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0714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一、基本情况X县X街X社区是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为主体成立的自治组织,位于易地扶贫搬迁新城一期安置区南部,临G85渝昆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基础配套设施齐全,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X社区现有3个片区40栋91个单元2456户9122人,其中,搬迁群众中少数民族246人。X社区共有社区党委1个,党支部4个,党员167人,党小组12个,居民小组22个。X年6月获XX省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社区;X年7月获X县“和谐稳定红旗村”;X年12月获X市“文明社区”;X年6月获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年8月获XX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X年12月获X

2、市“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村”;X年7月被X市评选为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二二、主要做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始终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四强四变”为主线,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幸福平安新家园,构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强化组织领导力,让“聚拢”变“聚力二一是建强“桥头堡”。按照“支部建在园区、党小组建在楼栋、互助会建在单元”的思路,建立社区党委1个、党支部4个,组建楼栋党小组12个,

3、确保党的领导全领域、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体现、党的干部配备全方位、党员作用发挥全员化。按照“组织规范班子好、管理规范队伍好、机制规范运行好、要素规范保障好、工作规范作用好的”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创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二是选好“领头雁”。健全选配、管理和考核机制,确保社区“有人管事”“管得好事”。为充实社区工作力量,推动资源下沉,从街道选派1名综合素质好、熟悉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党委第一书记,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和居组干部,带领各族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强化组织感召力,让“揪心”变“安心”。一是建好服务“主阵地”。着力打造“5分钟办事圈、10分钟生活圈、15分钟教

4、育圈”。5分钟办事圈:建设2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规划党员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小区物业服务等7个为民服务窗口,整合部门职能,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公共服务功能,便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服务联络“一个窗”受理,让搬迁群众办事“最多跑5分钟二10分钟生活圈:建设文化活动广场1个、活动室7个、公共卫生厕所4个、医务室1间、大型超市1个、饭店5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1个,打造集购物、健身、娱乐、医疗等为一体的10分钟生活圈,让搬迁群众享受便捷的生活。15分钟教育圈:依托辖区规划新建的4所幼儿园、4所小学、2所初中,配齐教学设备和教师队伍,推动实现社区幼儿、中小学生就近就便上学。二

5、是开展服务“零距离”。组建欣城大叔、欣枫巡逻队。开展入户居家理物、矛盾纠纷调解,送温暖送政策,矛盾纠纷调解处理300余件。建立“壹基金儿童服务站”1个,配备专职社工,实施“四点半”工程,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音乐、舞蹈、绘画辅导及家庭作业辅导,解决搬迁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群众无时间照顾子女问题,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强化组织推动力,让“闲人”变“能人”。一是把车间建成“就业之家”。社区党组织加强与扶贫车间沟通协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在园区建设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把生产车间打造成“就业之家”,实现搬迁群众“楼上住人楼下打工”。目前,共建有扶贫车间6个

6、,吸纳1000余人就业。输送200余人到产业扶贫基地、道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县内用工单位就业,促进民族进步,繁荣民族经济。二是把组织建成“异乡之家:依托xxXXXX等地的X驻外党支部和劳务工作站,借力滇沪合作,组织开展劳务对接,与XX、XX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输送IOOO余人到县外就业。三是把工厂建成“学徒之家二依托刺绣、残疾人棒球缝制等车间为基地,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思路,对16岁以上60周岁以内的搬迁劳动力开展全员“点餐式”技能培训,确保每人每年至少培训1次,每户至少有1人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强化党组织引领力,让“农民”变“市民”。按照“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

7、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一是建立“四长联动”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四长”的“五大员”作用,通过“四定”,把人、地、物、事、组织、舆情“六要素”汇聚,按照用户需求,因户施策加强治理,逐步形成良好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二是深入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四万大排查”工作。全面盘清辖区内所有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矛盾纠纷等情况,做到社情、户情、人情“三清”,“提楼知户、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五提五知”,通过调查、分析、研判,找准短板、弱项,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听取各族群众意见建议,积极研究破解难题的办法措施,将特殊群体按照“红黄绿灯”进行

8、分类、分级、分策管理。实行红色日走访、黄色周跟踪、绿色月动态。主要涉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就业、治安三个方面。对标记为“红色”的群体,实行每天随访;对标记为“黄色”的群体,实行每周跟踪;对标记为“绿色”的群体,实行每月动态监测。围绕“红黄绿”家庭就业、命案防范、就医、就学、生活等情况,统筹定点帮扶单位、双报到单位、业委会等多方力量,因户因人施策,切实解决各族搬迁群众急难愁盼的生产、生活问题,提升了各族人民的归属感,更愿意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来。使各族群众从搬迁初期的不理解、不配合逐步转变为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创建美好新家园的良好氛围。建立民生保障管理服务台账,打牢基础,实现服务、发展、治理,让各族

9、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三是构建“四方共治”社区治理机制。坚持党建带群建,构建党组织领治、搬迁群众自治、其他组织协治、物管公司参治的“四方共治”社区治理机制。在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完善社区、园区、楼栋自治章程,制定居民公约。建立群众建议、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大会决议,群众评议,决议透明、程序透明、结果透明的“六议三透明”议事决策机制,保障各族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四是引领搬迁群众文明生活新风尚。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组织各族群众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建

10、设村史馆1个,让搬迁群众感受到乡愁。整合社区老党员、公益岗人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欣城大叔”“欣枫巡逻队”“童伴妈妈”“红哨联盟”等志愿团队,针对各类别群体开展文明风尚劝导、开心文化娱乐、安心治安防范、爱心缝纫、省心家电水电维修服务、暖心理发、热心宣传、细心健康服务等公益性暖心服务。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强、诚信、感恩”教育,组织200余名志愿者“一对一”陪同引导搬迁群众,实现使用家电、马桶、电梯、过马路等“16个教会”,让各族群众掌握必备生活技能,更快更好融入城市、适应城市新生活。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配备社区专职调解员,通过入户走访、拉家常、周边邻居了解等办法,了解每个邻里矛盾发生的起

11、因,然后,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法,软化矛盾双方的心理堡垒之后,再坐到一起来进行矛盾化解和规劝,将不同的矛盾纠纷在最初的萌芽状态进行了调解,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和影响。同时,开展移风易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等活动,积极动员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解决各族人民群众心中的郁结,温暖各族人民群众的内心,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经验启示X县X街X社区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托易地搬迁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城市民族工作,完善“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的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如今的X社区已经发展成为了X推动各民族在居住形式上的混杂居住;经济活动中的共同劳作、互助合作;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相互认可、相互吸纳;民族心理上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族关系上的和睦共处、和谐共进的典型社区,是X县推动各族群众奔向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