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7051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两个生字,会写符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教学难点能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预学作业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读儿歌,明主题1启发:回忆二年级学过的课文传统节日,说说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2.介绍单元主题,谈话导入课文。【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明确单元学习主题,引发学习期待。学习任务二:解诗题,知作者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 .理解课题。重点理解元。3 .了解作者王安石

2、。【设计意图】学生结合三年级上学期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题意,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而且为深入学习古诗做好了准备。让学生了解作者,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学习任务三:读诗句,感节奏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好词语“屠苏、瞳瞳日。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3 .学生再读古诗,读出节奏。【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学习任务四:解诗意,悟诗情1回忆古诗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预学学习单,交流诗句意思。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理解第

3、一句诗。指导学生理解一岁除。播放视频介绍爆竹J烧竹子时竹子爆裂会发出响声,古人用这样的方式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学生交流这一句描绘了怎样的节日情景?指导朗读,读出新年的期盼。4 .想象补白,指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中屠苏的意思。教师补充资料:古人合家欢聚饮屠苏酒,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年纪较长的在后。因为小孩过年长大了一岁,所以大家要表示祝贺;而老年人过年则是又老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祷长寿的意思。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中的诗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引导想象:大年初一全家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屠苏酒。人们可能会互相说些什么?指导

4、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新年的欢乐与喜庆。5 .拓展资料,指导学生理解第三、四行诗句。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瞳瞳日、新桃换旧符。学生交流诗句描写了怎样的节日情景。学习会写的字“符,利用字理识记,相机指导“符字的书写: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第八笔竖稍短些。结合古诗写作背景,情景引读,读出诗人渴望万象更新的情怀。6 .学生再读古诗,试背古诗,吟唱元日。【设计意图】重点围绕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资料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体悟诗情,并通过反复朗诵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学习任务五:理学法,定作业1总结全文,梳理学法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基础作业:

5、背诵古诗元日。实践作业:调查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完成一份春节小报。【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另外两首古诗做好由扶到放准备。结合本单元综合学习任务布置学生完成传统节日的资料收集,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古诗,又能引导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更好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板书设计】元日燃放爆竹结合注释喝屠苏酒喜庆借助插图开门迎日热闹想象画面更换桃符联系生活【设计意图】板书简单明了,突出本首诗的主要内容、表达情感,以及本首诗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后反思元日是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本课教学着重

6、让学生在文本体验中,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春节习俗,感受中华的传统文化。这首诗作为本单元第一课中的第一首,它既承担着“指导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后两首古诗的学习上由扶到放的作用,又承载着“引导学生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使命。在进行这一课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了以学定教教学理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先自主完成古诗的预学,孩子们在预学过程中,初读了古诗,自学了生字,能结合注释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不明白的问题。针对孩子们学习中的疑惑,结合教学重、难点,我有目的的设计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用多层次的理解感悟、多层次的吟诵,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情感连接点,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让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在孩子心中萌芽,开花。最后通过总结学法,作业拓展,既为学生学习其他古诗奠定基础,同时完成了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收集传统节日资料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