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99096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及德育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全方位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战睹了葡新明德小学德育新思临城县黑城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临城县黑城明德小学杨立涛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品质的养成是遗传、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仅受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这个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他人和自己。在学校环境基础上长期学校教育积累形成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下,会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人们开辟进取、积极上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2、校园文化德育资源的运用与建设符合社会

2、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在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年轻一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并追求个性的发展。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材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校址位置优越。西邻宏伟的太行山脉,东临苗大线,北面与省会石家庄

3、相距仅80公里,南邻碧波荡漾的天台山、岐山湖,国家级风景区、古代建造遗址多与学校相聚而居。这块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土地,自然山水和文化景观相映成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学校举世闻名。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春风习习,鲜花涌动,绿草如茵,垂柳依依,清新高雅,风格独特。教学楼、宿舍楼、活动区、健身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学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的前身有着38年的办学历史,这块土地上培养出了一批批栋梁之才。学校校风淳正、教风严谨、学风勤奋,在黑城城乡享有盛誉、深入人心。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乡镇的中学先后离开老校址,而黑城明德小学是惟一的一所在原址上拓建的明德小学。(4)学校新组

4、建后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把“优化育人环境,创设优美、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当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工作目标,并已开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学校的文化教育对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殊的功能,所以,在学校这种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正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大力推进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情况下,与学校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我国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从1986年到1989年由于主要还停留在基本理论

5、的探索阶段,包括概念的提出与诠释,校园文化性质与功能的初步涉及,因此研究尚未广泛的开展起来。从1990年到1994年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理论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整体的一个系统体系;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的研究比较孤立,没有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时代精神挂钩;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虽然开始一些跨学科视角的研究,但没有形成校园文化研究的主流,校园文化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校园文化理论的形成时期是从1995年至今的,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促

6、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文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育学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密切结合的新局面: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中央8号文件)的颁发。这三个文件的出台无疑是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这一时期,对于校园文化结构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课程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四个方面。从内容上划分校园

7、文化则分为政治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对于校园文化的功能也对前期理论研究加以整合,统一到了校园文化的几大功能上去了,即教育功能,感化功能,激励功能,娱乐身心等功能。从近几年国内其它学校对校园文化研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1、校园文化建设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流于表面的主因,一是对校园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为搞个艺术节、文化节便是具有校园文化了;二是由于急功近利,只顾哄动效应,是属于“政绩工程”。这是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跟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利益至上、急躁的心理有密切联系)。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继承性,联贯性。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

8、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这需要一代代师生、一任任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一个学校的立校宗旨、政策和原则应在各个学校的管理者手中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才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基础。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工程。3、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与大众文化相接轨。大众文化,也有人称之为“通俗文化”,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性影响力,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主流生活。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对学校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三)、本课题的创新点1、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校园的美化绿化,首先要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宿舍楼

9、,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或者处室,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学校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小桥流水,假山湖水,曲池喷泉,相映成趣;杨柳依依,绿草成茵,鲜花四季开放,特殊是金秋季节,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学校提出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着每一个学子,起到了很好的育德功能。2、以文化建设为载体。首先狠抓班集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特殊是学生的成人教育、人格

10、教育。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各种系列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节、运动会等。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恭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禁烟禁毒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其次,着力增强全校师生职工“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结力。以校训、校歌、班歌等校园主体精神文化主线,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3、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

11、,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导向。校内文化阵地,包括黑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广播站、简报、校报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职工服务,为育人服务。要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和严格各项制度,分管人员要亲审稿件,严格把关,严禁有政治错误观点的演讲或者报告上讲台;严禁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者演出,保证校园文化的先进方向。4、以健全制度为保证。首先,改善和加强学校行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学校党支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要包含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坚持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校内各处室要有专人负责,把校园文化建设

12、任务纳入各自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校园管理的基本保证。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包括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升降旗制度等,并将其实施情况纳入各处室的目标管理。同时要重视对校园文化阵地、绿化、卫生、保卫等儿支专职队伍的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在学生中设立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约束的积极作用。(四)、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1)、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对学校办学方向起导向作用、对思想情感起动力作用、对操作

13、行为起保证作用。我们党历来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反复强调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要适应改革开放形势,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我们就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2)、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14、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同时还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这不仅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还给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学校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的现象,还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5、,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3)、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隐含在它所创设的优美整洁的物质文化环境和良好的精神氛围中。它具有导向、约束、凝结、同化等方面的功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2、现实意义我们力求通过课题研究,找准学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即:如何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学校育人环境的内容、作用以及适合我校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德育途径和方法

16、。通过借鉴其它学校对校园文化研究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外成功德育教育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充人功能,推进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科题研究的主要依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肖汉仕、班图拉的学校心理学、柯尔伯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和班杜拉社会学习论及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文化适应性”原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和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最为普通的普遍的、共性的科学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主体论认为:现实社会环境由无数个体通过劳动创造出来,同时也认为社会环境也会按照人类发展的普遍需要对个性进行改造,于是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从人的本性上说:“人只要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惟独在文化活动中才干获得真正的咱由。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哲学学说,是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