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农场经营管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农场经营管理实习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场经营管理专业实习总结报告: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与管理一、前言从1970年代开始,中国对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自1990年代以来,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应用于脱毒微型薯种子的生产。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主要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其类型主要包括基质栽培,气雾栽培法和水培法。中国脱毒微型薯主要采用前两种方法。基质培养是使用固体基质(青蛭石,泥煤,珍珠岩等)固定植物的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气,从而在温室下生产脱毒马铃薯。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外许多马铃薯科研单位应用,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气雾栽培法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该技术使用喷雾装置揩营养液雾化成细小的雾滴,然后将其直接喷到植
2、物的根部,以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基质培养的优点是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基质,而且旧基地的连作容易携带细菌,传播疾病;与基质培养相比,雾培养的繁殖系数可提高10-20倍,组织培养和幼苗数量可节省9倍,大幅度提高了脱毒微型种薯的生产效率。但是通过雾化栽培生产的微型薯具有突出的毛孔和粗糙的皮肤。水培法的优点是不受季节的影响,可以人为调节组织培养苗的生长过程,实现年产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种薯的繁殖率。近年来,许多国内研究单位对马铃薯水培营养液配方,栽培时期和生根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二、马铃薯的栽培与管理(-)选地整地不同环境条件,适应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种植。因此,在栽
3、植期间,需依据土壤结构、天气条件等因素进行马铃薯品种的科学布局,通过对品种的合理搭配来提升马铃薯品种的抗性。当然,要实现马铃薯高产,必须侧重对优良品种的选择,确保马铃薯种子不存在破损,并且在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表现出色。此外,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脱毒马铃薯,以此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耕地前做到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5方,优质硫基高钾的复合肥50-1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30-50公斤;同时施入辛硫磷或其他高效低毒的农药防治地下害虫。(注意:要掌握钻重的土壤先播种,在起垄盖膜后浇水;中壤土壤耕前泅地;沙壤地开沟施肥后浇水,待温度适宜时播种,必须确保足墙播种力保全苗)。(二
4、)种萼处理马铃薯种植地应确保3年内未种植茄科作物。同时,种植地需在土壤肥力、地势、水源方面表现良好,可以实现有效灌溉。要降低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升马铃薯产量,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玉米、马铃薯轮作。另外,需对种植地进行深耕。若种植地的地势低,应做高畦;若种植地的地势较高,应做宽畦。在备播前,将种薯储存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催芽,如发现种薯的幼芽已经萌动并长至麦粒大小,可取出置于温暖的向阳处晒种,促使幼芽变绿变壮,播前切块,切块时用两把锋利的刀子放在75%酒精瓶中轮换使用,在操作中掌握小块种薯竖切,大块种薯从尾部开始,淘汰尾部弱牙。按牙眼顺序向顶部切块。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切口贴近芽眼,
5、可促进早出苗,出壮苗。()适期播种马铃薯种植一般为惊蛰前后。当地表10厘米地温在7-8度时进行播种;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播前在地边预留3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左右,小行掌握30厘米,大行70-8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4000-5000株播完后培土作垄,垄宽50-60厘米,垄高不低于15厘米,垄面耙平耙细,喷除草剂防止杂草生长。然后覆膜、浇水。(四)田间管理春季播种马铃薯,需要在温度高于8。、土壤厚度达到10厘米的环境下,这样马铃薯就不会受到霜冻的影响。根据当地实际土壤情况,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一般将种植行距和株距分别调整为65Cm和25cm。同时,马铃薯根的穿透力相对较强,在种植期间,马
6、铃薯根的深度必须调整为25厘米或更大。播种后,可利用乙草胺防止杂草,并且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可使用覆盖膜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如果在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由于断垄缺苗,则应使用优质幼苗及时补种。在马铃薯芽的阶段,种植者必须及时去除花蕾,以防止马铃薯块茎的生长,从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种植马铃薯后应在出苗期间每天上午9时进行检查。及时破膜,以防烫苗,如遇垄面土层过于干燥或出苗不齐应考虑及时补水,避免出苗不齐。在苗齐后10天左右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每亩施用硫酸钱50斤或尿素15-20斤,在马铃薯管理上采用先促后控的原则。第二次施肥是在马铃薯开花初期进行。亩施硫基复合肥20-
7、50斤。以后可根据马铃薯秧情的情况而酌情增减。需要注意的是:马铃薯是忌氯作物,要避免施用氯化铅或氯化钾等含有氯元素的肥料。在马铃薯现蕾开花以后。地上部以成为强大株丛,地下的块茎也进入膨大期,气温不断升高,此时的水肥一定得跟上,做到不让地皮发干(一般7-8天一水)并适当喷施锌、硼等微量元素。利于马铃薯的养分结累。(五)病虫害防治及收获马铃薯早疫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叶面出现不规则斑点,后期出现植株枯萎。早疫病的产生因素为马铃薯种植期间水源供给不足、温度较高以及肥料提供不足等。早疫病防治具体方案:依据马铃薯实际生长情况,搭建遮阳棚,以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合理施肥和灌溉,确保马铃薯生长期间有充足的养分、
8、水分供应;此外,种植人员可以依据马铃薯生长情况合理施用氮肥、磷肥、钾肥。马铃薯种植期间,受到地表潮湿、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产生。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表现为底层叶片出现绿色斑点。晚疫病的防治可以结合以下方案开展:选择具备较强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的马铃薯品种;依据马铃薯种植地区的温度、天气情况,在阻雨天气下开展有效的防潮措施;若马铃薯已经发育到开花阶段,则需依据实际生长情况合理应用农药。在五月上旬,注意防止物虫,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在行情较好的时期选择晴好天气收刨并码成趟,阴晾表皮。注意,中午前后用薯秧遮盖避免日灼。分集装袋上市销售。三、小结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马铃
9、薯品种更新缓慢、退化严重,种质资源严重不足,优质特种品种匮乏;二是马铃薯的质量很差。由于种薯生产和销售市场的混乱管理,供应也很混乱。另外,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较高,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我国脱毒种薯严重短缺,它仅占全部种植的25%,而发达国家超过90%;三是新技术推广缓慢,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定。因此,提高马铃薯的繁育效率、降低繁育成本、探索建立以微型种薯为核心的马铃薯育种与推广体系,是我国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马铃薯生产需要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受到自身品种特性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和研究其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以提高微型马铃薯的
10、生产水平。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组织培养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快繁杆插技术、微块茎工厂化育苗技术、微块茎推广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以优质、低成本的马铃薯为核心的种薯育种体系,在种子马铃薯和马铃薯生产的推广应用中逐渐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将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主体。我国政府将马铃薯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积极引导和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各个方面。各级科研机构在马铃薯品种研发和技术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的发展不断加大,这对于应对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将推动马铃薯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