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3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3年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通用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3年最新版)随着各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陆续展开,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必考题库中各考点常考高频试题,并按照考点分类编写,方便大家根据各地招考简章公布的考试大纲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强化复习。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您定能够金榜题名,实现您的梦想。1、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
2、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解析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的。至今经过了四次修订,分别是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本题正确答案为Do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屈于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的是A:宪法对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B:宪法在实施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常要经常变动C: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D:宪法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权威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解析
3、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对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选项A、C、D说法正确。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宜经常变动,选项B说法错误,应选。4、多选题我国宪法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各项中属于公有制外“多种经济形式”范畴的是A:农村家庭承包经营B: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外商投资C:个体工商户D:由股东共同出资的私营企业参考答案:BCD本题解释:BCD解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与劳动
4、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这几种经济的表现形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例如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中,既可以有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国有经济成分,也有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外资成分。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中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因此除A项属于公有制经济外,其他三项均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Do5、单选题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排序依次是行政地位民族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A:地方名称、民族名称、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C:地方名称、行政地位、D:民族名称、地方名称、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是地方名称,回族是民族名称,自
5、治区是行政地位。答案选Ao6、单选题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现行宪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正。其中“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是在.A:1988年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B:1993年的第二个宪法修正案C:1999年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D:200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解析:从1988年至2004年,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其内容分别为:1988年宪法修正案:(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从而确定了私营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从而有效保护我
6、国的土地资源。1993年宪法修正案:(1)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内容,将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国家的奋斗目标更为科学和实事求是。(2)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取消了“农村人民公社”,确认“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4)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以利于发挥县级政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1999年宪法修正案:(1)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写入宪法,确认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7、指导地位。(2)确认了我国现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删去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提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4年宪法修正案:(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3)新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每届任期五年。”故正确答案为Do7、多选题我国选举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的当选条件是A:获得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选票B:获得选举单位参加选举的代表过半数选票C:获得选区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D:-获得选举单位的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参考答案:CD本题解释:CD解析选举法第43条第1款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该法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由此可知,C项是适用直接选举情况下
9、的当选条件;D项是适用间接选举情况下的当选条件。故本题答案为CDo8、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方能当选。A: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B:全体选民的2/3选票C: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D: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3条第1款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故C项正确。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公民
10、在老年时B:公民在疾病时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10、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哪表述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贲处理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
11、:【答案】Co解析: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C项说的是“任何机关”,因此是错误的。11、单选题张家村和李家村毗邻,李家村的用水取白流经张家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为用水问题发生冲突。2001年春,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张家村人认为:小河历史上
12、就属于张家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遂将县政府告上法院。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张家村告的有理,因为水流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政府无权收归国有B:张家村告的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村民集体所有,这条小河里的水流当然也属于村民集体支配C: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屈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水的供应D: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张家村所有,但李家村人也应享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解决李家村用水问题,政府可以将水流供应统调配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解析:根据宪法规定,水流是由国家专属所有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12、单选题法
13、以其自身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人类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法也具有局限性。下列哪一项是其局限性的突出表现?A:法主要体现的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定程度上会忽视被统治阶级的意志B: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中的种,其调整范围是有限的C:法具有概括性,主要针对的是一类人和一类事,在个案上相对缺乏针对性D:法律能否发生作用,光凭法本身不能决定,它需要很多物质支持和配套措施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o解析:社会的调整方法还包括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法律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对于人心道德,法律没有办法根本上发生作用,而且法律发生作用的场合比起道德而言要小得多。其他选项尽管说法正确,但比起这一点来说,并不
14、能充分说明其局限性。13、单选题某林区村民张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张林听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的哪个功能?A:预测功能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强制功能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o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和功能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指引作用和功能,其作用对象是本人的行为。小林听从父亲劝导,知道未经许可去砍伐国有林木属违反森林法的行为,而未去伐木。这说明法有指引作用和功能。但本题题干中没有这个选项。(2)评价作用和功能,其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小林父亲认为儿子不经许可去国有林区伐木,会违反森林
15、法而加以劝阻,这说明法有评价的作用和功能。(3)预测作用和功能,其作用对象是人们相互的行为。本事例不能说明法有此功能。(4)教育作用和功能,其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本事例中未有法律的实施,因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也不能发生影响,故不能说明法有教育功能。(5)强制作用与功能,其作用对象为违法者的行为。小林没有去伐木,故也无违法行为。14、单选题我国在年将“政治文明”明确写人宪法,并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A:1988B:1993C:1999D:2004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部分序言修改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015、单选题下列对于法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_.A:宗教可以推动立法,并影响司法程序B:法律对于人权的保护,主要还是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C: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