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日期:专家签名: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总则(5分)编制目的(1分)目的明确,简明扼要。1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分)编制依据(1分)1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准确有效。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应越级引用应急预案。1预案编制依据应为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名称和文号正确。标准名称及编号正确,且为最新有效版本。标准按照法律效力、相关性和编号顺序排列。(0.5分)2编制依据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际,重要依据不应遗漏。(0.5分)适用范围大(1分)1范围明确,适用的
2、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1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事故类型以及单位级别和区域范围。(0.5分)。2预案启动的事故级别应与响应分级相协调,体现分级响应的衔接关系。(0.5分)应急预案体系火(1分)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1应使用图表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0.5分)2专项预案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类型。(0.5分)应急工作原则(1分)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1符合相关规定,切合本单位应急需求,体现本单位的应急管理理念。(0.5分)2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0.5分)事故
3、风险描述*(20)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分)1企业基本情况。1主要包括单位地址及作业地点、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工艺流程或作业方式、设备设施、应急力量、应急资源、安全监控及设施等内容,建议以图表形式提供,生产作业场所布局应附平面图(注明集合地点、疏散路线等),工艺流程附示意图进行说明。(1分)2周边环境、设备设施、场所等及布局情况。1说明周边企事业单位、重大危险源、社区;道路、车站、管道等重要基础设施;重要目标、场所;自然环境和周边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布局情况等附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图上标明距离、方位等相关信息。(0.5分)2重大危险源及其周边
4、情况需做重点说明。(05分)3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1说明其他对各方应急联动及开展救援行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主要救援道路交通流量及拥堵情况,周边企业区域联动情况等。(1分)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7分)1客观全面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1参照相关法规标准,紧密结合本单位生产流程或作业方式、物料、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自动化程度、人员操作、作业场所、自然环境等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分析。(2分)2涉危企业应说明生产、使用、经营、储存、运输危险化学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矿山企业应说明瓦斯、水文地质条件、巷道、支护、采空区、堆场、边坡及尾矿库等情况
5、;粉尘、特种设备、民爆、易燃品、烟花爆竹、物料输送设备等危险源情况;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8分)3自然及地质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等)等危险因素应考虑。(1分)4分析结果应明确表述,分析过程在专项预案或其他文件中的,应在综合预案中指出明确的索引路径。(1分)5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详细说明情况。(1分)2根据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准确描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1事故风险类型全面,给出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并说明后果最严重的事故类型。(2分)2采用定量方法的应说明所使用的方法并给出计算分析过程。重大危险源应给出
6、事故后果的定量分析。(2分)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组织机构及职责*(7分)应急组织体系(4分)1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1依据企业组织形式和事故应急需求,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并以组织机构图的形式表示。(2分)2应明确组织体系的主要机构及人员构成、联系方式。(1分)3应急组织体系及功能部门应保证能够准确及时地调动本单位的所有应急资源。(1分)指挥机构及职责(3分)1构成部门的职责明确。2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的总指挥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部门领导
7、担任指挥部成员或下设机构负责人。应急组织机构的条理性及上下组织管理的承接关系应明确。(1分)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和各职能部门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1分)3应急工作小组通常包括应急处置、通讯联络、医疗救护、疏散与治安、后勤保障、善后处置以及由行业专家组成的应急专家组等,应明确各小组的组成及具体职责和任务。(1分)危险源监控(3分)1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2明确采取的预防措施。1说明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安装的监控设备设施或采取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作业人员对危险源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维护和管理所遵守的操作规程或规章制度,说明工作方法、频次和时限要求等。(2分)2明确紧急情况
8、下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及报告的人员、措施、流程均应落实到位。(1分)预警及信息报告*(14分)预警*(4分)1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1根据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等,对突发事件进行合理预警分级。(1分)2明确预警信息收集、发布、解除、更正的工作方式、责任部门等,保证渠道有效、畅通。(1分)3预警条件和等级与政府或上级单位的相关设置一致。(1分)4采取的预警措施与预警分级一一对应并科学合理。(1分)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信息报告*(7分)1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2明确
9、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3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及负责机构,应确保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值守电话接收畅通。(1分)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1分)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和宜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给出事故信息报送样表。(1分)4明确向政府及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要求和责任人。(1分)5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社区)通告、报警的方式、内容和责任人。(1分)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1分)7说明沟通不畅的处理方
10、式。(1分)应急响应(30分)响应分级*(4分)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1响应分级应区分内部响应与扩大响应两类。(1分)。2企业内部响应分级标准应参照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事故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及企业运行组织结构等因素确定。(1分)3分级条件应切合实际,不可盲目扩大,也不能互相交叉;造成人员死亡应作为企业最高等级响应的判定条件之一。(1分)4明确扩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接口单位及响应办法。(1分)响应程序*(4分)1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响应
11、程序应步骤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可操作性强。(1分)应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1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影响。(1分)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响应程序应与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相结合,明确指挥权的交接。(1分)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应急处置(17分)1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明确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2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处置首要重在减少人员伤亡,处置措施应利于迅速控制事态,减少事故风险,如分区隔离、紧急停
12、车、转移物料、快速灭火等。(3分)应依据企业现有设备设施及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资源,针对事故类型和处置对象确定处置措施。(3分)应明确疏散范围、路线、方式和责任人,强化人员搜索与救护,针对不同伤情,说明现场救治要点及转移救治方式。(3分)4说明现场人员撤离及应急救援人员处置时的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相关保障措施。(3分)5加强与周边单位的应急联动,防止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对周边产生影响时应明确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的工作要点、程序和责任人。(3分)6说明处置时的注意事项。(2分)应急结束(5分)1明确了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2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要求。1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现场得以
13、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等。(1分)2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责任人和程序。(1分)3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后续事宜及负责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事故情况上报事项;(1分)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1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1分)信息公开(4分)1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2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程序。3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通报原则。1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或新闻发言人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或社会公众通报。涉外或其他特殊情况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1分)2重大信息的发布应经过
14、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发布,原则上不应发布未经确认的信息。(1分)3不应隐瞒、误导或扭曲相关事实。(1分)4事故信息的通报应利于消除公众恐慌,维持社会稳定,为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创造良好舆论和外部环境,争取多方支持。(1分)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后期处置(3分)1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明确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1明确后期处置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物及废弃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环境恢复、生产秩序恢复、损失评估及核定、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医疗康复、心理引导、保险理赔、事件调查评估、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各项工作。(2分)2明确处置过程及应
15、急救援能力评估工作的内容、要求、负责单位或机构。(1分)保障措施*(7分)1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提供备用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3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4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5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1应给出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白天和夜间的24小时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应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1分)、2根据危险性分析的结果,应急队伍主要包括企业自身专兼职队伍、最近的消防队及与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相关的其他专业队伍、周边企业及社会的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等,联系方式应包括夜间通讯方式,并保持有效。(2分)3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