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9630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人本视角的乡村建设“四位一体”路径探索1.1散点营造阶段:优化生活空间,满足居民基础需求XX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5097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6.11%,全国共有38741个乡级行政区,XX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XX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人们对乡村振兴的关

2、注度持续升高,在人民网开展的XX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乡村振兴”入选十大热词。随着我国步入发展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本文在梳理XX省近年乡村建设的阶段特征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引出乡村振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义,围绕人本内涵,提出生产、生活、生态、人文“四位一体”的乡村建设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打造美丽、可持续、活力乡村提供参考。1XX省乡村建设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在国家乡村政策的指引下,XX省近年来开展了大量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与现代人的需

3、求相吻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建设探索。XX省乡村建设发展历程可分为散点营造、线性提升、带状活化3个阶段,展现了乡村振兴内涵不断深化与扩展的历程.1.1 散点营造阶段:优化生活空间,满足居民基础需求2012年XX市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选择122个村庄(或社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包括红山村、西和村等。XX省先后印发了关于共同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通知(粤文明办xx40号)、关于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委办(xx)55号)、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粤办发(xx)21号),陆续启动了省级新农村连

4、片示范工程、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在全省设立了1个美丽乡村示范市、20个示范县、120个示范镇、1260个示范村。在散点营造阶段,XX省注重近期人居环境改善及远期乡村特色挖掘,并构建“挖掘资源一确定主题一策划功能一形成项目一落实空间一建设实施”的美丽乡村实施路径,以形成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等。该阶段的乡村建设重点是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为主攻方向,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满足人在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然而,该阶段的乡村建设虽考虑了乡村资源利用、产业导入及社会组织等内容,但缺少实

5、施抓手。1.2 线性提升阶段:关注内生动力,满足居民精神需求为优化城乡生态环境、防止城市无序蔓延,XX省串联城区和乡村,打造了集健身、游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即绿道。自2010年始,XX省将绿道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业相结合,以带动绿道沿线村庄发展。目前XX省已建成连接全省21个地市、长度约为18万公里的绿道。XX年起,XX省在全国开展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加强对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将南粤古驿道打造为乡村发展、文化传承、全民健身的特色空间,并使其成为地区文化、旅游的新名片。为改变村庄“表里不一”、缺乏持续动力、“新村变空村”、人口持续流失与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

6、,XX省着重探索“+模式”,引导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注重引导乡村发展内在动力。南粤古驿道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通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村落散落其中。南粤古驿道的建设需依托已建成的绿道,融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注入体育、历史文化元素,以古道为线,将沿线古村、古镇、古街、古建筑等孤立的遗产点串联起来,整合形成线性文化遗产空间,并通过举办徒步、骑行等体育活动带动古驿道发展。同时,充分借助XX省“三师”下乡服务政策,开展“三师”专业志愿者下乡服务实践,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助力乡村振兴。1.3 带状活化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满足居民成长性需求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

7、略,XX省召开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并发布XX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部署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XX年4月,XX省发布XX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乡村振兴示范带是以中心村为节点、坪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应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提升风貌为标志、以发展产业为核心、以特色文化为内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侧重村庄后期实施运营、软环

8、境建设、文化价值重塑。在线性提升阶段,乡村建设不仅要强调点的提升、线的串联,还要强调面的带动,要求乡村振兴示范带应串联不少于1个珏镇、5个行政村,且精品段长度不少于IOkmo此外,要求乡村振兴示范带具备产业兴旺、环境改善、风貌提升、乡风文明、设施完善、治理有效六大要素,强调“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结合,培育乡村文化,让群众“看得见、可感受”乡村的发展。该阶段的乡村建设工作需要充分衔接前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坪镇建设等工作,统筹整合“四好农村路”、中小河流整治,以及古驿道、碧道、绿道建设等成果,实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互相促进。2乡村振兴“以人为本”与“四位

9、一体”的内涵关系及“四位一体”策略2.1“以人为本”与“四位一体”的内涵关系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是“为了人”、过程需“依靠人”、目标为“吸引人与留住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乡村兼具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特性,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的发展与人的需求呈耦合关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需求会改变。乡村建设一开始需要解决与生存、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不断提升,催生出新的发展动能。乡村振兴需要创造条件,承载人的需求,推动高质量、全面的乡村建设。在此过程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

