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weixin_****v597_D... 文档编号:51857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doc(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新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发挥我省新能源产业优势,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优化升级,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一、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实现产值近900亿元,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580兆瓦,多晶硅产量迅速增加,部分企业的电池转换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已有290多家

2、相互配套的关联企业,形成了从高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集成系统设备到光伏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骨干企业,8家光伏企业成功上市,近20家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风电整机制造能力达100万千瓦,风电装备成套机组制造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风力发电机和高速齿轮箱、回转支承等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风力发电1.5兆瓦机组形成批量生产,2兆瓦机组试制成功,3兆瓦机组研制进展顺利。生物质直燃锅炉、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核关键阀门等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省新能源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瓶颈。一是国内市场刚刚启动,国内需求

3、对新能源产业的拉动作用有待提高。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成本偏高,影响新能源并网发电的推广应用。三是部分国产化设备质量、性能及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尚有差距,许多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四是装备产业技术门槛较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产业发展。应该看到,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科教资源丰富,与全球经济技术合作密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综合配套条件较为优越。世界各地对新能源发展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

4、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围绕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光伏产业和风电装备产业尽快做强,加快生物质能和核电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把江苏建设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二)主要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培育1家销售收入超500亿元、5家超100亿元、20家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国

5、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份额进一步扩大;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建设10个省级新能源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在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和核电等重点领域,建设30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2010年实现3000亿元,2011年实现45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00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产能力;风电装备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形成4

6、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生物质能装备产业和核电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三、重点任务(一)光伏产业。实施一批光伏产业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从硅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到系统集成、电厂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争取国外订单,扩大省内示范,推进并网发电,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建设世界光伏产业基地、光伏电站输出基地和全国光伏产品应用示范基地。1着力发展四大重点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硅材料。重点发展高纯多晶硅提纯工艺技术与关键装置。在引进国际先进高纯硅生产工艺和设备基础上,加快消化吸收提升改良西门子工艺技术,掌握和完善还原炉、氢化系统和尾气干法回收系统及全过程自动

7、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冶金法制备多晶硅材料、高纯石英砂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等低成本材料和无氯工艺等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实现产业化。对应用传统工艺的高纯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布设新点。重点支持协鑫江苏中能、江苏顺大、连云港中彩、镇江大全等大规模、高水平、低能耗多晶硅基地建设。硅片。重点发展大面积超薄硅片和浆料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对熔铸、剖锭及切割等关键技术创新,提高熔锭容量,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支持镇江辉煌硅能源、常州亿晶、江阴海润等一批骨干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形成10亿片年生产能力。太阳能电池与组件。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支持组件封装工艺关键技术和

8、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鼓励发展光电转化率国际领先的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推进无锡尚德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常州天合光伏垂直一体化产品和苏州百世德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集成系统与设备。发展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和平衡调度技术、生产和检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及配套材料国产化技术和产品。重点支持中盛光电、江苏兆伏、国电南瑞、中环工程、南京冠亚和南自通华等一批重点企业开发大功率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支持无锡南亚、苏州库特勒和常州华盛天龙等一批企业的生产与检测设备国产化。推进太阳能电池用光伏玻璃、电池生产辅助材料、固体照明器件等配套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苏州中来

9、、常州亚玛顿等一批企业的配套材料产业化。2降低生产成本,推进试点示范。围绕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建设15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积极筹建省级光伏产业研究院。加快发展千瓦级以上系统集成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规模制造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降低单位耗能、减少材料损耗、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光伏产品和电站投资发电成本,到2011年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每千瓦时2元以内,尽早达到每千瓦时1元的目标。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实施系统集成设备本土化率达90%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建筑屋顶和地面大型光伏并网电站试点示范。在

10、有条件的城市和企业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作为补充电源。在城市建筑物、公共设施和新建小区,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电站。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推广使用光伏电源路灯照明,建设一批新能源照明示范项目。扩大我省光伏发电利用量,积极拓展光伏产业发展市场空间。3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光伏基地。围绕高纯多晶硅、晶硅电池、薄膜电池、生产及检测设备、集成系统设备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狠抓基地建设。以徐州、扬州和连云港为重点发展硅材料产业,以无锡、常州、苏州、南京和镇江等地为重点发展光伏垂直一体化产品,以苏州、南通等地为重点发展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以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为重点发展光伏生产与检测设备产业,

11、以镇江和泰州等地为重点发展配套材料和集成系统。鼓励和引导光伏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集聚。到2011年,建成5个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省级特色光伏产业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集聚,促进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按照完善产业链的要求,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形成骨干企业和配套企业相互协同的产业格局。鼓励光伏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着力发展与光伏主导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空间。集成和整合光伏产业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体系、人才团队等各类资源,以高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制造等为重点,争取形成5

12、个规模超千亿元的光伏产业集群。(二)风力发电装备。发挥现有产业优势,以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装备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标准化、系列化,建设风力发电和风电装备制造基地。1突破核心技术,扩大产业规模。风电机组。以兆瓦级以上成套机组为重点,提升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扩大规模化生产能力;加快2兆瓦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和兆瓦级以上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制和产业化;进行3兆瓦以上风电机组的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发展大功率双馈式发电机组、直驱式发电机组和液压式主传动发电机组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一批整机厂加快兆瓦级以上风电成套机组重点项目建设,形成3000台年生产能力。关键零部件。提高发电机、

13、叶片、塔筒、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重点发展高速齿轮箱、发电机、叶片、塔筒、法兰、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和变浆系统等关键配套件。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争取达到50。控制系统。重点开发变频、变浆控制、驱动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化风力发电场调度控制技术和并网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自主制造能力。2建设支撑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围绕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等重点领域,建设10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风力发电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筹建省级风电产业研究院。建设风电产品和设备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产品的设备质量检

14、测和认证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陆地和海上风电实验场建设,制定我省风力发电技术地方标准,为打造我省沿海风电“海上三峡”提供技术支撑。3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以兆瓦级及以上风电整机、小型家用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以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盐城等地为重点,突出发展年产100台以上兆瓦级风电整机;以扬州为重点,突出发展大批量小型家用风电整机;以南京、无锡、泰州、徐州、盐城、连云港等地为重点,突出发展叶片、塔筒、法兰、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以及特种电缆、变压器等关键部件和配套产品。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风电配套产品。(三)

15、生物质能装备。加快生物质能装备产业体系建设,加大研发力度,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重点发展发电机组和关键部件制造。重点研制生物质直燃和掺烧发电、气化发电系统设备、秸秆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发电机组。开发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高效燃烧及供热技术、气化和液化技术、垃圾发电二恶英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提高生物质燃烧锅炉、焚烧锅炉、高效气化装置、热解液化装置等关键装备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秸秆直燃锅炉、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及系统等发电机组和关键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规模生产能力,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质能装备制造基地。2加快生物质能源产品制造装备的开发。积极研制生物质气体燃料、

16、液体燃料、固体燃料等新型能源产品制造工艺和装备。培育一批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丁醇等工艺设计和装备制造高技术骨干企业,构建我省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加快推进新型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工艺开发和设备产业化。建设一批生物质、农林废弃物直燃与气化发电供热供气示范工程,建设国家生物质能源利用先进示范区。3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我省已有产业和技术优势,围绕生物质产业发电机组与关键设备、能源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制造和应用等方面重大目标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建设5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核电装备。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机遇,积极开展有关装备技术攻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推进核电装备技术创新,形成产业体系和制造能力。1大力发展优势关键零部件。提高核电站汽水管道用高等级不锈钢无缝管及钛合金管材、核电站用海绵锆、高等级输电电缆、大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