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美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教学美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如何教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1、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语言美。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凝练的个性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它几乎都是作者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不倾泻在诗行中。鉴赏诗歌要从品味语言入手,在此基础才能有所感,有所悟。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的语言精练传神。看字化静为动,形象的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这想象新奇、夸张,但由于学生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对庐山瀑布的印象却是模糊的,没有领悟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观看庐山瀑布的挂图
2、,幻灯片或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时,一种联想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绝句。此时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想象,展开思维,领略诗人的豪迈气概,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生也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古诗中的自然美了。2、培养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自然美/浮阶段是孩子C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与其他外界接触较少,局限于他们的知识水平与阅历,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主要靠背诵记忆帮助理解,但教学效果不佳。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酸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
3、教师要从诗词中有关描写大自然景物的地方入手,利用文中的插图,通过多媒体和教师的悉心讲解等手段,培养学生多了解祖国山川气象万千的兴趣,使学生由衷地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如蹴民歌敕勒川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配以优美悦耳的乐曲,通过多媒体帮助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洗练简洁的诗句,领略北国草原的苍茫景象,意境的雄浑开阔,我们江南的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学起来也轻松。3、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好诗不厌百回读,教学古诗,贵在多读,要反复诵读,诵读即美读,就是有感情的读,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古诗讲究押韵与节奏
4、,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对仗工整,富有音乐美,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我首先指导学生确定诗的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音重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录音朗读,也可以借助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细细品味诗的音乐美,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4、启发想象,
5、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美中国美学界一向推崇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感悟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唐王维的诗在这方面算是比较典型的,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由声音而景色,由听觉而视觉,意境空灵,但闻人语响更是静中有动,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拓展想象思维,让学生感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的美在想象中。这样/是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5、品味体验,欣赏古诗的意象美诗歌中有不少句子是描写景物的
6、,这些景物常常作为写实的景象以不经意的客观状态出现于诗歌中,但它们暗中却有着浓郁的情味。诗歌中的意象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意象也就不可避免地浸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和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寻出其中的隐性意义。如屈原诗中的芳草美人,象征诗人光辉峻洁的高尚品格;李白诗中的大瓢、明月、黄河、长江、瀑布、险峰,是诗人雄放不羁、追求自由光明的象征;陶渊明诗中的青松、白云、飞鸟、菊花,寄寓着诗人热爱自然的高风逸趣。通过以上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自然美、音乐美和意境美,而国是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高尚情操,更能使我们教育者收到意想不
7、到的教学效果。2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美我认为,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感.最终学生感觉到没多大意思,老师也感觉到教古诗文很吃力,效果还很差.因此我们要适应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深入进去: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其语言,美充满情感的朗读,体会其情景美;带着想象去朗读,体会其意境美;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1 .在赏析中学会鉴赏美(1)领悟美的意境.
