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秀洲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嘉兴市秀洲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3年)、嘉兴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精神和嘉兴市秀洲区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部署,结合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十二五”以来,我区中医药工作紧紧围绕嘉兴市秀洲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以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
2、、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全区中医药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1 .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区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区政府出台了嘉兴市秀洲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中医专项经费,中医药经费在卫生事业经费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卫生计生事业规划,并将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 .中医药医改工作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区在基层中医药系统中不断深化改革,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区内各公立医疗机构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并且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深挖潜力,取得了较好的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使用监管,推行中医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中药饮片合理规范使用,遏制中药饮片费用不合理增长。在中药饮片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帖均味数和费用均呈下降趋势。积极承接中医药资源下沉工作,嘉兴市中医院托管秀洲区新藤医院。全区积极推进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覆盖人群达到40%以上。3 .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置的要求,配置好中医医疗资源。形成以王店人民医院(王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藤医院(新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江泾医院(王江泾镇社区卫生
4、服务中心)中医科为骨干,其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中医科为重要力量,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点的,融合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王店、新藤、王江泾三家医院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和不低于医院核定床位数5%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床,加快医务用房建设和中医药设备配置,配备医护人员,完善各项规章制度。4 .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人才补助机制,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名中医”培养为基础,加强“中医名科”建设,整合中医内科、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等中医专科,
5、王店、新藤、王江泾三家医院建立起具有中医文化、体现中医氛围、富有中医特色的独立中医服务区域,通过考评达到“中医名科”的建设要求,区财政给予了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0元的奖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大力推广应用中药、针灸、推拿、刮痣、火罐、熏洗、敷帖、穴位注射、热熨、导引、小夹板外固定等中医药适宜技术。5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较快发展推动中医药文化养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秀洲区清池温泉被省旅游局等三部门评定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全区医疗机
6、构开展了以“治未病”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体验”活动,充分运用中医情志调摄、饮食调养、生活起居、经络按摩、运动保健等方法,控制或减少各类疾病尤其慢性病的发生。倡导医养结合、医疗与预防康复结合,把中医药服务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延伸到中医保健、养生养老、中医康复等服务领域。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知识的宣传、推广活动,建立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的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机制,通过制播科普录像、开展科普讲座、赠送科普读物,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普及中医药知识。(二)“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存在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区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中医药事
7、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中西医并重落实不到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单位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单位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发展趋势尚未形成,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扭转,中医药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中西医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三是中医药特色发挥不够,“简、便、验、廉”优势不够突显;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未能得到充分认可和应用,群众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不高。四是中医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中医药人才匮乏状况未根本好转,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五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待各部门、单位密切协作,合力推进。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秀洲”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坚持中西医并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继承创新为主线,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为契机,全面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升工程,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田园新秀洲升级版提供更加坚实的中医药健康保障。(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
9、、内涵丰富、优势突出、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均衡发展、功能完善、优势突出、与现代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服务机构建设更趋完善,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优化和提高中医药人员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名中医药专家队伍和基层中医药骨干队伍;大力推进中医药政策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增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三五”期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
10、单位,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中医药健康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区中医药事业的主要发展指标:加强基层中医药资源配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按要求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和中成药、中药饮片。积极承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巩固市中医医院与新藤医院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市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机制,力争实现市中医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区内医疗机构全覆盖。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水平。形成合理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0%以上。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转岗
11、培训或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基层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单位能够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处方总数不低于5%o继续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中药医在康复治疗、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治中的参与率。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基层中医药组织和财政投入1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区、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工作。2 .中医药事业费年均占全
12、区政府卫生投入10%以上,或年均占全区政府卫生投入8%以上且年均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中医药事业费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除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之外,应有用于其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经费。3 .认真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执行降低中医药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与使用的政策。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体现中医药特点。4 .加强运行管理,在各类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中,落实政府对中医药投入的倾斜政策,完善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补偿机制。继续执行对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治疗
13、项目财政补贴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的管理。5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并纳入其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将中医门诊占总门诊人次比例、中药处方、中医非药物处方比例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中,中医药内容分值占比不低于15%。(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1加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条件建设。区妇保院按照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等要求加强中医妇科和儿科建设。IO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社区卫生服
14、务中心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IO0%的乡镇卫生院按照原卫生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各基层医疗机构均建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6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条件建设。全区10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立中医角,配备针灸、火罐、刮疼板等基本器具以及TDP神灯等中医诊疗设备。4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或者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配送;其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
15、种。7 .继续加强承接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下沉工作。继续加强新藤医院与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合作,在行政管理、专科建设方面加大合作,将新藤医院打造成区域内的具有显著中医特色的基层医疗机构。各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对接市中医医院和其它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开展专科合作等方式,力争实现上级优质中医医疗资源覆盖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1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包括执业注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执业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和退休中医人员、西学中人员)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2名、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
16、。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8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类别医师要接受过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或专业学历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开展基层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四)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1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提供康复治疗。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