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22608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项目评价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附录A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A.0.1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提交资料清单:1、评价标识申报声明2、建筑基本信息表3、项目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概述、效果图、关键技术指标计算及技术途径、建筑设计(整体布局、体形系数、窗墙比)、围护结构设计(保温及门窗性能)、气密性及无热桥设计、冷热源及末端设计和控制策略、生活热水、电气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情况。4、近零能耗建筑性能设计分析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介绍、建模方法、关键参数设置、系统建模、负荷/能耗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5、主要施工图及计算书。包括但不限于:总平面图、效果图,建筑立面/剖面/典型层平面图、建筑设计说明、工程做法表,近零能耗建筑专

2、项设计说明及关键节点大样图、防结露计算、暖通设计说明、系统图、设备列表、可再生能源设计资料、生活热水系统图、电气设计说明、照明节能设计、能耗监测(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提供)等图纸和计算书。6、气密性测试结果。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7、运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建筑一年以上室内环境与分项计量能耗数据及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居住建筑典型户电表、气表计量报告、光伏发电系统转换效率测试报告、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及地源热泵系统热泵机组的运行记录及性能检测报告。注:申请设计评价请提供1-5项;申请运行评价请提供1-7项。附表B近零能耗建筑项目评价表表B.0.1近零能耗建筑项目评价表下表为依据近零能耗建筑

3、项目评价表,相应位置填写达标情况、自评得分、不参评分及评分计算表。一、室内环境控制项标准编号标准条文分值设定达标情况不参评分值所属专业备注4.1.1近零能耗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应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B34/T4293-2023第4.0.1条规定。暖通4.1.2近零能耗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新风量应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B34/T4293-2023第4.0.2条规定。暖通4.1.3近零能耗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符合表4.1.3的规定。建筑评分项标准编号标准条文分值设定自评得分不参评分值所属专业备注分值最高分值4.2.1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氨、甲醛、苯、总挥

4、发性有机物、氨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限值10%316建筑20%8室内细颗粒物(PM2,5)24小时平均浓度不高于35g?,且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24小时平均浓度不高于50gm38暖通4.2.2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达到3类及以上510建筑豕加仃郊巴广14怀对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达到5类及以上104.2.3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构件及相邻J声性能达到J建筑隔声设I务间之间的空气声隔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310建筑兄仃出卜豕怀杜PCTTj十规范GB50118高要求标准限值5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5、GB50118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3建筑高要求标准限值54.2.4建筑应充分利用天然光住宅建筑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其采光照度值不低于3001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612一建筑公共建筑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2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地下室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2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值不低于采光要求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4hd2主要功能房间采取以下眩光控制措施透明围护结构外侧采用反射板、可调节遮阳设置等,减少直射眩光2建筑减少使用镜面、金属表面等光滑表面,减少反射眩光2安装低透光型窗帘,减少外

6、界眩光24.2.5室内人员长时间停留场所采用能减少产生频闪的照明产品频闪效应可视度(SVM)1.048电气频闪效应可视度(SVM)W0.484.2.6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肉T泠执海执湿杯增软体评价民用建达到70%710暖通50785室H幺乃的面达到80%8积比例达到90%9达到100%104.2.7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宜成60。90。角,且不应小于45。210建筑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达到8%5建筑达到10%6达到12%7达到14%8公共建筑过渡

7、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达到70%5达到80%6达到90%7达到100%84.2.8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且应采用构造措施避免形成冷热桥东、西向建筑外窗可调节遮阳设施占外窗透明部分的比例达到30%210建筑达到50%4南向建筑外窗可调节遮阳设施占外窗透明部分的比例达到60%3建筑达到100%64.2.9要功能房间的供暖空调系统可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调节每IOOm2的区域有1个可个性化调节的环境控制装置,且环境控制装置的传感器位置应能正确反映该区域的人体热感觉36暖通每50?的区域有1个可个性化调节的环境控制装置,且环境控制装置的传感器位置应能正确反映该区

8、域的人体热感觉64.2.10使用蓄能、调湿等显著改善室内热湿环境质量的功能性材料,占同类部品用量比例达到50%以上的88建筑室内环境小计IOO二、能源节约控制项标准编号标准条文洲履碌河达标情况不参评分值所属专业备注5.1.1住宅建筑能耗采用绝对指标控制,设计建筑供暖年耗热量、供冷年耗冷量,以及能源消耗量应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B34/T4293-2023第406条规定。仅住宅建筑参评建筑、暖通5.1.2公共建筑能耗采用相对指标控制,建筑能效指标应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B34/T4293-2023第4.0.7条规定。仅公共建筑和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参评建筑、暖通5.1.3应制定完整的建筑设计

9、、施工、运营节能方案。一建筑5.1.4近零能耗建筑节能设计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并应满足国家和安徽省标准相关规定。建筑5.1.5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应进行断热桥处理。建筑5.1.6透光围护结构气密性和传热系数应符合应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B34/T4293-2023第4.0.4条规定。一一建筑5.1.7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GB55015的规定。暖通5.1.8合理设置热回收机械通风装置暖通5.1.9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和灯具,主要功能房间照明功率密度

10、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GB55015规定。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应采用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电气5.1.10冷热源、输配系统、通风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电气评分项标准编号标准条文分值设定自评得分不参评分值所属专业备注分值最高分值5.2.1建筑主体的主入口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为建筑日照、采光与通风创造条件建筑朝向位于南偏东15至南偏东35或南偏西5至南偏西15412建筑建筑朝向位于南偏东15至南偏西5125.2.2建筑外形设计应减少外围护结构的表面积居住建筑建筑层数不高于3层0.5055建筑建筑层数在49层0.40建筑层数不低于IO层0.35公共建筑体

11、形系数小于0.4055.2.3外墙保温选用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内外组合保温系统或自保温系统保温与结核系统或自(J一体化系统、内外组合保温40%S60%515建筑呆温系统占外墙保温系统的60%S80%10应用比例SS280%155.2.4建筑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屋面超低能耗建筑0.25W/(m21010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0,15W/(m2外墙超低能耗建筑0.40W/(m2K)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0.30W/(m2K)5.2.5建筑透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超低能耗建筑外窗(含玻璃幕墙)1.2W/(m2K)1515电气近零能耗能耗建筑、零能耗外窗(含玻璃幕墙)0.8W(m2K)

12、5.2.6建筑透明外围护结构采用活动外遮阳系统采取手动控制方式510暖通采取电动控制方式10采用结合室外太阳辐射强度、室内照度等智能联动的控制方式155.2.7选用高效的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冷、热源能效达到国家能效标准规定的一级要求515暖通冷、热源能效比国家能效标准的一级能效限值提高6%10冷、热源能效比国家能效标准的级能效限值提高12%155.2.8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末端及输配系统的能耗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低20%715暖通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8暖通5.2.9合理设置热回收机械通风装置显热型制冷工况下,热回收效率不低于75%88暖通制热工况下,热回收效率不低于80%全热型制冷工况下,热回收效率不低于70%8制热工况下,热回收效率不低于75%5.2.10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并经调适后处于高效运转状态1010暖通5.2.11通风设备的运行控制运行控制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区域,根据CO2浓度或人数/人流,修改最小新风比或最小新风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