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888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二。一五年十二月第一章规划总则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4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架构7第四章生态景观规划10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12第六章建设用地规划14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规划18第八章土地整治规划19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21第十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2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与管理28第十二章附则33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淳安县“以湖兴县、融入都市”的发展战略,围绕浪川乡“淳北生态保育区”的发展定位,统筹规划各类用地,严格保

2、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调控城乡发展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土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以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条规划原则1、优先保护生态环境,2、严格保护耕地资源,3、加强建设用地管制,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5、强化上位规划引导,6、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数量与质量齐抓;坚持增量与存量共管;坚持重点与一般兼顾;坚持落实与补充协调;坚持引导与诉求结合。第三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7)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2、相关文件、标准与规划(1)淳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14调整完善版;(2)浪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3)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5)18号);(4)浙江省乡级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浙土资发201444号)等。第四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浪川乡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涪溪村、桃源村、洪家村、大联村村等19个行政单位,土地总面积10830.23公顷。第五条规划期限及基数规划期限为200

4、62023年,其中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调整基期年为2013年,规划目标年为2023年。本规划基础数据由2013年已验收合格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经基数转换后形成。第六条规划效力本规划是浪川乡行政辖区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一经批准,即具备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辖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划,服从规划管理。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第七条乡镇功能定位浪川乡地处杭州市西部的全国旅游强县一一淳安县西南部,属风景秀丽的千岛湖沿湖乡镇,距淳安县城千岛湖镇45公

5、里,距浙江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的汾口镇仅IO公里,距淳安县风情山水镇一一姜家镇仅6公里,公路直达浙皖边界工业重镇一一威坪镇。浪川乡功能定位:淳安县西南部具有工业拓展基础和农业示范、古文化旅游特色的工旅型城镇。第八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浪川用地空间大、环境保护压力小、蚕桑产业盛、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工业与汾口接轨、旅游与姜家联营,通过资源共享,促进相关产业的集聚,提高产业竞争力,创建淳安县远景工业平台,形成以“二产”为主、“三产”为辅、“一产”稳定发展的产业经济结构。浪川乡2023年年乡域总人口2.95万人。第九条土地利用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县级“生态优先、保护耕地、空间优化、节约集约”的土

6、地利用战略,切实转变规划理念,通过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实现“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的总体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第十条主要控制指标(一)约束性指标令耕地保有量:到2023年末,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58.00公顷;令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调整完善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948.00公顷;令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3年末,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2.00公顷以内。(二)预期性指标令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年末,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76.00公顷以内;令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调整完善期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00公顷以内;

7、令人均农居点用地:到2023年末,人均农居点用地不高于100.00平方米;令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到2023年末,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控制在60.00平方米以内;令城市分批次土地供应率:规划调整完善期内,城市分批次土地供应率不低于75.00%;令存量土地供应占比:规划调整完善期内,存量土地供应占比不低于30.00%;令示范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调整完善期内,示范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638.00公顷;令标准农田保护面积:规划调整完善期内,标准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53.00公顷以上;令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划调整完善期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00公顷以下;令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

8、积:规划调整完善期内,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低于15.00公顷。(三)预留指标浪川乡境内规划预留指标主要用于规划期内需要实施但目前难以定位的交通、水利、能源、防灾救灾、社会公益、新农村、农业设施、省重大产业项目及其他符合国家和省的相关文件规定的建设项目。令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规划调整完善期内,预期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0.51公顷;令基本农田预留指标:规划调整完善期内,预期安排基本农田预留指标1.55公顷。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架构第十一条结构调整和空间架构引导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拓展生态空间;加强保护水田等优质农用地,合理开发低丘缓坡资源,挖掘土地整治潜力,保持农用地数量

9、基本稳定;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空间;提高基础设施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和利用其他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空间架构以县级规划为引导,细化落实县级规划红线,深度协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框架,形成耕地保护优先、建设合理管控的有机综合布局。浪川乡域空间结构规划以“一心、三轴、四区、多片”的结构布局:一心:浪川乡域中心一一集镇区。三轴:以千汾公路为线的产业发展轴。主要集聚建材、轻纺、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沿千汾线有序发展,是浪川乡的产业发展主轴;以全朴溪为线的山水风情旅游发展轴。主要以全

10、朴溪山水风景为带,沿溪设置的休闲、度假、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也是浪川乡域的主要景观轴;以遂徽古道为线的商业古道,以商道体验、登山健身活动为主的古商道旅游体验轴。四区:狮古山山林风情区;芹川村古文化旅游区;工业功能北区;工业功能南区。多片:以中心村、基层村为片的农村居民点。第十三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农用地结构调整合理规划现有农业用地,坚持耕地保护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产出能力。农用地总面积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10130.00公顷调整为2023年末的10146.38公顷,净增16.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调整至93.69%o其中耕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1082.99公

11、顷调整到2023年末的1099.45公顷,净增16.46公顷。园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830.96公顷调整到2023年末的825.82公顷,净减5.14公顷。林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8090.73公顷调整到2023年末的8098.28公顷,净增7.55公顷。其他农用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125.32公顷调整到2023年末的122.83公顷,净减2.49公顷。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用地总规模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286.04公顷调整为2023年末的274.51公顷,净减

12、11.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调整至2.53%。其中城乡建设用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214.26公顷调整至2023年末198.71公顷,净减15.55公顷。交通水利用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57.91公顷调整至2023年末57.91公顷,保持不变。其他建设用地: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13.87公顷调整至2023年末17.89公顷,净增4.02公顷。3、其他土地结构调整适度开发和利用其他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其他土地总面积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414.20公顷调整到409.35公顷,净减4.85公顷,规划期末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0.81%o其中水域:由调整完善基期年的77.82公顷调整至2023年末7

13、7.49公顷,净减0.33公顷。自然保留地:调整完善基期年的336.38公顷调整至2023年末331.86公顷,净减4.52公顷。第四章生态景观规划第十四条规划引导根据浪川乡“多彩千岛湖、古朴芹川村、山林风情全朴溪”的旅游形象,结合上位规划的生态用地保护引导,围绕生态优先战略,巩固形成生态基础屏障,协调各类用地布局,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五条生态用地保护规划坚持贯彻“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以县级规划为指导,从保护千岛湖水体出发,维持和改善山林、水域生态环境,调整生态用地结构、增强生态用地功能、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水系保护为重点,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格局。(-)土地生

14、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生态用地保护,不得随意占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水域。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确保生态保护区域的稳定。加强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建设线路和施工场址要科学选址,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耕地,防止水土流失。(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为确保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中细化落实县级生态红线,将乡域范围内涉及西北部生态公益林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生态红线范围内用地全部纳入禁止建设区。浪川乡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121.56公顷,主要分布在

15、源峰村、狮古山村等村。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第十六条规划引导以县级规划为指导,围绕严守耕地红线的主旨,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突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大稳定与优化小调整;统筹农业用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全面推动现代农业进程。第十七条耕地保护规划1、落实耕地保护任务。至2023年底落实耕地保护任务1099.45公顷,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排溪两侧;2、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规划调整完善期内,浪川乡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00公顷以内。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补充耕地35.41公顷。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水补水”和“占优补优”等政策要求,引导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3、有效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系数。规划调整完善期内,建设占用耕地系数控制在61.10%以内;4、严格落实标准农田。规划期内落实标准农田保护任务269.47公顷,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通过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与标准农田补建项目实现标准农田的“先补后占”与“占补平衡”;5、全面提升耕地质量。规划期内,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建设占用的耕地,应通过耕地表土剥离和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