10、兴的物质基础,生态振兴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人文“四位一体”与人的需求耦合,共同形成振兴的路径与行动逻辑。2.2“四位一体”策略2.2.1生产为要:发展乡村产业,培育乐业家园乡村产业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多元化、高质量的就业空间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关键要素,产业振兴只有满足村民多元化的就业需求,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方面,需要探索从单一路径到全资源联动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过去一段时间,乡村产业以乡村旅游业为主,而旅游产品同质化、低质化、滥化及单一产业路径使乡村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为破解困局,除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乡村旅游

11、体验、以“功能注入法”引导旅游业提质升级外,还需加快转变乡村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农文旅结合、镇村联动、全资源联动的产业振兴模式。同时,通过“科技+”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打造龙头农业品牌,发展数字农业园、中央厨房、农产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业态,引领特色产品“走出去。吸引人才“走进来”。另一方面,加强村一镇一县城产业互动,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将县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空间载体,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岗位,激发乡村生产力,同时培养乡村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2.2.2生活为本:缩小城乡差距,打造

12、乡村美好生活空间一方面,逐步关注乡村基础设施的提质提档,缩小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差距,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乡村生物能源多元化利用。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探索开展新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围绕重点村及“数字+”模式建设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在乡村规划建设中“重融合、轻干预”,保持村庄内建筑的时代风貌和文化属性,避免进行“一刀切”的外立面改造。同时,强调乡村景观的精细化设计,如通过乡村景观铺装生成视线廊道,打造多样化的乡村景观,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 2.3生态为基: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挖掘生态资源潜力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

13、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注重突出乡村风貌,保护村庄原有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整治和优化水系,结合绿化、景观建设改善村落居住环境,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居民交往和亲近自然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生态产品价值未得到有效释放,乡村生态资源的潜力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未来,应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摸清乡村自然资源底数,对土壤、森林、空气、水等环境要素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生态产品的量化表达、核算和动态评估,以及生态价值的合理转换,促使乡村建设实现从“抑制发展保生态”向“从生态赢价值”转变。3. 2.4人文为魂: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促进乡村文化自信一方面,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向“

14、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多元乡村社会基础,构建村民参与、规划师等第三方主体协同、政府赋权的配合机制,以及基于乡村内生秩序的沟通式规划体系。“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群众意志的尊重、对参与权利的肯定、对群众利益的敬畏。另一方面,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让百姓尽其责、享其利,通过制度设计的探索与引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基于精神需求的共享性进行文化关联构建。一代农民工的“不离土”和二代农民工的“不回乡”现象,正在加大乡村地区内部的“不均衡力而“乡愁”是人们对乡村记忆的回溯,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15、更是留住“原乡人”、吸引“新乡人”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乡村,且乡村具有同根同源的特性,乡情更具有向心力和感召力。城镇化的大趋势及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曾一度使乡村建设走向误区,表现为用建设城市的理念去建设乡村,乡村建设复制粘贴、同质化严重。尊重乡村文化、守住乡村的根魂,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共融发展,是未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3XX省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实践XX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生产、生活、生态和人文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3.1 产业提优一一村镇城协同,发展现代产业生态XX省打造了“政府指导+村民合作

16、+国有企业带动实施”的规划、建设、发展、运营一体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由国有企业统筹当地农业资源,并引进社会资本或技术力量,推动乡村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及培育造血能力。根据乡村生态环境、区域定位,构建村一镇-城合理互动的产业体系,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在建设资金保障方面,探索由国有企业引航的金融创新模式,以及“国有企业牵头+社会投资”的资本运营模式,搭建乡村振兴基金平台,刺激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例如,XX市凤和村创新性地探索了“一个平台、两个架构”的运作模式,通过创立基金层联动市场化基金机构,联合更多社会资本来组建不同种类的子基金;通过创立项目层联合产业运营方,推动政府、金融机构与村民、村集体共同成立项目运营公司,对项目进行共同开发,实现利益共享。XX市从化区西和村以花卉产业园为中心,吸引花卉科技研发、育种机构入驻,打造花卉精深加工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