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594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计前期准备、崩塌(危岩体)、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塌陷、岩溶(区)塌陷、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治理工程监测设计、材料试验与质量检测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XX省境内开展崩塌(危岩体)、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塌陷、岩溶(区)塌陷、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施工图阶段治理工程设计。地裂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可根据所从属的地质灾害类型,按本规范及相关规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2、(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700碳素结构钢GB/T706热轧型钢GB/T1499钢筋混凝土用钢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T1437C)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8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204混凝

3、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T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334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Z/T022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19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GJ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85预应力筋用锚具、

4、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T/T528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TB/T3089铁路沿线斜坡柔性防护网YB/T5294一般用途低碳钢丝T/CAGHP021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地质灾害geoIogicaIharzard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治理工程geo1ogica1hazardcontro1engineering为防

5、止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对灾害体进行整治、对致灾地质作用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活动及所形成的实体。3.2 3喷锚护坡anchor-p1ateretaining由锚杆、网筋、锚杆拉筋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的护坡结构。主动防护网activenet采用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变形和不稳定的斜坡面上,实现坡面加固或限制落石运动范围的防护结构。被动防护网passivenet采用锚杆、钢柱、支撑绳和拉锚绳等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网以一定角度安装在斜坡面上,形成栅栏形式的拦石网,实现对坡面落石或飞石拦截的防护结构。挡土墙retainingwa1I用来支承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岩土体,防止边坡岩土体变形失稳

6、的构筑物。3.7格构锚固IattiCeanchor由格构梁和其交叉点处设置的锚杆组成的滑坡与斜坡支挡结构。抗滑桩anti-siidepiIes由桩或桩与桩上锚杆承担岩土荷载的滑坡与斜坡支挡结构,其中,完全由桩承担岩土荷载的支挡结构称为悬臂桩(桩顶低于滑体表面时称为埋入式抗滑桩),由桩和桩上锚杆共同承担岩土荷载的支挡结构称为锚拉桩。重力式挡墙gravityretainingwa1I主要靠混凝土或经砌筑的砖石材料自身重力发挥支挡作用的支挡结构。3.10支撑supportstructure由柱或墙承担上方危岩所施加荷载的支挡结构。3.11拦石墙rockfa1Ibarrierwa1I用于拦截落石的半刚

7、性挡土墙。3. 12拦石网rockfa1Ibarriernet用以阻止危岩下落或继续运动的柔性网。4. 13拦渣坝dam用于拦蓄泥石流沟道中固体物质的坝体。5. 14排导槽drainingcanaI开敞式槽形过流构筑物。3. 15信息法施工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修正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方法。4基本要求3.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应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资料为基本依据,以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重要参考,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水文、地理及人文环境、荷载、邻近建(构)筑物、施

8、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设计。3.2 在地质灾害勘查有困难地区,或不能及时提供地质灾害勘查资料的应急治理工程,可根据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按最不利条件,进行应急治理工程设计,再通过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及地质灾害勘查收集地质资料,进行符合实际的设计变更。3.3 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应取得下列成果资料:a)地质灾害平面图、剖面图,相邻建(构)筑物的结构及基础图等;b)治理区最新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质图等;c)荷载及分布情况;d)地质灾害岩土体结构特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地质灾害变形及稳定性;e)相关物理力学指标参数;f)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网分布等;g)施工

9、条件等;h)其它与治理工程设计有关的资料。3.4 位于水库区或河岸边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应考虑地表水位及地下水位变化对灾害体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影响。4. 5地震基本烈度为V11度及以上的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应考虑地震作用影响。4.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拟采用的工程措施不应危及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4.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拟采用的各项工程措施应根据现场条件复核。4.3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报告及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工程量计算书、费用预算书等作为附件一并提交。4.4 优先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和工艺。4.5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应实行动态设计。5设计前期准备4.6 料搜集设计编制前

10、期应搜集的有关资料包括:a)治理区相关科研报告、地质勘查报告等成果资料;b)治理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c)治理区经济社会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资料:d)治理区不同时间、不同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资料;e)治理区及附近区域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治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资料。4.7 场踏勘与复核5. 2.1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踏勘。5. 2.2设计前应对地质灾害基本特征、保护对象、影响因素、治理范围等进行现场复核。5. 2.3现场踏勘和复核治理工程的布置位置施工可行性、治理工程涉及的永久和临时占地、施工用电、用水、原材料来源、施工弃磴堆放及其它影响治理工程的条件等。6

