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docx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充电模块:直流充电桩的“心脏”,受益于需求爆发和大功率趋势有望迎来量利齐升充电模块:起到电能控制和转换作用,成本占比达50%直流充电设备的“心脏”,起到电能转换的作用。充电模块应用于直流充电设备中,是实现整流、逆变、滤波等功率变换的基本单元,主要作用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供电池充电的直流电。充电模块性能直接影响直流充电设备的整体性能,同时关系到充电安全等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被誉为直流充电设备的“心脏”。充电模块上游主要是芯片、功率器件、PCB等各类元器件,下游是直流充电桩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及车企等。从直流充电桩成本构成来看,充电模块成本占比能达
2、到50%。图2:直流充电桩内部物理结构拆解图量:受益于直流充电桩建设加速以及大功率趋势,需求量有望快速提升充电桩保有量持续提升,车桩比逐渐下降。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充电桩数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而不断增加。车桩比是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保有量之比,是衡量充电桩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指标,车桩比越低,代表充电桩供给更加充分,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加便利。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充电桩保有量达521万台,车桩比为2.5,较2015年的116实现大幅下降。直流桩在公共充电桩中的占比逐渐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为179.7万台,同比+
3、57%;其中,直流充电桩76.1万台,同比+62%,交流充电桩103.6万台,同比+53%,直流桩增速更快。从占比来看,2023年底,直流桩在公共充电桩中的占比达到42.3%,较2018年提升5.7pcts,伴随下游新能源汽车对充电速度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未来直流桩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大功率充电趋势下,充电模块使用量有望提升。在快速补能的需求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往400V以上高电压平台发展,充电功率也逐渐提升,带来充电时间的大幅缩短。根据华为2023年发布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乘用车为例,华为预计到2025年,单枪充电功率达到350KW,充满电将仅需10-15分钟。从直流充电桩内部结构来
4、看,要实现大功率充电,需要提升充电模块的并联数量,例如60KW充电桩需要2个30KW充电模块进行并联,120KW需要4个30KW充电模块并联。因此要实现更高功率快充,预计充电模块的使用量将得到提升。图7:大功率直流桩支撑更快速充电价:充分竞争下单W价格趋于稳定,大功率趋势促进产品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提升历史上经过多年充分竞争,充电模块价格趋于稳定。经历多年市场竞争和价格战,充电模块价格大幅下降。根据产业研究数据,2016年充电模块的单W价格约1.2元,到2023年充电模块单W价格已下降至0.13元/W,6年时间下降约89%。从近年来价格变化看,目前充电模块价格趋于稳定,年度降幅有限。大功率趋势下,
5、充电模块产品价值量和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充电模块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能越多,因此随着直流充电桩的输出功率朝着更大方向发展。单个充电模块的功率由早期的3KW、7.5KW、15KW,发展至目前以20KW和30KW为主,并有望向40KW甚至更高功率等级的应用方向发展。根据优优绿能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2023H1公司20/30/40KW充电模块的销售均价分别为2558/3761/4242元/台,毛利率分别为23.9%31.7%32.3%,大功率充电模块的产品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更高。图10:20232023H1优优绿能不同充电模块平均售价(元/台)市场空间:预计2027年全球空间超500亿元,对应
6、未来5年CAGR达45%在我们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千亿市场,盈利边际向好(20230128)报告中的关于充电桩的预测基础上,测算全球充电模块市场空间,对充电模块部分的假设如下:公共直流桩平均充电功率:大功率趋势下,假设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每年提升10%,预计2023/2027年公共直流桩平均充电功率为166/244KW。充电模块单W价格:国内市场,伴随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提升,假设充电模块单W价格逐年下降,降幅逐年趋缓,预计2023/2027年单W价格为0.12/0.08元;海外市场原材料、人工、制造成本高于国内,预计单W价格约为国内市场的2倍。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计到20
7、27年,全球充电模块市场空间约549亿元,对应20232027年CAGR达45%。行业竞争:大浪淘沙,供给集中,未来核心看点是技术升级和海外市场突破充电模块玩家数量有限,行业集中度较高多年竞争带来行业出清,充电模块玩家数量有限。与下游充电桩制造商和运营商不同,目前充电模块行业玩家数量有限。根据第一电动网资讯,经历过去几年的激烈竞争,行业逐渐出清,充电模块供应商从2015年底的接近40家,到目前还活跃在市场的只有10家左右。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产自用型,代表企业为:特来电、盛弘股份、科士达等;另一种是供应型,代表企业为:英飞源、优优绿能、通合科技、英可瑞、永联科技、华为等。图13:充电模块玩家数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docx_第1页](https://www.001doc.com/fileroot_temp1/2023-12/11/f935cf91-d478-4fe3-8c50-6cd6b8fcc2f3/f935cf91-d478-4fe3-8c50-6cd6b8fcc2f31.gif)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docx_第2页](https://www.001doc.com/fileroot_temp1/2023-12/11/f935cf91-d478-4fe3-8c50-6cd6b8fcc2f3/f935cf91-d478-4fe3-8c50-6cd6b8fcc2f32.gif)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分析.docx_第3页](https://www.001doc.com/fileroot_temp1/2023-12/11/f935cf91-d478-4fe3-8c50-6cd6b8fcc2f3/f935cf91-d478-4fe3-8c50-6cd6b8fcc2f3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行业 分析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