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88127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档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事业观”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发展摘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既是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教师提高职业素质的关键。本文从事业观角度,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单一追求职业态度,忽略了事业观的价值导向作用,提出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构建“事业观”教育体系,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内生动力的生成,形成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和持续性。关键词:高职教师;事业观;专业化发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重任,为国家培养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但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

2、要原因就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缺失导致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问题。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1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11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1,即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2。而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一定特殊性,除了教会学生某一个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要达到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目的3,其基本范畴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

3、业情感的健全。1. 2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高职教师群体的主体力量是中青年教师,职称级别大部分以讲师为主,其职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大多为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奖金福利、出国进修等5,其专业化发展特点是专业知识陈旧,学习意识匮乏,反思能力不强,合作交流技能欠缺6。现阶段高职教师的群体特征形成了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着专业热情和责任感不足、专业知识能力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专业实践能力欠缺、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薄弱等问题7。此外,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科研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多追求自身价值体现,而忽略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当然,形成这种

4、现状也与目前高职教师的培养体系与聘用考评制度不完善、高职教育办学功利化、学校管理行政化等有密切关系。2构建高职院校“事业观”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由于管理制度层面、教育体制层面、教师整体素质层面等外在因素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因此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在学校内部构建“事业观”教育体系,改变过去对高职教师仅仅强调职业态度而忽略对教师职业的“事业”态度。仅仅将教师当做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甚至步入误区。教师只有把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才能做到“爱业、乐业、敬业”,从而让专业化发展围绕“事业”这个圆心,最终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学生价值、社会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构建“事业观”教

5、育体系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即学校对教师的“事业观”教育,学校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以及学校为推行“事业观”教育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其内在联系如下图:首先,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事业观”教育,通过树立教师的“事业观”促使其自觉进行专业化发展。高职教师群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个群体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也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如果过分在意职称、收入、个人荣誉,必然忽略其本职。其次,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第一,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和追求高层次的需求。中青年教师占主体的高职教师群体,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使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专业化发展。

6、学校应关注教师家庭幸福,减少教师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二,关注教师心理,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邀请专家开设“压力管理”“、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技巧”等专题讲座,让教师了解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情绪产生的根源、找到释放疏导负面情绪的方法。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职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本质属于通才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强调人的均衡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而高职教育属于专才教育,即指以

7、培养具有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模式。专才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是否能够胜任行业的实际需要。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应用,重点在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8。可见,在专才教育的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与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认为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职业,必然导致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进而使得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失去针对性。同时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也会降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热情。2. 3学校“事业观”教育制度创新学校加强相关制度的创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对

8、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指标大都局限于学历、职称、论文、科研、学生成绩、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以这些量化指标评价教师往往会造成教师仅仅是为了职称而非出于专业需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采用填鸭式教学来提高学生成绩,学校只关心学生就业率而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就业满意率等诸多问题。3构建高职“事业观”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2.1 对教师“事业观”教育层面的具体措施首先,多形式加强理论学习。采取专家讲座、主题党课、分片讨论、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加强教师对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纲领性、法规性文件的学习,用“事业观”的思想武装头脑。其次,多渠道加强舆论引导。通过不同的时机、利用不同的载体加强舆论引导。如开学初、学期中、特殊节日

9、等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橱窗栏、广播等载体在全校营造教师“事业观”的氛围。第三,多方面加强典型事例的感召力量。对学校优秀教师事迹进行宣传,使教师形成对职业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促使其自觉进行专业化发展。3. 2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层面的具体措施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要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首先,在学校招生宣传期就要做好“专业、职业、事业”关系的“事业观”宣讲,在学生入学前初步激发对专业的兴趣和喜爱。其次,学生入学后,通过五年在校期的生涯教育,使学生从对专业的热爱上升到对未来职业、事业的热爱。尤其对于卫生类院校,更要通过“事业观”教育,树立其对卫生事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第三,鼓励学生积

10、极参与各项课外活动,多渠道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课外知识,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反过来也会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后,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持续性的统计和分析,为完善和改进学校针对学生“事业观”教育的各项制度提供依据。4. 3学校“事业观”教育制度创新层面的具体措施首先,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评价体系除了涵盖学历、职称、论文、科研、学生成绩、就业率等可量化指标之外,还应加入学生满意度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等指标。同时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数量指标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应用在学生群体中的效果指标,避免教师仅仅为了自身奖金、职称进行无价值科研。其次,对激励制度进行创新。第一,修订、完善激励制度。坚持“教书与育

11、人并重;教育教学成绩与职业修养并重;全方位施教、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并重”的原则,制订或完善激励制度。第二,改变激励制度的引导方向。在强调个体优势的单人单项奖励与体现整体效应、促进合力形成的团体协作奖励上,应侧重于团体协作奖励。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职业发展动力三者的动力提升上,应侧重于后两者的动力提升。第三,改变激励的具体内容。单一的激励方式,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缺乏针对性,可根据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不同需求,适当增加针对年轻教师的公派学习、针对老年教师的疗养等内容,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作者:张英远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参考文献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

12、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O12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3.3陈玉萍,王志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5):115-117.4谭支军.具身认知理论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36-37.5徐伟.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CJ.江苏教育研究,2015(1):58-60.6齐丽莉.高校中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瓶颈期”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师教育,2014,7(2):45-50.7束华娜.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5):83-84.8陈旭,刘志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辨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5):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