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9380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月经不调月经的期、量、色、质的任何一方面改变,均称为“月经不调二常见的有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等症。外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变化,精神情绪的波动,均足以影响月经的正常规律。但是偶尔失常一两次,迅速得到调整的不作疾病论。本病主要由于郁怒忧思、过食辛辣寒凉食物、经期感受寒湿、忽视卫生以及多病久病等内外因素,导致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职,冲任两脉损伤所致。【诊断】1月经正常周期,一般以28天左右计算。如超前或落后7天以上,作为先期或后期;忽先忽后作为先后无定期;如经量很多,经行时间超过7天以上,属月经过多;如经量很少,一两天甚或点滴即净的,属月经过少。2.月经过多

2、的,需作妇科检查,排除有无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等,需排除血液系统疾患。3.月经过少的,需考虑有无子宫内膜结核、贫血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一、辨证论治一般从月经的特点进行辨证,即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辨识寒热虚实。同时还需结合全身症状进行分析。先期量多,色红或紫,质黏的,属血热;色淡质薄,属气虚。先期量少,色红质稀,属虚热。后期量少,色淡质薄,属气血虚;色紫质薄,属虚寒;色淡质黏,属痰湿;色黑有块质黏,属气滞血瘀。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色淡质薄或色紫红质黏,属肝郁。治疗原则:当以理血调经为主,并应重视在经期阶段的治疗,如因病而月经不调的先治病,如因月经不调而病

3、的先调经。1月经先期(1)血热证: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黏、有块,心烦口渴苔黄,脉数有力。治法:清热凉血。方药举例:荆苓四物汤加减。当归IOg,赤芍10g,生地黄12g,黄苓5g,荆芥5g,牡丹皮6g.加减:如量少色红质稠、腰酸有潮热,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的,可去荆芥、黄苓;酌加地骨皮6g,青蒿10g,玄参10g,麦冬10g。(2)气虚证:经行超前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腰酸尿频,舌淡,脉沉细。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方药举例:举元煎合固阴煎加减。党参10g,黄黄10g,当归10g,白术10g,白芍IOg,升麻5g,炙甘草3g,荆芥炭10g,帽牡蛎1530g,五味子56g,菟丝

4、子IOg,怀山药15g。2 .月经后期(1)血寒证:经行后期,量少,色暗红,有血块,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法:温经散寒。方药举例:温经汤加减。当归10g,川苛5g,赤芍10g,肉桂3g,莪术10g,延胡索10g,牛膝10g,吴茱萸3g。加减:偏虚寒者,兼见头晕腰酸、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脉细等症状,去赤芍、莪术;酌加熟地黄10g,陈艾叶5g,杜仲10g,仙灵脾10g。(2)血虚证: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无血块,面色萎黄,头昏,目花,心悸,舌淡红,苔薄,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方药举例: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10g,黄黄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白术:1O

5、g,茯苓10g,远志10g,肉桂15g,炙甘草3g。(3)气滞血瘀证:经行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质紫暗苔薄,脉弦。治法:行气活血。方药举例: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川苜5g,赤芍Iog,桃仁10g,红花5g,牛膝10g,香附10g,枳壳6g,木香3g,延胡索IOg。(4)痰湿证: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黏,形体肥胖,胸闷气短,时泛恶心,带下量多,舌体胖大,苔白腻,脉细滑。治法:燥湿化痰调经。方药举例:苟归二陈汤加减。陈皮IOg,半夏10g,当归10g,川苟5g,制香附10g,制苍白术各10g,茯苓10g,枳壳10g,泽泻10g。加减:脾虚食少便清,加广木

6、香10g,炒六曲IOgo带多色黄时,加椿根皮12g,白芷IOg。3 .月经先后无定期(1)肝郁证:月经或先或后,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块,乳胀,胸闷胁痛,小腹胀痛,舌苔正常,脉细弦。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方药举例:逍遥散加减。当归10g,赤芍10g,柴胡35g,陈皮10g,郁金10g,枳壳5g,延胡索IOgo加减:若见经量或多或少,腰酸膝软,心烦易怒,治宜补肾疏肝,用定经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0g,柴胡5g,山药15g,菟丝子10g,炒荆芥6g,茯苓IOg0(2)脾虚证:月经或先或后,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皖腹胀满,纳少便清,失眠,舌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健脾,养血调经

7、。方药举例:归脾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炒当归10g,黄黄10g,木香6g,茯神10g,炒枣仁10g,炙远志6g,大枣5枚,生姜2片,炙甘草5g,炒建曲IOgo二、中成药益母八珍丸或人参养荣丸或归脾丸每次510g,每日23次。均适用于气血两亏证。归脾丸并适用于气虚为甚者。当归丸每次15粒,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证。四制香附丸每次510g,每日3次。适用于气滞证。逍遥丸每次10g,每日23次。适用于肝郁证。加味逍遥丸每次10g,每日23次。适用于郁热证。益母草膏每次15m1,每日23次。适用于血瘀证。艾附暖宫丸每次10g,每日23次。适用于虚寒证。三、简易方药丹参30g研末,每服10g。凡属先期量少的月经不调,用温开水送下,每日服1次。如属月经后期量少的月经不调,用陈酒送下,每日服1次。益母草30g。先期加青蒿12g、墨旱莲12g,后期加茜草12g,水煎服。四、针灸疗法体针气海、归来、三阴交。经迟,加灸命门、神阙;经早,加血海、太冲;经行先后不定,加足三里。耳针子宫、内分泌、卵巢、肾。五、其他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取穴:中极透关元,肾俞,三阴交,脾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