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理危害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理危害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注意事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床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理、危害、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注意事项因为没有水平方向的躯体保护,相比其他四肢着地的动物,颈椎更加脆弱、易受伤。正常时耳垂应在锁骨后方,当颈椎向前倾斜时,耳垂位置向前方移动,当低至60。时,颈椎可承受60多斤重量,相当于给颈椎挂上两个哑铃。久坐不动、导致身体姿势不正确,尤其处于工作或是紧张状态时,肩颈部肌肉失去平衡,脖子会不自主前倾(如下图)头前伸低头易引起颈肩部疼痛、手臂麻木等一系列颈肩症状。上交叉综合征是最容易引起这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之一,被称之为仙女体态杀手。概念上交叉综合征由弗拉基米尔扬达博士首次提出,是颈肩、胸背部的前、上、外三面肌肉过于紧张,而后、
2、下、内肌肉过于松弛,而无力松弛和紧张的肌肉连线呈交叉状,因此命名为上交叉。为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较紧张,而菱形肌、前锯肌、中下部斜方肌、深颈部屈肌(特别是斜角肌)较为无力松弛,因此呈现出耸肩、驼背、翼状肩胛和头部前倾姿势的临床特征。上交叉除了可引起颈肩部症状外还可引发其他病症:颈椎丧失正常生理曲度,呈C型甚至压迫神经,导致头痛头晕、手臂痛;含胸驼背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肺活量减少,出现胸闷;严重可导致横膈膜紧张,肩外旋力量减弱,导致在肩外展过程中引起肱骨大结节和肩峰撞击,挤压冈上肌和肱二头肌长头腱;此外伸手拿物品时,需依靠腰部力量,增加其额外负荷,进而可导致腰肌劳损,腰酸痛等。表53
3、I缩短的肌肉Qi拉长的肌肉,改变的关节机制可能的损伤I斜方肌上束颈深屈肌增加:头痛肩胛提肌前锯肌颈椎伸展肱二头肌肌腱炎胸锁乳突肌菱形肌肩胛骨前伸/上提肩袖损伤肩袖搔击综合征斜角肌斜方肌中束胸廓出口综合征背阔肌斜方肌下束减少:大圆机小圆肌肩部外展肩胛下肌冈下肌肩关节外旋胸大肌/胸小肌发病机制肌肉失衡说肌肉失衡是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力度不平衡,同时为维持姿势平衡、运动的正常进行,常出现主动肌(背部肌群)张力下降而拮抗肌(胸肌群)张力增加,加重上交叉综合症的严重程度。肌肉失衡常常伴随有疼痛的出现,它又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对身体反应强烈,使运动模式改变进而保护或代偿受损区域,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强化
4、,且恶性循环理论目前不是很完善,而慢性疼痛恶性循环理论对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影响确信无疑了。不良姿势的编排和模仿学习根据解剖学的原理,人体骨骼肌的构造,应顺应人体发力的角度。若把错误的动作日常不断重复“练习”,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则会导致肌肉失衡。如长时间不自觉地脖子前倾伏案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保持前倾体态。这种模式长期进行下去,关节压力和本体感觉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会改变关节位置,进而影响关节囊、关节面的压力分布,同时也会造成关节功能紊乱,本体感觉的下降造成关节退化。诊断标准1、根据解剖体位的骨性标志来判断眼角延长于耳朵上角的连线是否与水平面平行耳垂是否与通过两个肩峰的冠状面重合肩胛骨平
