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IOO条建议心得体会伴随着春日生机盎然的阳光,我再一次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一一“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不要认为你们同孩子谈话、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中的每一瞬间,在家或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在教育孩子,比如你是怎样穿衣,怎样跟别人说话,怎样表示欢欣或不快,怎样对待朋友或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等等,这所有的一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段话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实苏霍姆林斯基这一句话我觉得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一、一日生活皆教育家庭教育将“一日生活皆教育”阐述得淋漓尽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与幼儿正式的谈话、
2、教导才是教育,教育应当无形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即生活即教育。一家人温馨地共进晚餐,父母热爱生活的劳作等都在向幼儿传递满满的正能量;而母亲恶劣的态度,父亲无视的状态,都在像幼儿传递着不良的“教育”。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看到父母都是通过双手在辛勤劳作,感受父母的辛劳和不易,从而产生想要改变生活的内驱力,因此积极向上地生活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渥,工作环境良好且离孩子们遥远,我们不会为温饱而焦头烂额,反而节假日聚餐、生日聚会,食物充足,不爱吃了就扔掉,孩子们在这当中,感受的又是什么?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没有奋斗,没有生活的不易,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吃苦,花
3、钱给孩子报训练营或者跑酷类型的课外班,自己却酒肉朋友、刷视频、打游戏,孩子们感受的又是什么?家长们如此做法,孩子又怎能信服呢?一日生活皆教育,隐性教育往往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二、家庭教育之重在心理O6岁是孩子多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和爆发期,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家长认为,在3岁前孩子太小不需要教育,家长往往注重孩子吃饭怎么样,有没有生病。等孩子上幼儿园了,部分家长会将教育的任务交给学校,认为孩子上学了,自己可以如释重负的轻松自在,一旦发现问题就认为是学校的失职,教师的责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体现在能够让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尤其是家庭教育,在O到6岁,我们更应该关
4、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儿爱与被爱的能力,这一时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别被他们幼小的外表所迷惑,其实他们基本的处事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对待他人的态度都要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的,其心理活动受父母行为的影响甚大。在我班级有一位小女孩,一天得哭十次八次的,经过观察发现她每次哭都是因为有需要,或者是想上厕所,或者是有人推她了,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她不能说出来,而是就得用哭的方式来表达呢。跟她聊这个问题她答应的好,回头还是哭。于是我找到了他的家长了解到:她们家还有一个姐姐,只是比她大两岁,姐姐能力比较强,妈妈除了要上班还要照顾家,所以总是让姐姐看护妹妹,玩的好的时候妈妈基本不会陪在旁边,只有听到哭声
5、才会像裁判一样来解决问题,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批评姐姐,所以姐姐越来越讨厌妹妹,对妹妹很不友好,妹妹只能哭来妈妈帮忙,因此形成了妹妹爱哭的性格。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老师说:基本上任何人青春期甚至20岁以后发生的偏激行为乃至犯罪的行为,都可以追溯到0到6岁所受的的严重的影响,而在这一时期大部分是家长对幼儿的忽视或家长过分的行为与言语、不当的教育方式,从而埋下了邪恶的种子,才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即使没有产生不可挽回的错误,也会出现人际交往、情绪失控、负能量感等问题,影响生存质量。三、家庭教育之基在尊重你是否说过:“哭什么哭,憋回去”;“你给我赶紧吃饭,不吃就饿着,什么也别吃了;“你走不走,再不走我
6、不要你了”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朋友身上,你也会这样说吗?肯定不会,那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话说给孩子们呢?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根基在于尊重,尊重意味着接纳,尊重意味着相信,尊重意味着爱的传递。不论孩子大小,都应得到他人的尊重,接收到他人的尊重,孩子才能学会自尊,才会自律,这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如果孩子经常被加以暴力、辱骂,他如何有意识反抗他人的辱骂和暴力呢?他会不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他的父母就是这样说的,这没什么。这是多么可怕啊!亲爱的家长们,多跟孩子眼睛平视的聊天,蹲下来沟通,让孩子们感受我们的善意和尊重,她们才能更愿意跟我们打开心扉。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家长的影子。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不爱看书,一定是因为家长没有阅读的好习惯;孩子性格暴躁,一定因为父母不能自如的掌控情绪;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古有孟母三迁,为选择适合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不辞辛苦搬迁,这是家长对幼儿的成长的重视;还有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诚实,这是家长对幼儿成长的负责。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虽任重,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性格开朗,习得可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能力,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