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长期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构建“一业一策”定目标、“三大领域”抓产业、“六大基地”建载体的整体推进思路,涌现出了一批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但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山东省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下,亟需对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业进行产业价值链分析,从而对未来发展方向、重点任务进行梳理,明确发展目标,配置关键要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高端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依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
2、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23-202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一、主要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西海岸新区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创新主体加快培育,融合发展持续深入,绿色制造加快实施,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为西海岸新区“十四五”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先进制造业赋能升级,汽车产业逆势而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万台;信息技术产业强势发展,
3、国内首个“橡胶工业设备声纹库”在新区创建,2023年全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55.1%,拉动全区营利性服务业10.7个百分点;船舶海工产业亮点纷呈,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新区开建,全球首台W6X72-B型柴油机在中国船柴顺利交付,世界最大桁架式半潜储油平台船体和组块在新区完Xo工业经济逆势增长,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o工业总产值总量达到3227.7亿元,占全市总量近三分之-O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8.7%;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7.3%o技术改造稳步增长,推进总投资750亿元的700个技改项目建设,200个项目竣工投产。高层工业
4、楼宇成功破题,认定高层工业楼宇项目11个,总投资66.2亿元,开发面积116万平方米,新区城市经济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2 .创新动能取得新突破绿色制造体系成果丰硕,累计认定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国家绿色工厂9家、国家绿色产品41个,认定数量全部位列全市首位。累计认定7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1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认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示范项目4个,认定山东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工业产业集聚区获批建设,对青岛市首批认定的董家口化工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区,实施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制造业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创建2个省级
5、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5家省级和1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共立项实施青岛市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2000余个。新区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新区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4个品牌入选中国品牌价值500强,5家企业列入山东省百年培育工程名单,18家企业被评为青岛名牌;3家企业入选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范围。3 .智能制造实现新提升数字经济聚势而强、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印发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优秀大数据企业认定、优秀案例评选及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兑现领跑全省;5个项目荣获“国
6、家级示范应用”,43家大数据企业入库省大数据企业库(入库率全市首位),新区33个项目斩获山东省及青岛市“三优两重”评选全部奖项;5G高新视频园区荣获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光谷软件园纳入2023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名录库入库园区建设清单,2家园区入选首批2023年度青岛市数字经济试点园区;9家单位获批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及基地;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数字青岛指标评估区市第一名。工业互联网乘势而上、走在全市前列,印发实施新区工业互联网推进实施方案(2023-2023年),2个项目入选国家“2023年5G+工业互联网”十大典型应用案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荣获青岛市数字经济创新交流示范基地;
7、全区667个项目入选全市工业互联网入库培育项目,累计认定青岛市工业互联网“555”项目98个,其中互联网工业平台4个、智能(互联)工厂13个、数字化车间30个、自动化生产线51个;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21个,数量居青岛首位,率先形成“一核多专”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新基建”顺势而为、全面铺开推进,5G网络建设全面提速,2023年全区累计新建、改造5G基站3050处,实现城区、各大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和乡镇驻地5G信号连续覆盖,走在全市前列。智慧城市借势而起、积蓄发展新动能,新区获批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4个项目入选省5G试点示范名单;新获评青岛市智慧城市典
8、型案例20个(排名全市第一),获评“2023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4 .产业平台彰显新活力科技型企业群体持续培育壮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到948家,高企总量突破700家,均居全市首位。独角兽企业实现突破,隐形冠军企业20家,上市企业17家,商汤科技、京东方、科大讯飞、无锋科技等“蓝高新”项目相继落地。科技创新平台再谱新篇,中船海装院和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正式启用,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一期工程完工,青岛首个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在新区诞生。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蓬勃发展,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技术转
9、移中心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全市首个技术经纪人协会在新区成立;“十三五”期间,驻区高校和单位参与完成的项目中共有24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14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178项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41.43亿元。5 .服务效能不断升级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新区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列入市级试点,124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申报,800余项区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双招双引”稳扎稳打,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500个,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突破15万亿元,利用外资超过90亿美元。新区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累计引进培育院士66人,省级以上高层
10、次人才620人,人才总量66.3万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达4.1万人。政策扶持更加精准有力,出台“产业政策20条”,累计兑现技改补助等各类资金4.1亿元,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生态日益完善,建设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成立新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连续举办5年“青蓝汇”创新创业大赛,152家单位(团队)获得奖励。二、存在问题1 .创新水平有待提升,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新区创新能力及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739家(含保税区),总数量占青岛市的16.8%(青岛市4396家),但与天津滨海新区的3270家、上海浦东新
11、区的3817家、深圳的186万家差距较大。在技术创新方面,新区缺乏国家级高科技企业集团、“隐形冠军”类高技术企业,虽然发明指数居全省前列,但企业发明指数同深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23年技术成交额仅47.1亿元,尚未完全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2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制造水平亟待提升目前,新区“7+N”重点产业所需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在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如泛感知、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新型视觉和语音交互等智能关键技术及产品,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与末端执行器等关键产品,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光探测器芯片等关键产品,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交易、应用和安全等环节关键技术
12、。与此同时,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及基础制造工艺各环节制造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以及预测性维护等智能高端制造新模式应用仍需进一步推广。3 .产业配套有待完善,价值链条亟待延伸目前,新区产业链本地核心部件配套率相对较低,部分行业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均不在本地,核心竞争力不够,缺乏规模和价格优势,存在“聚而不合、大而不强”现象。在新区具有的优势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部件配套企业均在外地,区内企业虽在技术、产能等方面具备配套能力,但尚未与其形成合作关系;船舶海工领域重点产品新型深潜水工作母船,其进口设备占比超过了70%,
13、如通讯导航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均以进口为主,周边艇装件配套厂家不足,“造壳”特征明显。4 .人才储备有待充实,引智策略需更灵活新区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工作,各类人才引进培育虽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高校毕业生对制造业行业就业意愿不强,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状态的问题,急需破除使用机制、管理制度,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使人才进一步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第二章发展形势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通过资金、财税、贸易等相关政策,推动新技术新装备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国际领先;德国制定工业4.0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化制造
14、装备、精密检测装备等,为高端制造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日本实施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精密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走在世界前列;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也在采取积极措施,布局发展高端制造业,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市场竞争。从全国范围看,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国家政策将重点
15、推进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机械、先进化工成套装备等八大领域的发展,其中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为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指明了方向。从全省范围看,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明确我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一方面,全省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创新性制度和政策,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人才参与高端装备发展。
16、另一方面,我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也为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从全市范围看,根据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青岛将力促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双向突破、融合共生,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智能经济生态,奋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青岛市立足山东,强化率先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勇当全省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排头兵;面向全国,“学深圳、赶深圳”,创新“青岛模式”,争创全国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导区;放眼世界,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再向“智造强市”的转型和跨越,这为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指明了路径。备的联合攻关。开展示范总结和培育推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西海岸新区高端制造规模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