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611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思政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探析大思政强调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3年版)要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音乐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在音乐学科中实施“学科德育”,本质是在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下发挥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美生情、乐中学”的音乐课堂,在“启于境一一游于艺一一归于情”音乐教学实践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音乐学科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其精髓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助力学

2、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未来健康成长奠基。我们必须明确“学科德育”中的“德育”并非外在强加,而是学科自身内在的“溢出”。学科德育要基于学科特质,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核心是引导学生在价值经历中进行价值体认。结合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德育总体指导目标设置,结合小学音乐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思想认识、情感培育、习惯养成三个方面对其内隐的德育目标进行分析。1进行隐含的思想观念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

3、时代新人”。小学音乐教科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选编,涵盖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紧跟党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树立远大理想,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贡献。2 .开展渗透其中的情感教育指南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以美育人是音乐学科优势,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与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远大志向。音乐是传达情感的学科,教师要利用不同音色、节奏、旋律、速度、力度、和声等的表现作用,让学生

4、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感知音乐作品的内涵,感悟关怀人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身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在思想上树立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在行动中落实报国之心。3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指南提出“要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学除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情感浸润,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美”渗透在学生日常的言谈举止和课堂行为中。例如,培养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就像进入音乐厅,能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在合唱、合奏中学会互相聆听和配合的习惯;听着不同的旋律起立、问好、行走、排队、因学习需要随时变换座位等;

5、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规则意识、合作意识、集体主义意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强调,学校不仅应关注艺术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要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用课程综合育人的理念发挥艺术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新课程中强调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教育部2012年审定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吴斌主编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简谱版)12册中,国外作品选编了123首,国内作品选编了270首,充分体现以中国作品为主、外国作品为辅的特点(见图1)。1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

6、容小学音乐教材共计12册,选编我的家在日喀则(藏族)、草原就是我的家(蒙古族)、彝家娃娃真幸福(彝族)、乃哟乃(土家族)等不同民族风格音乐作品24首,涉及13个民族,向学生呈现中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选编北京儿歌打花巴掌、四川民歌放牛山歌、江西童谣宝宝睡着了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民歌、童谣23首,让学生领略各地域特色文化和音乐风格;从第7册开始,选编以京剧为主的戏曲片段,如夜深沉要学泰山顶上一青松我是中国人等作品,辅以黄梅戏改编而来的打猪草等地方戏曲共计10首;选编民族器乐曲16首,如草原放牧(琵琶)、百鸟朝凤(喷呐)、二泉映月(二胡)、渔舟唱晚(古筝)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源远流

7、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2 .体现革命文化内容从统计情况可以看出,音乐教材中选编的有关中国革命文化的歌曲并不多,共计27首。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作品,以抗日战争背景为主,选编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黄河颂卢沟谣只怕不抵抗共产儿童团歌等作品,反映出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勇于奋斗、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顽强无畏的英雄气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崇敬和尊敬之情。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音乐作品歌唱祖国雨花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作品,反映出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忘我奉献的高尚品质。有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8、建设的今天是你的生日龙的传人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作品,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3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有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音乐数量最多,约100首,题材最广。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受学生的喜欢,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体验和思想品德。从有关“好朋友”“爱劳动”等主题的拉勾勾你的名字叫什么劳动最光荣,到“四季的歌”“童年”等主题的四季童趣捉迷藏我们的幸福,再到的“赞美之心”“两岸情深”等主题的五彩缤纷的大地。音乐作品涉及对家乡的赞美与思念,歌颂劳动、赞美大自然等主题,其中所蕴含的诚实、友善、责任、奉献、坚韧等基本品质

9、,指向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激励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珍惜光阴的情感。1 .“美生情、乐中学”小学音乐课堂的内涵学科德育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持续性的特质,在德育主题下音乐课堂秉持“以生为本、以乐为根、以创为基、以美为魂”核心理念,主张教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遵循音乐学科本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透学科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育人是音乐学科的特点。“生”体现美育和德育学科转换方式,强调润育、自育、共育;“情”指向大思政

10、背景下的家国情怀,唤起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等;“乐”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既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更指向音乐学科本质和审美情趣,学生在听、唱、奏、演、创过程中求善尚美。笔者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启于境一一游于艺一一归于情”三步流程和教学策略,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促进学生德性不断生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 .“美生情、乐中学”音乐课堂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策略(1)流程一:启于境“启于境”指向新课标课程理念之“突出课程综合”,聚焦核心素养之”文化理解”,强调以音乐学科为主体。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德育主题,融合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巧妙抓住音乐与其他学

11、科的联系,在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中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助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学会理解、尊重、包容。例如,笔者执教的五年级音乐综合课庄子逍遥游,融合了语文、美术学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沉浸式体验,在浓郁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学生在动情唱、生动演、合作创等过程中,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觉增强爱国情。(2)流程二:游于艺“游于艺”指向新课标课程理念之“重视艺术体验”,聚焦核心素养之“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能运用媒介、技术和适合自己的独特音乐语

12、言,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中整体感知、合作参与、自由创造、综合表演,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涵养热爱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此流程需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例如,巧妙设问,引发心灵审思;正向评价,促进价值观的建立;联结社会生活,创新运用“情景剧”“音乐剧”“雕塑剧”“声音剧”等形式,鼓励个性化表现;配乐讲伟大音乐家的事迹与成就榜样力量的故事;不定期举行“小博小雅的艺术评论”等,在讨论中、演唱中、欣赏中、活动中、创编中将德育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流程三:归于情“归于情”指向新课标课程理念之“坚持以美育人“,聚焦核心素养之”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强调

13、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家国情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流程特别需要整合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资源是构成教学活动各要素和实施教学的直接、必要条件,包含环境、教材、教师和学生等。德育主题下的音乐课堂需要教师的以身示范,更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拓展资源融入每节音乐课,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参与和体验,立志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 .“美生情、乐中学”音乐课堂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音乐教育不仅有美育价值,更有德育功能。礼记乐记中早已指出“德

14、音为之乐”,古人早已认识到音乐与道德的紧密关系,并把音乐之“美”置于道德的范畴内加以评判。“美生情、乐中学”小学音乐课堂最终指向培养社会主义德才兼备的学生,建构和实施相应德育效果评价机制至关重要。第一,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悉心的引导和栽培。不同的人聆听相同的音乐作品,产生的审美体验一定会不相同,这也回应了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音乐作品的同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审美判断,在美的感受中激发起高尚的道德感,追求正义和美善。第二,以“生长”为旨趣开展整体评价。音乐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离不开学业质量与学生个体人格完善和德性丰盈的融

15、合。从音乐学科特性生发出来的德育内容,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不断促进学生德性的自我建构与生长。师生互动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行为表现四个维度全面评价德育效果,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第三,以“技术”为手段进行智慧评价。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针对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智慧评价。例如,采用“希沃班级优化大师”及时记录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师评、自评、互评等数据通过技术采集后,每个学生在学期末会收到自己的“智慧画像”,其中就有雷达图方式呈现的表现。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自信分析、以评促学,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从而提高评价的全面准确性,增强学习音乐的动力和信心。思政课视野要大、目标要大、格局要大、阵地要大、作为要大。大思政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还须围绕新时代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和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更需要扩大小学音乐课堂边界,利用课后服务、校园广播、艺术展演等音乐大课堂,贴近生活、植根实践,服务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