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21阳光下的影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21阳光下的影子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阳光下的影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阳光下的影子,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并了解阳光对影子的影响。本节课是小学科学的基础课,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环节。二、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变化。3 .能够根据影子的变化判断光源的位置和大小。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5 .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变化。6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能够根据影子的变化判断光源的位置和大小。2 .运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对于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深入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但是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还不是很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影子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 .通过提问,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影子的看法和疑问,引导学生思考,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环节:讲解新课1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1)影子的形成原理:当光线遇到物体时,由于物体不透明,光线被挡住,无法通过,就形成了影子
3、。(2)影子的特点:影子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但大小和颜色与物体不同。3 .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变化(1)太阳光下的影子:太阳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光源,太阳光下的影子通常是黑色的,形状清晰,大小变化与太阳的位置和时间有关。(2)灯光下的影子:灯光下的影子通常是彩色的,大小和形状与灯光的位置和亮度有关。(3)手电筒下的影子:手电筒下的影子通常是黑色的,形状清晰,大小和形状与手电筒的位置和方向有关。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如何判断光源的位置:通过观察影子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判断光源的位置和方向,如果影子变小,说明光源在物体的前方;如果影子变大,说明光源在物体的后方。(2)如何判断物体的大小
4、:通过观察影子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判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如果影子变小,说明物体越远;如果影子变大,说明物体越近。第三环节:案例分析1小明想知道自己有多高,但没有尺子,他该怎么办?答案:小明可以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自己的身高。他只需要在平地上找一块平坦的地方,站在上面,然后观察自己的影子,测量影子的长度,再用影子的长度来估算自己的身高。2.小红想知道房间里的桌子有多高,但没有尺子,她该怎么办?答案:小红可以利用手电筒下的影子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她只需要在桌子上放一个物体,然后用手电筒照射它,观察物体在桌子上的影子,测量影子的长度,再用影子的长度来估算桌子的高度。第四环节:实验环节1 .利用光源和物
5、体进行影子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影子的变化,加深对影子的理解。2 .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影子实验,加强对影子的探究和应用能力。第五环节:课堂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变化。2 .学生掌握了根据影子的变化判断光源的位置和大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和应用影子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六、板书设计阳光下的影子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影子的变化规律阳光对影子的影响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掌握影子的变化规律,了解阳光对影子的影响。在教学中,我通过提问、讲解、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兴趣。同时,我还注意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乐趣和探究的快乐。在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