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0930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1章 补益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方剂学讲义第十一章补益剂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的,功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补益剂。补益剂主要是补益虚损,充实机体阴阳气血的不足,以调整或改善某些生理功能的衰退,而达到扶正以祛邪的目的。适用于各种虚损之证。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因此,补益剂也相应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阴阳气血之间,在生理上既对立又统一,存在着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所谓阴阳互根气血相生=如若发生虚衰,同样能相互影响,出现气血两亏,阴阳并虚等病变。所以补益方剂,也应从人体阴阳气血的相互关系联结上来进行制方,俾使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的综合作用。张景岳、李东垣所指出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

2、必于阴中求阳和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等。就是阴阳对立互根观点在立法制方上的具体体现。气血阴阳的虚损,本来就发生于具体脏腑病位。如阴虚有心阴虚、肝阴虚、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阳虚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气虚、血虚也可类推。由于脏腑之间关系密切,如脾虚可以导致肺虚,肾虚可以导致吁虚;补脾可以养肺,滋肾可以涵肝。所以五脏之虚,除了直接补益本脏外,也可采用补其相关脏器以收成效。其中古人更强调补益脾肾,认为二脏分主先天、后天,故补肾、补脾是补法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对临床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补益剂尚有峻补、平补之分,对病势急迫,如气血暴脱之证,宜用峻补,急救危亡。若对一般病势较缓、病程较长的

3、虚弱证,宜用平补,从容调养。峻补方宜药味少,使其药力专而牵制少;平补剂则可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等药,以体现治疗上的整体观念。一、补气剂补气剂是在补气法指导下组成的方剂。它具有补益正气的作用,主治脾肺气虚证,如倦怠乏力,呼吸少气,懒于言语,头晕自汗,面色光白,食欲不振,大使搪薄,或脱肛,子宫脱垂,脉弱等证。处方以补气药为主,根据需要,分别配伍健脾、升阳、固脱、滋阴、补阳等药物相助,来提高疗效。代表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等。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等分【功用】甘温补气、健脾益胃。【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症见面色光白,言语轻微,食少便滤,四肢乏力,脉细软或缓弱

4、。【方解】本方为治脾胃气虚的常用方剂。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必从健运脾胃着手。方中人参(党参)甘温补气,健脾益胃,为主药;白术健脾助运,为辅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炙甘草补中和胃,为使药。合而共奏甘温补气,健脾益胃之效。【临床运用】本方为补脾益气的基产方,很多补益方剂都从此加减化裁而成,以广泛应用于临床:1 .脾胃气虚而兼气滞,症见院腹胀闷者,配陈皮以理气化滞,名异功散常用于小儿食少便清的脾胄虚弱证。2 .脾胃气虚而兼有痰湿,症见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气短者,加半夏”东皮以理气化痰,名六君子汤。常用于老慢支等病。补中益气汤脾胃论【组成】黄葭15克灸甘草6克人参(去芦)6克

5、当归6克橘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6克【功用】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主治】1 .脾胃气虚,症见食不知味,懒于言语,四肢倦怠,不耐劳动,舌嫩色淡,脉浮大无力。2 .气虚发热,症见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大而虚,3 .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久痢、久疟或便血、崩漏、子宫脱垂等。【方解】本方所治诸证,总的属于脾胃气虚所致。故方中以黄茜益气固表,人参补中益气,为主药;白术、炙草补气健脾,为辅药;当归配黄苗,益气生血,升麻、柴胡协助参、茜升阳举陷,且可解热;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俱为佐药。全方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因其甘温益气,且解气虚发热。【临床运用】本方系升阳益气的代表方剂,如能善

6、于化裁,则用途至广。1 .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感冒,发热不退、倦怠多汗,可以本方收效。2 .本方加枳壳或枳实,治疗气虚下陷之眼睑下垂、胃下垂、肾下垂,效果较好。3 .老人气虚下陷成淋,以本方加木通、泽泻。升麻、柴胡升下陷之阳,木通、泽泻导浊阴下行,服之殊验(张氏医通)o4 .脾虚湿困,胸满体倦,可去当归,加苍术、木香,以健脾燥湿理气为治。5 .气虚血热兼见崩漏,可加白芍、山桅泄热止崩。本方为脾胃气虚而论,肾气虚者不适用,病后津气两伤者,亦不适合t阴虚大旺。肝阳上亢者,更忌用本方之甘温升散。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组成】人参4.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功用】补气敛汗,养阴生津。【主治】1 .