8、古人写诗贵在含蓄,常有言外之意.我们学诗,要从读入手,批文人情,体会诗作的饿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送孟浩然之广陵三首古诗,都是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阴韵和谐、彳芨流水般的描述中,展现出一幅幅风光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夺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如此艳丽动人的画面,如此春意盎然的景象,单就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够的.课堂上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观看f1ash动画,或给课文配插图等,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
9、展开想象和联想,脑海中重现诗所描绘的画面:黄四娘家门前,是一片花的海洋,少女仰头而观,书生低头吟诗,孩童嬉笑不绝,诗人自己则徜徉在人群中,花海下;看到蝴蝶翩翩起舞,听着早春黄莺清脆的鸣啼,不由诗兴即发,边走边吟.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惬意的情调!如此优美的早春景象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再让学生全体起立,闭上眼睛,背起双手,一起朗诵全文.那是何等的享受!(2)品位美的语言.古诗表情达意,往往运用夸张、比拟、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且凝练,读起来常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反复推敲,领悟写法的巧妙.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情达意提供借鉴.比如忽如一夜春
10、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雪喻春花,构思巧妙,想法奇特,描绘出了边塞一夜大雪,万树挂白的壮观景象;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把雪后的群山喻为游动的银蛇,把雪后的丘陵喻为奔驰的白象,景象壮观,意象阔大,实在是妙绝;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用社会和自然中现象,揭示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言简意赅,又流露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情感.这些诗句经学生揣测玩味,必将沉积于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之中,化为学生人格气质的底蕴.2 .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对于中/浮生来说,更应当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
11、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大力提倡背诵课外古诗词,尤其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应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积累.只要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他们的古诗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他们的健康人格就会逐步养成.我们经常展开以下活动:(1)开展每课一诗活动.自七年级开学始,就借着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要求每节语文课前,全体同学共同朗读背诵预先抄在黑板上的一首古诗词.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效果就不求自现.(2)定期举行背诵比赛.比赛可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主要由教师拟订,重点考查名句的识记.口试分组进行,其内容大致有必背、抢背、自由背等项目.(3)分专题搜集古诗文名句.结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有
12、目的的专题搜集.3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美1、重视识记,忽视理解。从古诗文阅读教学课堂来看,记忆在古诗文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有语:语文学习有三难:-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占古诗文篇目大头的文言文何以让学生如此畏惧,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年代久远,部分文言晦涩难懂,加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失当,片面强调记忆,忽视了对文章内容、主旨、背景的理解。重视识记本无可厚非,但是用僵硬的方法对待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罪莫大焉。2、重视应试,漠视涵养。在实践操作中,很多老师把更多的精力交给了中考必考篇目,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必考篇目的字词句的解释翻译上,对于古诗文的内容的理解,相关篇目的联类相比
13、研究不多。在学生的阅读视野里,古诗文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不是血脉相连纹理相同的共同体。教师往往通过研究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而不是根据篇目的特色决定自己的教学重点。3、重视串讲,误解诵读。在中学古诗文课堂,串讲式大行其道。虽然串讲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篇篇文章都串讲不但显示了教师教学能力的缺乏,还大大解氐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让学生形成了思维的定势:认为古诗文学习就该这么学,古诗文学习就是僵死呆板的。开明点的老师推崇唱读,认为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把头拗过去的动作非常传神,堪称诵读的标志性动作。其实唱读拖腔拉调,摇头晃脑,念读呆板平直,生硬冷漠,这些实在不能发展学生读的能力。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在古
14、诗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其谬更大。在我国古诗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面对一篇篇包含字词句篇、阖爹逻文等诸要素的文章时,在确定究竟应该教什么方面往往显得颇为茫然。要么什么都教,面面俱到,要么四下放手,盲目随意。其实,语文学科是知识性学科,更是实践性学科。语文学习以发展智慧技能为旨要(古诗文教学尤其如此),教师教学的关键是交给学生分析、理解和鉴赏诗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智慧技能。要达成这些技能,教师就必须把美读方法和实践当作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授学生以阅读古诗文之渔。从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课堂
15、需要从陈述性知识的灌输转变到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上来。指导学生学法本来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字词句的翻译和理解之上,不能把自己的关注的重点放在文章内容、含义、背景的解析上,而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在如何指导学生美美的学、美美的阅读古诗文上。指导美读,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更应该成为教师古诗文教学的首要教学内容。美读有助于形成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里强调,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多种阅读方法当然包括古诗文的阅读方法。但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仅仅定位于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其实,借助工具书阅
16、读只能扫除阅读障碍,实在无法达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知识与技能之外的目标.因此,教师必须由旨导学生古诗文阅读方法上面寻找突破。学生热爱的祖国语文,既包括祖国的现当代语文,也应当包括古代语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文。养成古诗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当然也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但是,一般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仍然沿袭这最简陋最初级的方法,即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的帮助,明晓古诗文的大意。至于文章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往往有老师亲自操刀包办。这样方法的割裂使古诗文阅读课堂低效化,学生因为无法掌握美读的方法而举一反三,更不能以己出发,体味文本的情、趣、理。美读能够促使学生听韵知意。我们知道,古诗文除了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令学生难以理解的负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