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其人其事其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孟頫其人其事其特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赵孟其人其事赵孟书法特点1、赵孟楷书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融汇古今,楷书的用笔毫不含浑,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让初学者都能很快的看出书法的路径,非常适合书法的初学者去临摹学习。2、赵氏楷书虽然外形圆润但是筋骨非常有内涵,其笔画华滋道劲,字体体宽绰秀美,字体和笔画之间交相呼应。这个文字外柔内刚,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习赵氏楷书的人不仅能够学会其字形,还能够容易的学会他的楷书的内在。3、笔意圆润,字体框架非常的正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书写赵体时,需要点画圆润,还要注重结构布白却要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也就是要保持中国方块字的原形。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
2、人物生平1、宋室之后:赵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为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其五世祖为宋孝宗的父亲、秀安僖王赵子鼠四世祖为崇王赵伯圭,因孝宗赐赵伯圭宅第于湖州,故而他的后代子孙成为湖州人。赵孟的曾祖赵师垂,祖父赵希戴,父亲赵与崔,亦皆仕于南宋,官衔颇高。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无子,由祖母收他为后。赵孟为赵与詈第七子。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生母督学。2、元朝重用: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镇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江南的宋代遗臣,得二十余人,赵孟名列其首,并单独被引见入宫,觐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六月,
3、世祖授赵孟为兵部郎中。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赵孟,慎升任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赵孟外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大德三年(1299年)八月,赵孟任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二年(1309年),在杭州十年官江浙儒学提举任期已满,赵孟便被改授为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尚未赴任,为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后来的元仁宗)遣使所召。2、深受宠遇:至大三年(1310年),朝廷召赵孟回京师,授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命与其他学士共同撰写祀南郊祝文。延祐三年(1316年)七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仁宗待他甚厚,只呼其字而不
4、呼其名,在与侍臣谈论文学之士时,将赵孟,馍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称赞他品行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又精通佛学及老庄之学,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有不乐意者想离间仁宗与赵孟的亲密关系,仁宗不加理会。3、借病乞归:延祐六年(1319年)四月,因管夫人病发,赵孟得旨还家,于二十五日离开大都。五月十日,管夫人逝于临清舟中,赵孟父子护柩还吴兴。同年冬,仁宗又遣使催他回朝,最终因病未能成行。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李儿只斤硕德八剌遣使到赵孟家中,命他书写孝经。4、安然逝世:至治二年(1322年)春,英宗遣使趋吴兴问候赵孟,并赐未附。六月十六日(7月30日),赵孟病逝,享年六十九岁。后追赠江浙中书省平
5、章政事,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主要影响1、绘画:有记载说,入元之后,赵孟,慎家事甚贫,平时也常以字画收取润笔费用,聊以自补。而赵孟书画诗印四绝,当时就已名传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为贵,为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代宗师,赵孟)慎影响了友人高克恭、李衍,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的画艺,他的弟子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外孙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的美学观点,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他与儿子赵雍、孙子赵麟都创作了人马图,称三世人马图,传为佳话。2、书法:赵孟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其篆、籀、分、隶、楷、草诸书俱佳,以楷书、
6、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释义:因为过于熟悉而显得平凡。3、文学:赵孟的诗赋及文章,清邃高古,读来往往使人有飘然出世之感。在至元年间的诗人之中,赵孟与戴表元等人一起,力扫南宋卑弱习气。主要作品1文集:赵孟主要的作品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传世。另著有谈录一卷。2、书迹:赵孟的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雍古氏家庙碑、汲黯传(小楷)等。3、画迹:传世画迹有大德七年(1303年)作重江叠嶂图卷、元贞元年(1295年)作鹊华秋色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皇庆元年(1312年)作秋郊饮马卷,现藏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