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默写选考总复习默写测试5第2章第4节47答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太湖默写选考总复习默写测试5第2章第4节47答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选考总复习默写测试5答案(第2章第4节秦汉的政权交替和内政外交4-7)特别说明:本卷以南太湖团队编写的睛点书理选考总复习为底本制作。考试说明:分值:每题2分,满分100分;形式:闭卷考试,时间40分钟。1 .秦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举一例可以用来研究秦律的实物史料。法家思想/云梦睡虎地秦简2 .“汉承秦制”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什么?九章律3 .秦汉时期的“令”具体含义是什么?它和“律”都具有何种效力?发布的法律文告/法律效力4 .汉律与秦律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5 .从整体上看,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通过哪些手段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6 .秦汉时期
2、管理民族事务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分别是什么?典客、典属国/大鸿胪7 .分别写出秦朝在南方和北方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南抚夷越/北逐匈奴8-9.两汉政权面临匈奴的威胁时的应对措施先后是什么?匈奴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4分】和亲和军事打击/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北匈奴西迁IoT1汉王朝为有效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沟通和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管理军政设置田官,成卒屯田班固燕然山铭石刻12 .指出下图史料所记载的史实(须写出时间和事件)。89年,奚宪率军大败北匈奴13 .西汉为处理与东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护乌桓校尉14-15.为加强对外交往,
3、汉朝对外打通了哪两个通道?当时这两个通道最远分别可到达哪里?【4分】陆、海通道/陆路最远至波斯湾一带、海路最远至印度南部16 .写出东汉与日本已经开展对外交往的物证史料。倭国派使臣来期,汉光武帝刘秀蜴“汉姿(倭)奴国王”金印17 .随着汉代丝绸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同时向西传播的技术有哪些?(任举2个)养香和缥丝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或铁器及冶铁技术)18 .西汉在征服中亚的大宛国后,从当地引入了哪些物种?(任举2个)汗血马、苜蓿(或葡萄)19 .指出西汉通过西域传入的“胡”字物种。(任举2个)胡桃、胡瓜(或胡葱、胡椒、胡萝卜)20-21.分别从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说明西汉时期的中外交往
4、。4分物质交流: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传入中国文化交流: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广受欢迎22-23.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东汉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交流。【4分】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2世纪,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24 .白马寺修建的背景是什么?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后用白马驼来佛经,并请来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25 .秦汉时期的赋包括哪些部分?田赋、人头税26-27.从赋役角度来看,汉初统治者是如何贯彻“与民休息”政策的?【4分】汉初统治者征收的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昭帝规定起役年玲提高至23岁28-31.指出秦汉时期更卒、正卒、戍卒的区别。【8分】徭役赋役期限
5、地点承担任务更卒1个月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等繁重劳动正卒2年郡国和京城服兵役戍卒1年边塞屯戍32-33.举2例汉朝征收的财产税。【4分】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或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农民饲养六畜要缴税)34 .历代政府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的原因是什么?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35 .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什么?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36 .秦朝如何管理户籍制度?举1个研究秦朝户籍的史料。分类登记/里耶秦简户籍簿37-38.连线题。【4分】百姓_一宗室籍宗亲贵族市籍官吏宦籍商贾户籍39 .汉朝主管全国户籍制度的官职是什么?编入户籍后的百姓在国家中的地位是什么?丞相/编户
6、齐民40 .秦汉时期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县41 .秦汉时期“乡里”的性质是什么?管理民众和治安的基层组织42-45.结合所学说明秦汉时期如何在组织层面实施基层治理?(任意4点,官职+职权)【8分】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徽,掌捕盗里:设里正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46-47.秦汉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的表现是什么?4分设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48 .写出秦汉时期“鸠杖”的内涵。皇帝赐给高龄老人的手杖,以示尊重49-50.写出汉朝政府实施社会救济的具体措施。【4分】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