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牡丹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牡丹诗三首.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李白牡丹诗三首李白描写牡丹的诗是清平调词三首,原文:其一: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秋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译文:其一: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其二: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其三: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赏
2、析:在这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闾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
3、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清平调词三首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乐府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秋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牡丹诗是李白在长安任翰林供奉时奉旨所作,读来只觉得春风满纸、花光满眼。天宝年间,皇宫御苑里的沉香亭畔,娓紫嫣红的牡丹开得正艳。沉醉在这和暖的东风里,唐玄宗和杨贵妃兴致正浓。当时最著名的乐师李龟年也来高歌助兴,博学多才的唐玄宗却嫌原有的歌词都是些陈词滥调,于是特意召来李白重谱新章。当时,李白却在酒楼上喝得大醉,人们
4、将他抬过来的时候,他依旧沉醉未醒。唐玄宗亲手用龙巾给他擦面,宫女们含了冷水喷在李白的脸上,让他醒酒。李白酒醒后,下笔如飞,在金花笺上一挥而就,写下了这三首传世名作。唐玄宗让李龟年高歌启己也吹起玉笛,这场盛会真是意兴风发,痛快淋漓。唐代人们最喜爰的花是牡丹,唐代最繁盛的时候是盛唐,唐代最靓丽的美女是杨贵妃,唐代最著名的诗人是李太白,所有的精彩都在这清平调的诗篇中聚集,给我们留下无比神往的盛世剪影。清平调其一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清平调其三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