引路人。对但丁影响巨大的第二件事,是他积极投身于佛罗伦萨的政治斗争。1300年,但丁作为医药行会的代表,参加佛罗伦萨最高行政会议,当选为六名行政官之一,任期两个月。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分裂状态,而佛罗伦萨又是政治斗争激烈的城市。城里的政治势力分为黑白两党。黑党代表的是贵族的利益,支持教皇;白党代表商人利益,反对教皇。但丁坚决地站在白党一方,反对教皇拥有世俗权力,这使教皇大为恼怒。但丁期满卸任后,黑党当政。黑党对但丁大肆迫
12、害,竟将他终身流放,永远不许回佛罗伦萨。但丁从此开始流亡生活。这其间,他周游意大利各地,访友讲学,熟悉了社会各阶层,丰富了人生阅历,加深了对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1304年,但丁意识到返回家乡的希望已不存在,便决心著书立说。晚年的但丁,定居于古城拉韦纳,并受到拉韦纳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在拉韦纳,但丁生活安定,他把绝大部分精力用于神曲的创作。神曲不是用拉丁语,而是用意大利方言撰写而成。“神曲”的意大利原意是“神圣的喜剧”。神曲全长一万四千多行,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分。每篇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在我人生旅程的中途,我从一座幽暗的林中醒来,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全诗以中世纪
13、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开始,叙述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在梦中,但丁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黎明时分,他在阳光的沐浴下朝山顶攀登。突然,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三头猛兽一一豺、狮、狼。诗人惊慌呼救,这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他受但丁情人贝娅特丽齐的委托,前来搭救但丁。但丁在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一个大漏斗。地狱阴森恐怖,凄惨万分,凡生前做过坏事的人的灵魂都被罚在地狱中受刑,并根据罪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层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层,所受的刑也越重。例如,但丁把迫害过他的教皇安排在第八层地狱,让他头朝下地埋在地洞中。炼狱里的灵魂罪孽较轻。炼狱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也分
14、为七层。生前犯有罪过、但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在那里忏悔罪过,断除孽根后,他们可以升入天堂。在炼狱山顶上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娅特丽齐来到诗人身边,引导他游历天堂。天堂庄严光辉,充满欢乐和爱,住着生前正直行善的人。天堂也分为九重。九重之上是上帝的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们的住所,充满着光芒和爱,这里才是人类的理想境界。神曲虽然描写的是梦幻世界,却是现世的反映。一行行优美的诗句,无不带有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地狱是现实的社会,披着宗教外衣的教皇、教士干着不可告人的卑鄙勾当,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天国是人们争取实现的理想境地。炼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必经之路,那里充满苦难,但有光明的未来。1321年,神
15、曲的最后一篇天堂篇脱稿不久,但丁不幸染上疟疾,于同年9月14日逝世于拉韦纳。拉韦纳人民隆重地安葬了但丁。几百年以后,佛罗伦萨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伟大诗人,佛罗伦萨人想把但丁的遗骨迁回去,但迁葬一事遭到了拉韦纳人民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但丁是属于他们的。拉韦纳人民亳不客气地对佛罗伦萨人说:“诗人活着的时候,你们拒之门外:诗人死了,你们却要迎回他的遗骨!”因此,诗人的遗骨至今仍然安葬在拉韦纳。(故事编写整理:福田区福景外国语学校初三(5)班姚相菌指导老师:蔡永红)戏剧之王一一莎士比亚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1908年2
16、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认为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于1564年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四岁时,父亲被选为一个小镇的镇长。那时,常有剧团来小镇巡回演出。小莎士比亚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觉得戏剧神奇极了,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败,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十八岁时他结了婚,不到二十一岁已有了三个孩子。1586年,莎士比亚随一个家乡的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他希望能在伦敦找到一份工作以便养家糊口,当时伦敦是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人口近20万,开设了好几家剧院。一次,泰晤士河对岸的一个剧院正需要一个看马人,莎士比亚谋得了这个差事后干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