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75508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党课讲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同志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此次培训班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能与大家一起交流,就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下面,我主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出;深刻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增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责任感使命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3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扛牢扛实责任,落实落细措施,坚决守住底线。党的十九大报

2、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 .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任务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要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

3、重点。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乡村产业体系越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就越通畅。要整体谋划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推动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要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

4、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三要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加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建设文明社会风气。以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四要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减少农业投入品用量,合理运用

6、农业废弃物资源,养护农业资源。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空间,从厨房、洗手间、垃圾箱开始进行整改,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3年行动计划,优化农民的居住环境。五要组织振兴。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要以成千

7、上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抓手,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保证乡村振兴健康稳步推进,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2 .要把握“三个总”: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总要求是“产

8、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

9、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要分“三步走”: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优先发展是政府的一种战略和政策导向,就是政府在公

10、共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上给予优先考虑。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曾经实行过多个优先发展战略。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应对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迅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又先后实行了公共交通优先、就业优先、教育优先、人才优先等发展战略。这些优先发展战略通过集中资源优先投向重点领域,有利于尽快弥补短板,增强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原则和政策导向。坚持农

11、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位置,把政府掌控的公共资源优先投向农业农村,积极引导全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尽快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伸长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增强农村现代化这一薄弱环节。很明显,没有农民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全面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实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是对新时期我国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早在2004年,当我国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时,中央就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

12、、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此后,中央连续发布14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并在政策上实行“倾斜”,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就把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作为权利平等的主体,首次强调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由此进一步深化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理论。大家知道,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绝不能建立在乡村凋敝甚至衰败的

13、基础上,城乡共荣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因此,要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共荣,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明确其科学内涵。作为一种战略原则和政策导向,需要各级政府在领导精力摆布、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安排、支持政策制定等方面,真正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位置,实行向农业农村倾斜。这种倾斜不仅是一种增量倾斜,而且在某些领域也是一种存量倾斜。从农业部门来看,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基础地位,政府对农业人均投入的增量和存量都应高于其他行业。从农村地区来看,既然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当前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掌控的公共资源增量应该向

14、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居民人均占有的政府公共资源增量要适当高于城镇居民,只有通过这种增量优先或倾斜,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增量调整后,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占有的公共资源存量的相对均衡,最终实现城乡居民权利平等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这种所讲的相对均衡,是指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定要考虑到未来城镇化和城乡人口迁移的趋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消除一些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首先,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在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而不能把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割裂开来。国内外的经脸表明,城乡融合和城镇化是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

15、达到68%左右,预计在2033年之前,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业农村人口将继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将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其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能单纯追求速度、数量和规模扩张,而应该在新发展理念下寻求一种高品质、高效率、更健康的绿色发展。高品质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基石。此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必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看待。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不仅要看工业、服务业和城市,更要看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的成效。当前,中国

16、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随着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特点,具有科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首先,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有的职责。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生产周期长,回报见效慢,比较效益低,企业投资进入难。为支持农业发展,各国政府大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年轻人不断迁往城市,农村资本、人才等要素逐步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加剧,在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农村凋敝和衰落。这种凋敝和衰落是单纯市场力量追求“锦上添花”的效率原则的结果。对政府而言,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要想避免农业衰退和乡村衰落,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强调公平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在政策上对农业农村给予倾斜。其次,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