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摘要: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高职计算机专业现状出发,分析指出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关健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2、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高职计算机专业现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偏差,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一些城市生源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好,但也仅限于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尽管中职学校不断地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质量评价体系等都为适应市场及专业发展做调整和完善,但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远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专业学习效果不好。由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特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设置随意性较大。目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
3、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类专业有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硬件与外设、图形图像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过于细化,没有统一标准。另外,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是十分明确,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对口率低,跳槽率高。经过市场的检验,不难发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市场上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中、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与市场的具体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与该地区现行的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关。为了改变这种缺陷,
4、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从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中职和高职的衔接是整个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目前处于困境中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而言,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将是计算机专业再次崛起并快速发展的一剂良药。中职和高职之间要形成合力,利用各自的特点,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2建立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效果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健全企业参与制度。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创新中高职一体化管理制度,以企业需求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建设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体系增强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效果
5、。转变观念,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管理机制中、高职学校要转变观念,改变在各项管理中相互独立的现状,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参与中高职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统筹规划中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形成中、高职教育交流协作、统筹兼顾的一体化科学管理体系。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由中、高职学校共同牵头,邀请计算机行业的领头企业和教育专家,成立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划定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明确在各自的教学阶段所要开展的课程体系及承担的教学任务,科学统筹,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并对各阶段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监督和评价,尽量避免
6、出现重复的教学内容,加强中、高职阶段的学科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国家中、高职教育的指示,重新编写教学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推进中职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整体设计,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转变。3构建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体系中、高职学校应该深度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计算机专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采取中高职一体化、分段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以课程体系衔接、课程改革为核心,共同研究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衔接为重点,实现中高职专业整体升级。以岗位为基点,构建专业衔接体系中、高职双方要紧跟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步伐,研究计算机行业发展前景,定期开会研讨,听取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依
7、据市场需求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明确专业定位,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着眼职业能力,构建递进式课程衔接体系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中、高职双方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与改革,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基于职业岗位特征,选取和组织适合职业岗位的教学内容;找准关键,构建核心课程;共同开发能实现中高职紧密对接的核心课程。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努力培养市场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双赢,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中、高职各自的教学优势,形成互补,实现中、高职整体优化升级;相互促进,中为高用,高为中用,构建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
8、沟通”的机制;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合理配置,共建共享满足要求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4以就业为目的,突出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特色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中、高职双方要坚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在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引导下,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市场调查,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业型、模块化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中、高职双方要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树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观,按照校企联
9、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互赢”的原则,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计算机教学与岗位具体要求相结合。实行企业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具体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做到学生所学即所用。重视企业评价,推行双证制度中、高职双方要将课程考核评价与社会评价并重,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企业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对部分专业课程实行以证代考,将相关的培训和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取得12个计算机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5结束语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重视并针对中高职的衔接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树立计算机行业需求意识,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作为改革的重要依据。中、高职双方在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中各尽其责,尤其要考虑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性,注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用。参考文献周先飞,杨会伟,钱峰.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5(13):104-105.2虞凯.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有效路径探索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3权洁,李森.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W,2014(17):184-185.作者:樊剑剑单位: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