11、崩塌(危岩体)6.1 一般要求6.1.1 崩塌(危岩体)治理措施包括支撑、锚固、充填、灌浆、卸载、拦石墙(堤)、拦石网、柔性防护网、防护林、截水、排水等,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措施联合使用。6.1.2 具备支撑条件时,易优先采用支撑技术或具有支撑性能的综合治理设计方案进行危岩治理。6.1.3 差异性风化凹腔形成的崩塌(危岩体)宜采用嵌补封闭治理设计方案,存在临空外倾结构面的危岩体宜采用锚固治理设计方案,锚杆(索)锚固段应置于外倾结构面以下稳定地层内,且不应使其处于受剪工作状态。6.1.4 岩体坡面破碎或危岩单体特征不明确的危岩带宜优先考虑拦石墙、柔性防护网等治理设计方案。6.1.5 位于陡崖上的

12、危石及危岩体,宜采用卸载治理设计方案;当不宜清除或清除有困难时,可选择加固、拦截等治理设计方案。6.1.6 滑移式危岩可根据危岩体的完整性采用卸载、锚杆(索)等治理设计方案,并应对危岩基座进行防护加固设计。6.1.7 倾倒式危岩可采用锚固、嵌补支撑(或支撑+锚固)、卸载等治理设计方案,并应注意对危岩基座进行防护加固设计。6.1.8 坠落式危岩可采用支撑(或支撑+锚固)、卸载等治理设计方案。6.1.9 危岩崩塌防治区的未稳定陡崖和未稳定崩塌堆积体宜按不稳定斜坡进行治理设计。6.1.10 受大气降水或地下水影响易产生崩塌或二次崩塌的陡斜坡应采用截排水治理设计。6.1.11 在植被发育良好的区域,不

13、宜设计大面积挂网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注浆加固等措施。6.1.12 采用危岩体卸载治理设计,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设计,避免造成次生灾害。6.1.13 崩塌(危岩体)治理工程设计采用工况及相应工况的荷载组合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工况设置及荷载组合工况荷载组合暴雨工况自重+地表荷载+裂隙水压力地宸工况自重+地表荷载+裂隙水压力+地震力6.1.14 崩塌(危岩体)治理工程等级按危害对象、受灾程度等因素,宜按表2进行划分。6.1.15 崩塌(危岩体)稳定安全系数取值宜根据治理工程等级和破坏模式按表3确定。表2崩塌(危岩体)治理工程级别划分级别IIIIII危害对象县级及以上城市主要城镇

14、或大型工矿企业、重要桥梁、国道专属设计一般集镇、县级或中型工矿企业,省级及一般专项设施受灾程度危害人数/人1000IoOo5001000IoOo50010001000500500注:按表中指标,有项属于即列入该级别表3崩塌(危岩体)稳定安全系数破坏模式治理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工况校核工况一般工况校核工况一般工况校核工况滑移式1.401.151.301.101.201.05倾倒式1.501.201.401.151.301.10坠落式1.601.251.501.201.401.156.2 注:一般工况指现状工况和暴雨工况,校核工况指地震工况。6.3 设计计算6. 2.1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应根

15、据危岩破坏方式,通过危岩稳定性计算确定。支挡后的危岩体稳定系数应等于或大于稳定安全系数。7. 2.2计算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时,应考虑设置支挡结构和采取排水措施引起的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变化对水压力的影响。当危岩治理工程设计涉及地形和地表荷载的改变时,计算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应采用新的地形和地表荷载。8. 2.3滑移式危岩、坠落式危岩、倾倒式危岩设计支挡结构时,所需支挡力应计算确定。6.2.4当破坏方式不止一种时,各种破坏方式下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均应进行计算,并应取其中最大值进行设计:也可先取可能性较大的某种破坏方式进行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进行设计,然后以该岩土荷载的反力作支挡力对另一种破坏方式进行稳定性验算。6.3柔性防护网6.3.1一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