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打造“互联网+”高地,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期限为20232025年,展望至2035年。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嘉兴市全面实施数字经济强市战略,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数字经济发展系统化推进。坚持统筹协调,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工作组”领导体系,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数字经济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坚持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意见+配套文件+专项规划”发展蓝图,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坚持政策
2、支持,建立“产业资金+产业基金+人才政策”帮扶机制,形成百亿级政府产业基金,撬动超千亿级社会资本;坚持精准招商,建立“激励办法+基金招商+考核通报”招商机制;坚持用好“红利”,建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参赛+参会+参展+参观”活动机制;坚持推进落实,建立“工作部署+信息通报+学习培训+考核督查”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套具有嘉兴特色的系统化推进数字经济工作体系。(二)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发展和“两化”融合三大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25.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06.9亿元,年均增长17.6%,增加值增速接近同期GDP和
3、规上工业增速的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6.4%上升至2023年的9.2%,占比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二位。拥有国家信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多张“国字号”名片,南湖区、嘉善县、桐乡市入围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三)数字基础设施领跑全国。全市实现4G网络、百兆家庭光纤宽带、重点公共场所免费W1F1“三个全覆盖”;5G基站累计建成5361个,累计开通率83.94%,5G基站室外覆盖密度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嘉兴市区、县
4、(市)主城区、镇(街道)中心区和重点场景的5G网络全覆盖。培育形成化纤、服装2个行业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省首个大型超算中心一一“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启动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累计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牌照7张。桐乡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开通,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专用通道的县级城市。(四)数字产业化量质齐升。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73.6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04.2亿元,年均增速16.6%,接近规上工业年均增速2.5倍,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15年的I198%上升至2023年的19.5%,支柱作用逐渐显现。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新产
5、品产值达到1376.7亿元,同比增涨28.8%;研发费用达79.3亿元,同比增长26.4%,近三年增速连续保持25%以上,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智能终端产业产值超350亿元;智能光伏产业产值超300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一;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超100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超80亿元。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市数字产业规模超100亿元企业4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上市企业13家。(五)产业数字化领跑全省。“十三五”期间我市“两化”融合指数稳居全省前三,是全省首个实现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全覆盖的地级市。2023年,工业应用指数为40.42,列全省第
6、一;工业设备联网率和装备数控化率分别为55.6%,76.4%,均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制定嘉兴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发布嘉兴市制造业(亿元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培育了3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7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3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35861家,“上云”企业完成率居全省第二,形成了“一个行业+一朵云+一批企业”的生态模式。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培育工业电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各类新模式新业态试点示范国家级6个、省级230个。(六)数字消费势头强劲。全市网络零售额从2015年的835.6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857.4亿元
7、,年均增长17.32%o全市共有12个优势产业入围省级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进行培育。6家年度网络交易额超亿元电商平台型企业入围省级重点平台培育企业,3家企业入围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嘉兴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投入运行,实现对全市50多万户民营、小微、个体工商户的全覆盖。“智慧支付工程”建设试点富有成效,全市活跃商户“非接”与“双免”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84.72%和55.62%,均列全省第二,已实现公交、高速、政务、医疗、教育、加油、停车、农贸市场等便民场景全覆盖。(七)数字乡村走在前列。嘉兴数字农业农村平均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三,平湖、桐乡、海盐、秀洲获评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
8、先进县;平湖先后入选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和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12个农业主体列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全市共有淘宝镇42个、淘宝村196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十,海宁、桐乡、嘉善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资金网上审批和“村务卡”使用制度,村级资金“零现金”支付率达到100%。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利用5G技术发布国内首个5G智慧农场,浙江华腾牧业开创了国内绿色生态智慧养猪新模式。(A)创新要素加快汇聚。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半导体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创新载体相继落地。创建省级数字经济类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9、4家,获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数字经济类项目13项。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和海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151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07名。2023年,嘉兴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22位,入选省级“引才计划”、省海外工程师、省领军型团队数量均列全省前二位。(九)数字化治理亮点纷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弓I,创新构建了“网上办、钉应用、通0A、跨层级、一件事”五位一体办事模式,“浙里办”掌上办事实现率、“浙政钉”掌上办公日活率均位居全省第一。率先建设并投入运行全国地级市首个城市大数据中心和运行管理中心,在全省首创“无前台”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嘉善县一证通办数据共享系统”,嘉善“智安小区”获
10、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启动建设生态环境“云管嘉”,构筑“一图一码一指数”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信用水平保持全国地级市前列。数字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能级还不高。我市数字制造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仅规模偏小,而且整体实力弱。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度还不快。部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投入还不够,同时,缺乏第三方服务商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企业系统化升级、个性化转型的服务需求。三是各县(市、区)数字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从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
11、果看,虽然我市总体排名在全省第三位,但各县(市、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较大,我市排名第一的南湖区进入全省前10位(位列全省第9),排名最后的海盐县列全省第44位。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数字赋能为核心,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为主线,加快构建新生态、增强新能级、开创新路径、深化新服务、培育新动能、打造新模式、建设新体系、构筑新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
12、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3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5%,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建成数字经济发展“两地两区”,即全国数字技术创新高地、全国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区、全国数字化治理先行区,打造具有全国辐射力和示范性的“互联网+”高地金名片。建成全国数字技术创新高地。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优势,对标上海全球科创中心、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产城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畅通高端要素循环,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达到800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发展高地。数字经
13、济核心制造业产值达360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22.5%。做优做强智能终端、智能光伏和新一代网络通信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安防三大特色产业,谋划布局柔性电子、人工智能、车联网三大新兴产业,累计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百亿企业6家、瞪羚企业200家、上市公司30家。建成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区。实现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打造20个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培育30家省级制造业“云上企业”,推进4个行业产业大脑试点建设,在全省推广应用,形成“一个行业+一个大脑+一批示范企业”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嘉兴模式二建成全国数字化治理先行区。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率先构建
14、包容审慎、多元共治的数字治理机制,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平台、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数据与公共资源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走在前列。到2035年,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数字人才的要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成熟完备,数字经济迈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成熟期。表1嘉兴数字经济发展主要目标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2023年2025年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件50008000数字经济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277500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506.91350
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21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亿元87.03300产业数字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1.130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个20100“两化”融合指数/101.24120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万台1.6523网络零售总额亿元1857.43000治理数字化“掌上办公”比例%/100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92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81.7905G基站数量个450014000三、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一)积极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力度,不断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全力承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深入谋划大会市场化举措,努力在办会中争取主动、扩大成果。创新办好“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努力提升大赛品牌影响力。积极对接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参会重点企业、单位和互联网大咖,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后效应,健全“以赛招商、以展招商、以会招商”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大会全过程经贸对接和产业合作。(二)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以G60科创走廊(嘉兴段)为主动脉,建设科创走廊核心区。深入推进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实践创新平台“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依托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大力推动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柔性电子技术成果产业化。依托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聚焦智能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