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docx(7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福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福安市文体和旅游局2023年12月1一、规划背景2(一)“十三五”取得成就2(二)“十四五”机遇挑战5二、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发展目标11(四)主要指标15三、重点任务16(一)提升社会文明程度16(二)提高文化服务能力17(S)坚持文艺精品发展战略20(四)促进新闻出版健康发展21(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4(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28(七)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32(A)强化“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34(九)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42(十)强化文旅综合市场监管服务43(十一)深化文旅宣传推广和区域协作46四、保障措施53(一
2、)加强组织领导53(二)加大财政支持53(三)保障土地供给54(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55(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56附件一、福安市文旅产业建设发展重点项目及责任分工一览表57附件二、福安市文旅产业建设发展重点项目(预备)及责任分工表66附件三、福安市打造特色街区项目一览表68附件四、福安市新建改造住宿项目一览表71附件五、福安市创建提升一批A级以上景区项目一览表.75附件六、福安市改造提升景区景点及周边设施项目一览表.77“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福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
3、越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宁德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福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方位推动福安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超越,根据福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宁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精神,按照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宁德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发展文旅经济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打造全国知名山海旅游福乡福地为目标,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文化和
4、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编制本规划。规划涵盖文化、旅游、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阐明未来五年福安文化和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制订推进福安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为未来5年全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发展路径与目标。规划期为2023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取得成就“十三五”时期,福安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发展特色优势日益彰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愈加凸显,主要指标与重点任务基本完成。1、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福安市大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2015年至
5、2019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9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1%o文化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等作用日益增强。2019年,福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达8.9%,比宁德市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增速跃居宁德沿海四县第一。2、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截止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博物馆1个,文化站26个,市文化馆荣获中宣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市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共有调频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节目1套,电视转播台1座,数字影院5座,县级广播室1个,乡镇级
6、广播室18个,村级广播室439个。全市数字电视节目168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9%;全市有线电视用户66353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2850公里。实施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项目60个,完成投资821.1万元。同时畲族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福安大剧院等民生项目建成投用。3、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完善财政投入、人才培育的相关机制,推动艺术人才创作出属于福安人民的艺术作品。福安平讲戏马匹卜驳妻参加文旅部2023年戏曲百戏盛典展演,亮相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之天下第一团节目;民歌节目这边山,那边山入选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暨第十五届“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组织舞蹈畲乡福雨参
7、加第十四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荣获三等奖,并应邀代表宁德市参加全省汇报展演。出版图书东门头千里赛江行,“我的书屋我的梦”连续3届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等部门表彰。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举办第十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撤县建市30周年、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一一央视“心连心”慰问等演出活动,参与宁德撤地建市20周年文艺演出。4、传承文化遗产形成福安经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挖掘内涵与新时代相结合,兼容并包,形成独特的福安经验。福安市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狮峰寺、黄氏祠堂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最高等级保护。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名录,10个单位被认定为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全市拥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福安葡萄被列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品牌。坦洋工夫茶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大金奖,“鸟巢茶坦洋工夫”大茶饼正式入驻北京奥林匹克塔。依托第三方平台,规划整合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遗存,推出“重走红军路”等多条红色教育线路,打造“企业+老区村”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工作经验被新华网、闽东日报等媒体宣传转载。编撰完成福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献礼建党IOO周年。同时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指导福安市革命老区中学
9、红色主题校本教材的编写,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保护福安红色文化遗存的良好氛围。5、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举办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坦洋工夫”红茶文化周、柏柱洋红色文化旅游周、畲族“三月三”文化周、畲乡桃花节、中国福安葡萄采摘节、脐橙文化节、开镰节等活动,溪潭镇廉村、穆云畲族乡虎头村被列入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坦洋茶谷春季茶旅一一寻源坦洋工夫”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柏柱洋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入选省文旅融合一一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培育项目、房车营地建成运营,穆云畲族乡获评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穆阳特色小镇旅游集散中心动工建设。“海上田园、多彩渔村”初
10、步呈现,下白石镇宁海、北斗都村成为网红打卡地。溪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最美渔村”,南岩村被评为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溪塔村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逐步形成了以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发展带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旅游产业新生态,将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形成当地主题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旅游发展格局。2023年实现全年旅游综合收入39.67亿元,接待游客311.21万人次。6、文旅融合发展效益明显。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深挖各旅游景点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是福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力。全市现有福安白云山、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溪柄柏柱洋红色景点旅游区、福安廉村4个国
11、家级旅游景区,其中福安白云山旅游景区更是作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三大园区之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市内有着狮峰寺、黄氏祠堂、薛令之故居、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等504处重要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合理利用。湾坞不锈钢特色小镇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社口坦洋工夫智慧茶谷小镇成功申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十三五时期我市共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美丽乡村10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6个。以“一心八带、五核多园”为架构的公园之城体系加快构建,“一城三区六组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纵观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巩固了原先文旅产业发展的
12、基础。不过还存在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欠缺等问题。目前文旅产业还不能满足生活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快文旅融合的步伐,提升文旅行业的标志性与辨识度。(二)“十四五”机遇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是福安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安必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积极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
13、转型升级新趋势,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福安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转型是国内大势所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转接期,国内发展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在对文化和旅游发展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促使文旅行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福安市释放内需潜力,集聚创新要素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带一路”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经济地理格局深刻变化。居民需求加快升级,人民群众对美丽环境、优秀文艺作品等需求更加迫切,有利于推进“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优势加快
14、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我市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交互。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产业发展面临的环保约束趋紧,周边区域对人才、资金等要素竞争加剧,新冠疫情持续导致外资投资难以落地,给福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带来较大挑战。政策规划指引文旅发展方向。从全国看,2016年以来,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福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持续密集出台。2、超越是全省重点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为福建省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个篇章”总
15、目标、“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赋予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一谋长远、谋大局的重大战略,必将为福建带来重大历史机遇、注入强大发展动力,推动新时代福建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但同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居民消费增长放缓、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外经贸发展难度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新动能对高质量发展支撑不够有力等问题依然突出,也给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从全省看,福建省出政策、建机制、抓重点,着力打造“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等文旅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3、崛起是福安主要目标。近年来,全市围绕“一二三”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二六”行动计划,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超越,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为福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市是海西东北翼的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的重要疏港通道,是“新海上丝绸之路”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延伸拓展的重要链接点,域内已形成铁路、公路、港口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为进一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深化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三位一体交通体系的构建,我市旅游产业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各国家级旅游景区的特色看点,吸引省内、国内游客到福安游玩。同时由于交通体系的构建必将带来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