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基础知识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在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筋和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中性、嗜酸和嗜碱)。免疫分子:多种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和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的各类膜分子(特异性抗原受体、CD分子、黏附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和其它类型受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异常情况下,若应答过强,发生超敏反应;应答过低,可发生免疫缺陷。免疫自稳:指机体可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状态,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若发生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变以及突变细胞的功能。若发生异常,可导致肿瘤发生和持续感染2 .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适应性免疫:亦称为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3 .抗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抗原(Ag):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T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
3、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4 .抗原表位概念和类型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类型:构象表位: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形成特定空间构象的决定基,一般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线性表位: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多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5 .了解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掌握抗原理化性质和免疫方法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抗原的理化性质:分子量
4、大小:抗原的分子量一般210kD,且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化学性质:分子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芳香族氨基酸越多,免疫原性越强;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物理性状:聚合状态的蛋白质比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免疫方法:免疫抗原的剂量:太高或太低引起免疫耐受;免疫途径:皮内免疫最佳,皮下免疫次之,口服易诱导免疫耐受;免疫佐剂的使用。6 .抗原的类型根据抗原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性: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亦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有赖于T细胞辅助。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1-Ag):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须T
5、细胞辅助。可分为两类:TI-I抗原具有激活多克隆B细胞的作用,可刺激成熟或未成熟B细胞活化、增殖;TI-2抗原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活化。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种抗原: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如马血清抗毒素,具有双重效应.即能中和外毒素的毒性,反复使用可致超敏反应。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又称同种抗原。自身抗原:某些病理情况下,自身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应答。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man抗原,指一类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根据抗原的产生方式天然抗原人工抗原的优点:可选择性获得有效抗原成分;可增加天然抗原所不具备的成分;有利于避免不良反应:
6、更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根据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可分为完全抗原(如TD抗原和T1抗原)和半抗原(与载体交联可形成完全抗原,在体内可能诱导超敏反应)。根据TD抗原是否由抗原提呈细胞所摄取外源性抗原: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之外的抗原;内源性抗原:由抗原提呈细胞在胞内合成的抗原。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性质可分为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微生物抗原、引起致敏反应的变应原或过敏原、诱导免疫耐受的耐受原。根据抗原的理化性质可分为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蛋白抗原、多糖抗原及多肽抗原等。7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防水解片断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Y”字形四肽链结构,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以二硫键
7、链接而成。重链(H):分为5链,据此可免疫球蛋白分为IgM、IgD、IgG、IgA、IgE五个同种型;轻链(1):分为2链,据此可将Ig分为K和两型:可变区(V):Ig重链和轻链近氨基端(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皿和以。恒定区(C):位于肽段按基端(C端),其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故称为恒定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利和1/2。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重链和轻链V区(VH、VD各含3个由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分别为CDR13VH和V1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学效应。骨架区(FR):CDR以外的
8、V区,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成为骨架区。VH和V1各有4个骨架区。较链区:IgD、IgG、IgA有,IgM、IgE无。结构域:免疫球蛋白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折叠形成的数个环形结构。每个结构域一般具有其独特的功能,故又称功能区。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作用于校链区二硫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N端,将Ig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ab)和1个可结晶片段(Fc)。Fab可与抗原结合但不发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胃蛋白酶作用于较链区二硫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C端,将Ig水解为一个大片段F(ab)2和一些小片段pFc。F(ab)2可
9、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故能形成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8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中和作用:阻止病原体入侵;活化补体:溶解细胞或细菌,联合调理作用;被动免疫:通过胎盘;结合FC受体:ADCC,调理作用,接到I型超敏反应。9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IgG: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主要的抗体成分,其血清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IgG1、IgG2、IgG3、1gG4IgG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免疫效应。IgG1、1gG3,1gG4能通过胎盘屏障;IgG1、IgG2、1gG4可以其FC段与葡萄球菌蛋白A结合:IgG1、1gG3可高效激活补体;一些
10、自身抗体和引起II、In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IgG。IgM:是BCR的主要构成成分,分泌型为五聚体,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天然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符的输血可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IgM是个体发育最早合成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可产生IgM;也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分泌型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乳汁、唾液、泪液和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黏膜表面,参与局部的黏膜免疫。新生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可能与分泌型IgA合成不足有关。婴儿可从母乳中获得S1gA,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IgD: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其中m1gD是BCR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故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此外,IgE可能与抗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10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单克隆抗体概念:单一抗原表位特异性B细胞克隆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而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所产生的同源抗体。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制备成本低等优点。(第二代抗体)原理:利用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和免疫B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功能,通过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痛,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分泌抗体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