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8050222建议课时数64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建筑构件的分析与计算、钢筋翻样一、前言1 .课程的性质建筑材料的检测与保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技能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保管的基本知识,用于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理论,并能获得主要建筑材料检测的岗位技能。2 .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
2、目化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八大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检测方法及标准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需用的知识。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3、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和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能力目标: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检测的能力;能正确地、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建筑材料;能正确地保管各种建筑材料。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热爱科学和严格热情的学风和创新精神。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知识点训练或工作项目教学要求教学情境与教学设计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总学时1材料检测与使用的基本知识1、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
4、、内容和步骤。2、建材检测数值修约的有关规定。1、严格执行建筑材料检测的规范规定。2、对相关数值修约的训练1、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内容和步骤。2、掌握检测数值修约的有关规定。1、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建筑业和建筑材料的产业政策。2、建筑材料检测的主要内容、步骤3、相关数值修约的规定2O22新型建筑材料1、新型建筑材料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2、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认识各种新型建筑材料2、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运用1、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组成、分类、生产工艺;2、掌握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陶瓷材料、新型化学建材、装饰装修
5、材料、2、新型结构材料3、生态建筑材料2243砂、石的性能检1、砂、石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1、对砂、石进行各项性能检测。1、掌握砂石技术性质及标准。1、砂、石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6测与2、砂、石的性2、结合技术2、能正确2、对砂、石进保管能检测标准对砂、操作各实行各项性能检243、砂、石的保石质量作出验仪器。测。管评定3、掌握砂3、结合技术标3、砂、石的石技术性准对砂、石质量保管质的检测作出评定。及对相关质量作出评定。4建筑钢材的检测与保管1、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2、建筑钢材性能检测的方法3、常用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及选用4、建筑钢材的保管1、建筑钢材的技术指标及其实际意义。2、钢材试件的制
6、作3、钢材试件进行技术性能的检测与评定4、建筑钢材的保管1、掌握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2、能正确地进行钢材性能的测试。3、掌握常用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及选用。1、讲解建筑钢材的技术指标及其实际意义2、钢材试件的制作。3、实验仪器的正确选用。4、钢材性能的测试及质量评定。2241、水泥的各项1、水泥标准1、掌握水1、水泥各种技技术标准及其稠度用水量泥的各种术性质标准及5水泥的检测与保管检测方法2、水泥净浆及水泥砂浆的合理配料3、水泥标准试的测定2、水泥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测定3、水泥安定技术性能要求。2、正确操作各种实验仪器。检测方法。2、能正确安全操作各种实验仪器。3、能进行各种41216件的成型。
7、性的检测3、掌握水技术性质的检4、相关仪器的4、水泥胶砂泥各种技测及对相关技正确选用及使用5、常用水泥的保管试件的制作5、常用水泥的保管术性质的检测及对各技术性质进行正确评定。术性质进行正确评定。6、砂浆的检测与保管1、建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2、砂浆技术性质检测及其评定方法3、砂浆的保管1、进行砂浆拌合物的配制及搅拌。2、对砂浆性能的检测并正确评定。3、成型砂浆试件。4、用标准方法进行砂浆力学性质的检测1、掌握砂浆的技术性质及其评定方法及标准。2、能正确完成砂浆性能的检测及评定1、建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2、砂浆性能的检测方法及评定3、能正确安全操作各种实验仪器4487混凝士的检测与保管1、混凝
8、土的技术性质及其评定方法及标准。2、混凝土各种性能的检测及评定。3、混凝土的保管1、根据混凝土工程要求来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制及搅拌。2、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并正确评定。1、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2、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3、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1、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其评定方法及标准。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应用3、合理选择原材料4、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及评定610163、成型混凝土试件。4、用标准方法进行混凝士力学性质的检测5、混凝土的保管4、能完成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能完成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混凝土强度的检验。8防水材料的检测与保管1、常用防水卷材的
9、技术标准。2、防水卷材的评定方法。3、防水卷材的保管1、防水卷材的取样要求、试件制作标准2、防水卷材相关性能的检测及评定3、防水卷材的保管1、掌握常用防水卷材的技术标准。2、掌握常用防水卷材性能的测试及其质量评定。1、常用防水卷材的技术标准2、常用防水卷材性能的测试及其质量评定3、正确安全地操作各种实验仪器2249课程考核理论考核操作考核通过考核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理论考核操作考核224以项目为主的课程四、实施建议要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一)教学建议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各种材料的性能与检测,通过项目教学和项目训练,注
10、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典型任务活动中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加以掌握。2 .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各种材料的检测与保管等项目实践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本课程特有的专业能力。3 .应注意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校内教学型实训室的动态示教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4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教学评价1 .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
11、际操作、课后作业、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考核。2 .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3 .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理论考核加上操作考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条件应具备能满足各项目必须的实训场所和实训仪器、设备、工具、用具(即每人必需的建筑施工工具,实训项目材料,实训室至少配备各组学生应有的材料检测仪器、设备和工具用具等)。(四)教材选用与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要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教材内容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校本教材、工作页及报告手册、建筑材料的检测与保管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源。五、其它说明建筑材料的检测与保管课程为项目化综合课程,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技能联系紧密,建议教学安排上应集中三周授课,项目安排上应该结合具体班级和教学时段灵活进行。本课程参考学时为84课时,其中考核6课时,也可根据专业具体需要进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