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565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画山水基础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1笔法的原理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2、用笔的几点要

2、求:平、留、圆、重、变。(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二)墨法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1、积墨法。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

3、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吾密则密。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三)色法后墨重叠法色墨对比法色墨混合法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山水画的学习步骤(一)树法树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I)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

4、雀瓜等。(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7)孟秋:草木渐渐萧杀,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

5、青或朱。(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I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2、画树的步骤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3)、细枝:画细枝是支干的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

6、有多种。(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二)山石法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

7、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三)云、水的画法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云和水在画中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手段,云和水一般不用怎么去画,加深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就凸现出来了,当

8、然内部也需要加一些动态线来体现。(四)建筑的画法建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因势而定。点景的人物和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水画写生(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写生是山水画基本或训练中最关键的训练。(二)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1、方法:(1)、速写(2)、忆写(3)、慢写2、步骤:(1)选景: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2)静心观察:选取生活中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3)凝神构思:对事物有选择的表现。(4)意匠加工剪裁夸张组织(经营位置)(5)落墨作画:

9、起稿。钩线。皴察。点染。收拾整体。(6)着色。根据季节和画面需要而随类缚彩。注意事项:树只需画树干、支干、小枝即成。忠实于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山形步步移”。另外一定要注意线条的运用,线条用好了山水会很有味道的。中国画的笔法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执笔法和笔锋的运用是只谈用笔,而各种用笔的技法,则是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墨、水三者是鱼水关系,不沾水、不沾墨的净笔不会出形,纯水、纯墨不用笔也难上画面,泼墨、泼彩也要用笔因势利导。为讲述方便则将笔法与墨法分开讲。执笔法古

10、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撅、押、钩、格、抵五个字。“撅”是用大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桌面,悬腕的运动轴心在肘。其旋转的幅度可以加大。如画大幅作品,是站在案前作画,还必须悬肘,悬肘的运动轴心在肩,旋转的幅度大于悬腕,但画工笔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处,必须枕腕来

11、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笔锋的运用毛笔的笔头分三段,最尖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处为笔根。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黑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用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画时提、按用力比较均匀,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米川憎材AV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笔尖的一边光,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有一种切削感。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

12、: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叫顺锋用笔。逆锋则与顺锋向相反的方向行笔,笔锋也采用逆势。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于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按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的效果也不相同。笔锋的运用还有:“提按”、“转折”、“虚实”、“滑涩”、“顿”、“戳”、揉”等方法。用笔通常容易有三种毛病,即“版”、“亥旷、“结”。“版”,缺少腕力,下笔犹豫不定,勾画出的形状不准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体感。“刻”,笔迹显露,运笔呆滞,转折的地方出现不应有的棱角。“结”,笔迹迟顿,该散的地方散不开,运笔不流畅。笔法必须服从为客观形象造型的要求,同时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所以由于描绘对象和画家

13、个性感情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笔法和艺术效果。李艮”榜4品行神乂重演 W其塞沟祢围为国I(1)立意。立意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立意的高低,决定了绘画的寓意深度以及艺术魅力。倘若无立意而构图,必然随笔填凑,胸无主宰。构图随“意”而立,才能产生相适应的构图来完成作者的绘画意图。(2)取势。山水画的构图,首要是取势。所谓“势”是一种形象的动感。古代山水画论中,早就提到:“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纤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着相背不同,而各自通畅。水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不繁乱。何则?以其理然也。”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总使人

14、感到有气魄。而有些画却使人感觉像园林中的假山或盆景一样,主要就是没有画出大山应有的气势。“势”与透视的处理有关,有些景物,通过透视的处理,就可以表现出它的气势来。(3)宾主关系。一幅画要有一个主题,要突出它的重点所在。切忌零散支离,平均对待,没有一个主要支点。画中的主题便是主,陪衬便是宾。确定宾主,不仅要宾主分明,而且还要互相呼应,不能各自独立。有宾无主就散乱,有主无宾就单调乏味。只有宾主安排合适,画面才感到舒服。(4)虚实、疏密、轻重的处理。就表现对象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树木是密处,山石是疏处。树石是实处,云水是虚处。但有时画面需要,也有把山石处理为厚重坚实,而树却处理得简淡。在一般情况下,

15、山石、建筑物、树木是重,而云彩等为轻。但有时在画面上静止的东西虽大却轻,运动的东西虽小却重,就涉及到轻重均衡的处理问题,中国山水画对轻重、大小的适当配置,要取得像中国杆式秤有变化的平衡,绝不能取天平秤的平均。一幅画在考虑这些方面时,重要的是虚、实二字。而在虚实处理中,画面的四条边及四个角的处理极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画面的远效果,也就是第一感觉。一般应禁忌画面图像与四条边成平行态势,以及图像动态间成对角线形。并特别注意禁忌对四条边及四个角的虚实处理雷同,要注意变化。所谓“计白当黑”,即是这个道理。如山石本实,可是用云烟一遮就虚了。又如水是空明虚处,可添上舟楫岛屿、倒影之类的东西就实了。我们所说的虚并不是不画,而是有计划地不画,不画之处仍然感觉有画。往往画虚的地方用淡墨或干枯的浓墨,用笔也要简略一些,寥寥几笔便要意足。(5)透视与光暗。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法,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用移动视点的办法来观察景物。也就是说把视点逐步向前移,向后推,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从这座山到那座山,一边看,一边画,面面观,前顾后盼,把看到的景物,不受视域的限制,集中在一个画面之中。正如宋代郭熙所谓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的观照方式。这种移动视点的透视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