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翻转课堂伯牙绝弦说课稿【说教材】伯牙绝弦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短短77个字,共5句话,第1句总起,第2、3、4句顺承而下,第5句急转而合。【说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微课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的策略,在翻转课堂里实施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
2、,采用微课引领,先学后教,课堂翻转,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说学情】学习本文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习本文首先要指导学生通过微课的自学,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注意停顿要恰当。学生读通顺后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能了解文句大意,课堂上,老师根据重点指导朗读、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说教法学法】本课内容比较短小、浅显,因此,我采取了“先学后教”法、“以读代讲”法、“启发点拨”法和“情境感悟”法。本课教学立足于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味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在创设的高山流水情境中,
3、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者,共同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平等对话,有效教学因此我采用“自读自悟”,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运用注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读出自己的感悟。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基于上述目标,我设计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微课、凭借注释
4、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有微课,进阶练习,多媒体课件【说教学流程】根据班级学生实际,设计了微课,下面播放一下,共8分钟,主要从课题理解、节奏朗读、词句理解和内容小结几个方面来展示,同时为预习设计了六题练习。目的让学生自学并自测,之后老师批改练习,再根据出现的问题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在通过微课预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课前预热,揭示课题f整体感知,体会韵味f品读课文,感悟“知音”f拓展延伸,升华情感f课外作业,巩固运用。一、课前操练,揭题导入课前操练操练分两步,第一步是ABCC式的词语练习,我先在黑板左板书两个本课的
5、两个词语: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接着,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问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悠悠白云、袅袅炊烟、依依杨柳、皑皑白雪等,齐声朗读。小结: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这类词语练习,丰富孩子的语言积累,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和说话训练铺好路。第二步是大屏幕出示几个抢答题。目的是为学生课前看过微课、做过阶梯练习,教师批阅发现问题后,对预习课文的一种巩固训练,测试题包括课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和句子的现代意思。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程度。揭题导入
6、1、出示课题前,从本课主题“知音”入手,运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等古典名言。告诉学生“知音”这个词,源于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我们读这篇文言文,对“知音”会有更深的理解。接着叫大家跟老师一起写课题。2、齐读课题时,教师加节奏,再读,注意节奏。然后提问:“绝”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绝”字,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绝”?什么时候“绝”等问题。,下一步顺理成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二、感知整体,体会韵味分为指名读文一一指名说方法、说意思一一齐读全文1、由于有课前微课对课文进行的预习,所以在一开始为了让学
7、生对文本有个整体印象,加上课文不长,所以请一位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2.接着追问: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那课文的大意也知道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本文言文的意思。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之后,教师指出古文有属于它自己的美丽,也就是它的独特韵味,要求大家放慢节奏再读一遍。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前四句)共抓“五”品。1 .品用插图一一过渡到文本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哪些人,目的有二,一是积极借助课本中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方便过渡到文本,有利下部品读感悟。2 .品读全文一一体会人物特点浏览课
8、文,找出文中写两人特点的一句话。并迅速概括出两个人的特点默读课文,文中是怎样具体写一个善鼓、一个善听的呢?用“”画出钟子期称赞伯牙的句子。(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交流找到的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一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一一“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分别从善鼓和善听两个角度体会人物特点“志”怎么理解?(想)伯牙想到高山就能弹到高山,想到流水就能弹到流水。可见善鼓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啊!教师引读:伯牙想到高山时,钟子期赞叹道一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想到流水,钟子期赞叹曰一一“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 .重点品读“善”一一了解古文的一字多义承接上面出示
9、的展示两人特点的句子,抓住“善哉”中“善”和第一句中的“善”,比较意思,比较出这就是文言文中的一字多义。4 .重点品读“志”一一了解古文的同义字现象并想象说话(分“四抓”)抓住“志在高山”和“志在流水”以及泰山图、长江、黄河图,引导学生想象说景象和相关词语诗句“波澜壮阔、波涛汹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想象出这些意境后指名读,齐读,读出这种气势来。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峨峨兮若泰山!”这样的句式仿例想象说话。这也是对课前词语操练的一种运用。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念”、“志”的意思,都是“心里想”的意思。告诉学生这是古文中不同的字表达同一个意思,这叫“同
10、义字”。还有“钟子期必得之”中“得”的意思是?(理解)抓“琴声”深入体会“志”。引导学生再想想,善听的子期听懂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吗?还有什么?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及时出示“志”理解金文“志”引导学生说(心声、情怀、志向)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像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的志向,像江河一样心胸宽广、能撑万里船的胸怀。这样“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志”的理解就清晰了,不仅仅是想,还是“志存高远”的志,“胸怀大志”的志啊!5 .品“得知音”一一伯牙得遇知音时的心情这里实际是对以上感悟的小结:当伯牙将自己的心声融于乐曲中,有谁明白呢?(子期)当他把美好的心情化作美妙的音乐时,有谁知道?(子期)一个所
11、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一一“知音”(板书知音)也说明这对知音互相(理解、欣赏)。这就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这就是知心人。板画心图案。伯牙遇知音,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欣喜、开心、高兴)。来,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跟老师读读课文的14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欣喜若狂。(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最后一句)以上是五品第一部分,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最后一句)采用读写结合1 .营造情境读一一文字与音乐相辅,体会运用工具书学古文的方法配乐,教师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识,相见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见。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赶到汉阳江
12、边,久等不见子期。于是,弹起高山流水,仍不见子期。伯牙到处寻觅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说:“子期去年染病身亡。死前有嘱咐请把我葬在江边,此生不能看到伯牙操琴,让我九泉之下聆听他的琴声!”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在营造情境后,学生的心情可以说是悲痛的,引读最后一句,接着就句中比较难理解“谓”字。告诉学生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不太好懂,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后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一一悲痛欲绝!2 .对话伯牙一一配乐写话,情感交流。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
13、话的过程。”这儿的对话分两步,一是学生对伯牙说点什么,二是师生合作读伯牙在祭奠知音子期时说的一首短诗。分别配上知音和伯牙悼子期两首音乐。进一步体会知音难觅。3,交流疑问一一品“失知音”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吗?(谢知音)他断的只是琴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了自己的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的希望)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擦去板书:志。)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擦去板书:念。)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擦去板书:知音。)一起读!(出示文中最后一句)四、拓展延
14、伸,升华情感1 .阅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2 .引读课文,试背课文。运用课后资料袋内容,以时间为序分别引读课文的第1句、第2.4句、第5句以及全文,分别由男生、女生、全班读,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时,以及发生后的300年战国、500多年秦朝、IooO多年后的唐代,2000多年后的明朝2500年后的今天,人们是怎样传诵这个故事的。3 .升华主题。目的是让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故事,要大家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一一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将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一一知音!五、课外作业,巩固
15、运用出示三道分层作业题,学生从中选择一道完成:二星级:搜集表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三星级: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题目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可以从老师的新浪博客一一龙湖之舟中查找Q五星级:将课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故事。【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的精华和浓缩,我以主要人物及特点、加上重大词“念、志”和主题“知音”、“理解欣赏”等为主要内容构成一个心字形。25伯牙/绝弦伯牙子期知音善鼓志善听念理解欣赏将教学过程简洁呈现出来,表达知音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之情,当失去知音,擦去部分板书,让让人心痛,但痛失知音,我们不能永远悲痛,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将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知音!所以结课板书仍要将知音注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