5、面与冠状面的夹角的大小肩峰与头部正中面的距离肩胛骨与脊柱棘突的距离颈椎C1-C7的曲度站立位时肩关节和上肢躯干与头部是否在一条直线2、根据其临床表现来判断圆肩,驼背,头前倾直立自然体位,从侧面看,耳垂超过肩峰肩颈部酸痛不适伴有肌肉紧张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就是胸肌等肌群过度紧张及缩短,同时背部肌群过度被动拉长造成的,处理原则为松解过于紧张的前侧肌群,同时加强后侧肌群的力量。运动治疗武术练习(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主被动拉伸(主动拉伸、被动拉伸、PNF本体感觉拉伸法)、身体功能性训练(形体训练、功能性小器械练习)等其他有氧运动。其中自我康复运动是应用最广泛且简便的方法,而最经典则是YTW1训练。Y
6、TW1训练首先,双足打开与肩部同宽,微微屈膝,臀部向后微微下蹲。在这个姿势下以鼓部(臀部)为中点,上半身向前倾大约20。-50。甚至是上半身于地面平行。下巴微微内收,头不过分前伸,勿驼背;肩膀通过肱骨(手臂)外旋-后方肩胛骨向中间靠拢一起移动;胸腔打开,从而减轻心脏和肺部的压力。将手臂伸直并向上抬起,呈Y形状(拇指指向上方),将肩膀后缩下沉。使肩胛骨从Y位置,将肘部向下,直到手臂形成W形状。更加靠近(拇指仍指向上方)。从W位置伸直手臂,双手向外伸出,形成一个T型。(感觉上背部肌肉下方的肌肉收缩更多)保持双手伸直,拇指向上。最后,将肘部从位置向下移动,使每只手臂形成一个”形。让肩胛骨往中间更加靠
7、拢。还原至手自然下垂或是Y动作。这个动作可以站立、坐立甚至是俯卧姿势上进行,注意动作的过程中要在末端保持1-2秒;整套动作重复进行5-10次;或是单独进行“YWr18次。医学治疗针灸理疗(传统针灸、小针刀松解术、毫火针点刺、电针疗法)、推拿按摩(传统按摩、太极推拿、俯卧单向冲压法、肌肉平衡推拿、一指禅推拿法)、呼吸训练法以及肌肉技能贴布固定辅助治疗。针灸理疗主要以前后配穴“后病前治调和阴阳的思想。即先在前胸或颈项后背寻找肌肉痉挛处或压痛点(主要在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胸大肌、胸小肌这对紧张对抗肌群上),前后针刺病变处,以放松该肌肉,调和前后阴阳平衡。当按上述方法治疗后效果仍然不理想时,从治疗的整
8、体观出发由后病前治扩展治疗思路至上病下治,即考虑到腰部肌肉的不平衡也能导致上交叉综合征,这也符合了上下协调的整体观。针灸主穴为:C2-T12夹脊穴、人迎穴、扶突穴、天鼎穴、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外关穴等,随证加减。推拿疗法被动的放松紧张肌肉,操作方法为:松解: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头上方,以骨突按揉法依次松解颈椎前群、侧群、后群肌肉,约5min。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立在患者身侧,以滚法作用于肩背部肌肉,时长2min。在其背部脊柱侧方与后方沿肌肉走行方向行一指禅推法,力度要均匀渗透,在张力高的软组织、肌肉起止点及痛点处可做重点弹拨,时长2min,以达到舒通筋络、解痉止痛的目的。正骨:根据X线
9、片判断是否有旋转、移位的情况。如存在,可实行纵向、侧向、旋转三个方向的牵伸,以松动颈椎间盘、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等结构。用力稳妥轻柔,旋转适度,忌粗暴。调衡:松解颈胸段前群、侧群、后群肌肉,并进行抗阻训练强化颈胸段前后侧群肌肉力量。1次d,10d为1个疗程。自我预防走路时:上身直立放松;与地面垂直;双臂自然下垂、摆动放松;走路脚尖向前、身不摇晃;肩部既不可向前倾、也不向后倾;胯部中正、不歪斜;头部中正、目前方;走路时脚带动腿;落脚为脚心着地。站立时:头颈不偏不倚;身躯挺直;安稳而立;不可歪斜或抖动;避免腿部后弓。不良体25坐立时:双腿垂直地面脚尖向前骨盆垂直于椅面脊柱垂直于椅面腰部放松、上身放松不紧绷,不垮懈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双目平视,头颈端正C形f1!S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