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大作业:如何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三位航天员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大作业:如何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三位航天员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2023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于2023年12月4日安全返回。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在轨建造以来情况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航天员乘组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两组航天员在凯轮换,创造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单
2、次载人飞行任务3次出舱全新中国纪录,为空间站后续建造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实现新突破,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为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陈冬、刘洋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新时代青年应如何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三位航天员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答:作为新时代青年
3、的我们,正处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投身到科技报国事业中,将我们大学生的朝气和活力尽情发挥,绰厉奋发,嫦娥奔月,那是古人的美好想象;飞天万户,那是先民的勇敢尝试;神舟发射,则是中国人民对洁瀚宇宙的再一次成功探索。仰望星空,你可曾想到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可曾想到辛弃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豪情壮志。2023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陈冬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指令长,即将出征的他说:“我
4、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准备好了,为祖国去出征太空。”刘洋,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10年前,当完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离开天宫一号时,她坚定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如今,她即将实现10年前的心愿。出征在即,蔡旭哲对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个载人航天任务充满期待:“很憧憬很期待去感受我们的太空家园”。航天精神是不畏险阻的挑战精神。为了适应太空环境,每一位航大员都要进行系列高负荷,高风险的地面训练。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航天员要接受肌肉扭曲变形,脑部缺血,呼吸困难反应。为了这个航天梦,无数的航天员,-次又一次的接受艰苦的训练,一年又一年的无悔坚守,咬牙前进,勇攀天梯。航天精神是
5、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星空洁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从东方红、长征、神舟到北斗、嫦娥、天问,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工作者背后的努力,正是因为这些航天工作者的不断创新,我们才得以看到今天的神舟14号的成功发射。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1、坚持中共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
6、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
7、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供参考答:1953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8、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即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发展生产力。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工业落后是旧中国国弱民穷、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国走向国强民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仅占26.6
9、%,而且工业布局极不合理,发展很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只有加速实现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存在两面性,即既有增加社会产品、促进商品流通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破坏统一的国民经济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一面。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和限制的政策。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日
10、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已经影响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因此,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农业生产、使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在一个时期内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分散的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这种个体农业经营规模狭小,生产力水平很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不仅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而且抵御自然
11、灾害的能力不强。这种农业生产水平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它必然成为工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同时,这种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是不稳固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在土地改革后,农村中已经出现这种趋势,这显然有悖于中国共产党要使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宗旨。因此,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外交、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
12、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实行了“一边倒”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政策。这种国际环境促使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总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GOO分)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
13、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我们走出了一
14、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力。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新局面。厂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
15、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积极变化,在事实上实现了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给世界安全带来了挑战,当前,难民数量已经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纪录,这些问题都与地缘冲突密切相关,化解冲突是根本之策,中国提供2亿人民币人道援助用于帮助叙利亚难民和流离失所者。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新世界。深入推动中国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包容发展。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书记为万物谋和谐的使命情怀,贯穿国内国际工作大局,始终尊崇自然,敬畏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去年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体现了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