7、热病后期,气津两伤,眩晕,心悸,气短口渴,汗多体倦,脉来虚散。2 .久咳肺虚,咳嗽痰少,气短自汗,口舌干燥,脉象虚数。3 .暑天汗出过多,气耗津伤,肢体倦怠,眩晕少神,口干作渴,脉象虚数。【方解】本方证为邪热耗伤气津,累及心肺所致。以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气耗津伤,一则正气耗散,卫气不固,再则脉道不充,鼓动乏力,放气短汗多、脉虚无力。治宜补气养阴。方中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主药;麦冬润肺生津,清心泻热J为辅药:五味子敛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药。全方相辅相成,可使心肺受荫,气充脉复,故名生脉。【临床运用】1 .夏季暑热,汗出过多,气津耗伤,口渴神倦,以及热性病后期津两伤。均可选用。2 .久咳伤肺,

8、证属气津不足者,亦可使用。3 .久病心烦不眠、心悸、掌热,舌质不红、少津者,本方酌加枣仁、柏子仁。【参考资料】近年各地应用本方抢救危重病人收到一定效果,特别对休克、心衰、心肌炎、显示出较好的作用。(1)休克:本方对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均有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其抗休克作用有三:(1)升高血压;(2)强心;(3)改善微循环。(2)心脏疾病:(1)心肌炎。本方加理气活血药川苜、红花、鸡血藤、降香、生蒲黄、五灵脂治疗急性心肌炎的心前区痛,心律紊乱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2)心律紊乱。本方对窦性、房性早跳配合心得安对心律紊乱疗效好。(3)慢性心力衰竭。本方或加附子,对慢性、特别对心室率不快

9、的心力衰竭,减轻症状并延长其生存时间较好。药理研究:方中人参可强心升压;五味子能调节心脏血管系统,对改善血液循环、心脏乏力有一定作用,也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肝炎的传氨酶;麦冬强心利尿。人参、五味子对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甘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天津医药1978年2期)二、补血剂补血剂是在补血法指导下,以补血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其功能补益阴血,主治血虚证,如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眩目花,心悸失眠,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脉细数无力等。根据具体病情,配合益气、健脾,滋阴、安神之品,并治兼证。代表如四物汤、归脾汤。四物汤和剂局方【组成】熟地黄(酒蒸)白芍药当归(去芦酒浸微炒)川苜各10

10、克【功用】补血调经。【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营血虚滞引起的脐腹作痛,血痼肿块,崩中漏下等。(方解)本方是从金贵要略胶艾汤化裁而来,原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作痛等证。冲为血海,任主胞宫。妇女月经与两脉关系至密,如营血虚滞,冲任虚损,则月经不能应时而下,或前或后,参伍不调,营血凝滞则脐腹作痛;冲任不固,则漏下崩中。故上述诸证,总由营血亏虚所致,法当补血调血,方中地黄滋阴补血,当归养血和血,芍药敛阴和营,川苜行血中之气而活血,使补血而不腻滞,活血而不逞行,故为补血调血的基本方剂。(临床运用)本方即是补血的主方,又是调经的要方,凡营血虚滞之证,都可化裁运用。如兼气虚者,尤须倍用党参、黄

