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体育教师发展的意义分析【摘要】正如孔子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要影响。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规范研究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就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必要性进行简要阐述,并且就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职业道德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发展;体育教师;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工作作风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人,高度的敬业精神是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2、教师应该对于教育事业应该具有高度的热情,作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研究,生活道路上的引导者,高校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职业道德形成的重任,教师若仅以教师职业作为谋生手段,必然无法领悟对教师这一岗位的功能和价值。教师在岗位上的奉献精神也是职业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应该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和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二)贵任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学术研究的启发者,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身为教师,应该自觉对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教育等方面作出努力,以
3、身立教,德识统一。“以人文本”的育人过程中,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人格、给予学生信任的基础上培养心智和道德,要求教师以追求崇高师德为自豪,热爱学生,严格而科学地要求学生。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需要教师保持极高的责任意识,践行师德,用自己的学术素养去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有所提升,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正面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以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的提升。另一个方面,高校教师很多教学任务是需要配合其他教师,服从学校管理完成的,因此教师的团结合作精神也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教师之间应该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服从领导,忠于职守,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度的教学素
4、养时代发展时如此地快,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向导和先锋,才能真正跟上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素养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组分,这是职业技能的主要形成要素,教师应当兢兢业业,练就扎实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都应该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和价值观。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坚定立场,端正心理,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成为新时代具高层次职业道德的高校教师。(四)廉洁从教是教师个人自尊自律的动力教师作为培养
5、人的专门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和熏染性。汉代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肆虐泛滥的今天,党和人民用廉洁从教这一职业道德要求来规范教师的行为具有时代示范的意义。“教师如果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不仅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且还以身示范。一方面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腐败之丑恶和危害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为匡正社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社会中的成员,使腐败不廉分子可耻,反腐倡廉有榜样。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学识渊博的人,才能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配作一个人民教师,才具
6、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和社会中的人们敬而学之。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感动学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体育教师发展的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新时期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是学校在追求“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目标过程中,不仅要承担“坚决抵制腐朽糟粕文化、大力发展优良传统文化、努力改造落后贫穷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深远文化”的社会责任,作为学校教育的组织者之一,体育老师也必须承担起学生成长中指路人的艰巨任务和素质教育实施者的重担。在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制
7、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强烈,思想道德修养也不断提高。中国正在从一个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体育强国,体育运动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而逐渐朝国际化迈进。在五百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下,中华文化的精髓从始至终都在传承,以德服人,以礼待人逐渐成为人们社交行事的必备前提。因此,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已成为教育行业实施以德治国、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二)有助于学校教师团队突破二次飞跃要办好一所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基本保证,而这批教师也必须有良好的师德作风。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育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多年来,正是因为大多数体育教师的爱
8、卤敬业、刻苦努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造就了优秀的办学业绩和学校品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体育学科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改革管理体制,以适应专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在这一重要背景下,更迫切需要更多的体育教师主动参与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体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中来,不断增强学校体育课程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学校师资团队生命力的不断噌长,最终实现二次飞跃的重要突破。()恪守道德,不断完善自身核心素养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生活中,由于受环境的限制,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道德的养成并不是能快速完成的,没有老师的主动配合和持续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这个过程
9、需要教师从身边做起,从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到最终形成道德品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需要长期而严格的自我训练。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所伴随的吃苦耐劳精神在生活中也不断地推动着体育教师,促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学习能力要求。他们通过道德实践,又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在实践中达到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继承道德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拓展了理论知识,而且强化了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在传承道德理论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核心素养。(四)树立正确价值观,肩负民族希望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刺激下,物质利益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的追求,金钱方面的报酬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的体育教师为
10、追求物质利益,简化课程任务,因此出现了放养式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间接影响了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从事教育工作的初衷,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通过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宣传教育,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转变观念,按照职业要求树立职业心理,具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习惯。使得体育教师树立好终身为学生服务的终极理念,让体育教师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进而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语目前,我国正处于快节奏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后备。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其首要条件是师德
1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大学生学术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国社会分工与合作秩序等方面造成影响。教师应当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忠诚于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和教师保持团结合作,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也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本文能为进一步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参考文献张登芝.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008(002):121-122.吴朝武.析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李超雄.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8,027(003):42-43.5傅维利,朱宁波.试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J中国教育学刊,2003,000(00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