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典型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典型案例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2015年申报了“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特色实训基地”项目,立项建设以来,从基础调研入手,紧扣任务书,细化建设任务,以“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实训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机制与制度建设为依托,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一、项目实施背景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设于2006年,现有在校生177人,拥有专业教师7名,中、高级职称教师5名。由于招生人数不断提升,实训设备严重欠缺,现时设备也出现了老、旧、残的状况,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服装设计与工艺与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专业构成了
2、专业群,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师资保证。建设基于现代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实训基地非常必要和迫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岗位流程环境中,实现服装岗位的职业化系统模拟训练,为玉林市及广西的服装行业及相关产业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二、项目实施过程服装设计与工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我校2015年度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业把关”制度,落实工作任务,注重过程管理,强化成效考核。按照建设任务书里中的目标和建设进度在
3、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重点建设7个实训中心、建设满足实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重构课程体系、开发体现产教融合的课程,开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完成了项目任务书中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一)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实训优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成后,专业课老师充分利用基地的优势深入探索课堂和车间合一、学校和工厂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和徒弟合一的“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实训基地+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1构建校企人员“互聘
4、、互兼”双向交流的合作机制学校通过引入本地服装企业人才参与教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指导,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2 .实施“一对一工程”,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推行“师徒结对”培养,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出台教师学历层次提升、职称(职务)晋升、顶岗企业研修等方面的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鼓励教师进企业研修;从青年教师选拔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提供国内外相关专业培训的机会,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如2015-2017年连续三
5、年选送蒙寿军、黄贞、杨文媛三位老师参加国培;如唐雪梅老师与王银老师,蒙寿军老师与陈礼梅老师这两组师徒结对。2016年1月选送唐雪梅、蒙寿军、黄贞、陈礼梅等老师到桂林参加培训,2017年1月选送唐雪梅、蒙寿军、蒋维、黄贞、陈礼梅、梁世娇等老师到广东参加下企业参加培训。3 .实施“双师工程”,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是加大对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除了引进双师型骨干教师外,学校主要通过教师下企业全脱产顶岗实践、短期培训和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大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二是从行业企业中大量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6、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为指导原则以培养服装设计与制作技术从业人员岗位能力为目标要求建设实训基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中,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校内实训管理,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让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实践项目,使其在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中接受职业培训,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完成企业文化和氛围的校内复制。使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发挥示范作用,集教学、培训、教研、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与全市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共享资源,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内容,为每年的全市技能等级资格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技术和装备。示范特色专业基地建设期内,通过企
7、业捐赠、校企共建、政府投入等途径,学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成效与经验(一)校内外实训基地。1 .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开展,我校与多个公司达成协议,这些企业成为我校“校外实习就业基地”。2 .建成7个校内实训基地。现已建成校内实训室七个:服装工艺实训室、服装制板实训室、服装CAD设计实训室、服装工艺制版一体化实训室、服装品牌营销训练室、针织样衣训练室、手工艺品与校服教学工厂实训室,设备价值50多万元。3 .以手工艺品与校服教学工厂
8、实训室为平台自主设计制作服装。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手工艺品与校服教学工厂实训室为平台自主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的服装。自我校开设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以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为这个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专业厨师服。首先设计出多套设计图稿,制成样板,接着邀请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学生做模特,举办小型展示演出,由他们自己投票挑选出最满意的样式,最后在手工艺品与校服教学工厂实训室里批量制成专业服饰。并且运用同样的模式为高铁空乘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学生制作专业服饰。近几年为全校师生制作了多系列的专业服饰、班服、文艺表演服装等。(二)出版核心课程的教材学校高度重视示
9、范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工作启动早,投资力度大,一线教师重视。2016、2017年,我校服装专业校本教材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和服装手工工艺已出版入使用,推动了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整体课程建设进程。()建设学习资源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引进企业机制,对教学资源进行建设:创建适应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学习环境,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创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情境,创建了学习资源库。该资源库涵盖中职服装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和庞大的数字资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视频教程、学习任务方案、习题库、练习操作平台等。资源库的成立,将有力推进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借鉴。(四)服
10、务社会影响依托重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养技能人才,组织专业教师积极为服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先后参加玉林市2015、2016、2017、2018年中职院校职业教育活动周展演、“三月三壮乡文化进校园”、“学雷锋”为民活动、“党建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工作。组织蒋维老师、陈礼梅老师为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利用优质的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等资源,为地方服装企业、行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发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培训量稳定在300人次以上,强化在校学生与服装工企业对口技术服务,实现真正的产学结合,切实提高专业办学声誉。四、体会与反思实习实训
11、基地虽然属于教学部门,但兼有教学与企业经营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中职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它的文化价值在于“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教育人、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因而,它也就具有了教学特征。另一方面,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校内实训以能力培养为主旨,通过技能操作训练,甚至直接从生产性训练中锻炼职业能力,因而,实训教学又是以服务生产为目的。所以说,实训基地文化是教学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在校内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既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生产经营的需要,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构建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使中职校既是学校,又像企业;教师既是老师,又像师傅;教育对象既是学生,又像员工;教学场所既是教室,又像车间;作业既是作品,又像产品。学生在这种实训环境中融合了学习和工作两种行为,融合了学生和员工两种身份,融合教学和生产两种过程,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实训基地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实质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