11、苗以补气生血,兼有瘀血则加丹参、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热加丹皮、山桅以清热凉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温养血脉,血虚宫冷加艾叶、香附、吴萸、肉桂以暖宫安胎等。平素脾胃阳虚,食少便;唐者,不宜服之。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组成】黄茜30克当归6克【功用】补气生血。【主治】劳倦内伤发热,妇女崩漏、产后,疮疡后的血虚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招生简章脉大而虚。【方解】本方是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剂,根据阳生阴长”的观点组合而成。方中重用黄茜补气,一则以资当归生血之源,再则以固阳热浮越之表,使不足之血得以资生,浮越之热得以内敛,故亦治血虚发热。【临床运用】本方以补气的黄葭为主,故即可治

12、血虚阳浮的发热证,又可治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劳倦内伤,元气不足,可以影响阴血亦亏,因而出现肌热面赤、烦渴引饮等证。李东垣说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最当辨析,决不能误用表散、清热之剂,只有补气生血,则阴平阳秘,虚热自止。辨证要点:内伤发热,脉大而按之空虚;属实热的白虎汤证,脉象洪大有力,务必详细鉴别。归脾汤济生方【组成】白术1。克茯神1。克黄黄15克龙眼肉1O克酸枣仁(炒去壳)15克人参6克木香(不见火)4克灸甘草15克当归1O克远志6克生姜2片大枣3枚。【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主治】1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仲、健忘、失眠、食少、体倦等2 .脾不统血的吐血、岫血、便血、崩漏及紫瘢病

13、等【方解】本方是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加味而成,是心脾两虚的常用方。心主血,心血不足,心体失养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脾主运化而统血,脾伤则倦怠食少,脾虚则气不统血。法当养心健脾,然养心不离补血,健脾不离补血。气血盛则心神安而脾运健,方中以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气血自生,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均为主药;龙眼、酸枣、远挚养心安神,为辅药;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为佐药;姜、枣调和营卫,为使药,全方配合,起到益气健脾,补血养心的功用,以治疗心脾两虚的各种病证。【临床运用】1.本方常用于心脾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对脾不统血的出血证,如紫瘢、再障,亦有一定疗效。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

14、,或停而再至,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乏力等心脾两虚见证,均可应用。3.失血引起的血亏用本方去辛燥之木香加仙鹤草、地榆、阿胶等药,使兼具,止血之功。三、补阴剂补阴剂是在补阴法指导下,以滋阴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它具有滋补阴液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赢瘦,潮热截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遗精、消渴,或筋骨痿软,舌红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病症。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一贯煎、大补阴丸。4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240克淮山药120克山萸肉120克茯苓90克泽泻90克丹皮90克【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潮热盗汗,遗精梦泄,以及虚火上炎,咽

15、燥喉痛,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方解】方中熟地养血补肾,益阴填精,山萸肉补肾滋肝,固涩精气,山药健脾补肺,兼含巨涩精,三味滋补肝:肾以培其本;茯苓、泽泻渗利湿热,丹皮泻火清肝,凉血退热,三味清泻虚火以治其标。综合全方,补中有泻,补而不滞,是虚弱患者常用平补良剂。【临床运用】本方乃滋补肝肾的基本方。加减化裁,泛治一切肝肾阴虚,应用至广.加枸杞、菊花,治眼目干涩、视物昏花(杞菊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治骨蒸潮热、盗汗梦泄(知柏地黄丸)。加五味子、麦冬,治潮热盗汗、咳嗽吐血(麦味地黄丸)。加五味子,治肾虚咳喘、面赤、暧逆(都气丸)。脾虚便搪者勿宜。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18至45克枸杞9至19克川橡子4.5克【功用】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而致的胁肋胀痛,以及肝郁化火之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等证。会计资格【方解】肝肾阴亏、气滞不运则胸胁疼痛。治宜滋阴治其本,疏滞制其标.方中地黄、杞子滋肾水以涵肝体(阴),沙参、麦冬养肺金以制肝用(阳),使阴阳重归于平衡。当归、川楝疏调气滞,舒其条达之性;使肝体得养,肝用得舒,则胁痛自平。若郁而化火,见吞酸口苦,可更加黄连,黄苓以泄执八、。【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阴虚气滞胁痛的基本方,柔润疏达,对慢性肝胆疾患,最属洽当。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