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设备》课程自学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运设备》课程自学指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铁路客运设备课程自学指导书第一部分:铁路客运设备课程简介第二部分:铁路客运设备各章自学基本要求及重点第三部分:铁路客运设备自测题第一部分:铁路客运设备课程简介铁路客运设备课程的授课的紧是旅客运输管理专业专科生,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应使学生了解旅客运输设备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运用和掌握旅客运输设备相关能力计算的基本方式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旅客运输生产的基本相关能力。本课程主要力纽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式方法、客运站设备组成、高速铁路主要模式、客车整备所组成、客运站设备相关能力的计算。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合适的内容,考试合适的内
2、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相关能力。考试题型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第一部分:各章自学基本要求及重点第一章概述基本要求:1. 了解铁路客运工作的特点;2. 了解客流分类,了解旅客列车的种类;3. 了解客流吸引范围及划定方式方法,4. 理解旅客乘车率、旅客年波动系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概念;5. 掌握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式方法。第二章客运站基本要求:1. 了解铁路客运站分类;2. 了解客运站的作业、设备;3. 理解客运站布置图的类型及其优缺点,适用条件;4. 理解流线概念,了解站内流线组织原则及流线疏解的基本方式,能对客运站内流
3、线进行分析;5. 了解旅客站房的分类,了解旅客站房与站前广场、站台的断面关系;6. 了解站房的主要出入口、售票处的布置形式;7. 了解行包房、候车室的布置形式;8. 了解客运线路组成,了解旅客站台布置;9. 了解旅客站台长度、宽度、高度的设计要求;10. 了解跨线设备分类;11. 了解站前广场的功能及组成;12. 了解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相关系统功能及层次结构;了解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相关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三章高速铁路基本要求:1 .了解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2 .理解世界高速铁路主要优点;3 .理解世界高速铁路主要模式及其相互区别;4 .了解高速铁路客运站的设置及其布局原
4、则。第四章客车整备所基本要求:1. 了解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合适的内容;2. 理解客车整备所的作业方式及相关技术作业过程;3. 了解客车整备所的设备组成;4. 了解客车整备所布置图的类型;第五章客运机车车辆基本要求:1. 了解客运机车的类型及发展趋势;2. 了解客运车辆的主要类型及发展趋势。第六章客运站设备相关能力的计算基本要求:1. 了解影响客运站咽喉道岔(组)通过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2. 了解客运站咽喉道岔(组)通过相关能力计算步骤,理解客运站咽喉道岔分组原则;3. 了解影响客运站到发线通过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了解客运站到发线通过相关能力计算方式方法及其优缺点;4. 了解影响客车整备线数量的主
5、要因素;了解客车整备线t占、t空的确定;5. 理解客车整备线数量及有效长的确定方式方法;掌握客车整备线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6. 了解影响客运站接待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7. 了解客运站接待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8. 理解影响客运站候车室候车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9. 了解客运站候车室候车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10. 理解影响客运站行包房存放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11. 掌握客运站行包房存放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12. 了解影响客运站天桥、地道通行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13. 了解客运站天桥、地道通行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14. 了解影响客运站进、出站口通行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15. 了解客
6、运站进、出站口通行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16. 理解客运站天桥、地道通行相关能力与进、出站口通行相关能力协调条件;17. 了解影响客运站售票房售票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18. 了解客运站售票房售票相关能力的计算方式方法。第二部分:铁路客运设备自测题一、填空题1 .目前,我国铁路客流分为,三种。2 .客运站的作业主要分为三类即:,。3 .客运站设备由,三部分组成。4 .旅客乘车率概念是指O5 .旅客年波动系数含义是J6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O7 .客运站布置图型分为,三种。8 .流线概念是O9 .站内流线疏解的基本方式分为、三种。10.候车室的布置形式分为、两种。11.旅客站台按高度可分为,
7、,三种。12.跨线设备按与站内线路交叉关系可分为,三种。13.站前广场是由、三部分组成14.站前广场主要功能是指、三部分15.我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由、和六个子相关系统组成。16 .我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采用了解决方案。17 .我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18 .世界高速铁路的主要模式,,四种。19 .磁悬浮铁路是利用原理,使列车悬浮于地面钢轨上运行,时速一般达Km左右。20 .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合适的内容包括二部分即:,O21 .客车整备所的设备主要包括、五种。22 .客车整备所布置图,按作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O23 .客运站咽喉
8、道岔含义O24 .影响客运站接待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四种。25 .影响客运站行包房存放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四种26 .影响候车室候车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27 .跨线通道相关能力与进、出站口相关能力协调条件就是O28 .影响客运站售票房售票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二种二、选择题1 .以始发、终到列车为主的客运站布置图型宜采用OA.通过式B.尽端式C.混合式2 .新建客运站布置图型一般应优先采用OA.通过式B.尽端式C.混合式3 .某旅客站房的建筑规模,按照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6000人设计,则该站房应为站房。A:特大型B:小型C:中型D:大型4 .某旅客站房的建筑规模,按照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
9、500人设计,则该站房应为站房。A:特大型B:小型C:中型D:大型5 .某旅客站房的建筑规模,按照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0人设计,则该站房应为站房。A:特大型B:小型C:中型D:大型6 .一般站台是指站台面高出相邻线路轨面毫米。A:200.B:300C:400D:5007 .高站台是指站台面高出相邻线路轨面毫米。8 .低站台是指站台面高出相邻线路轨面毫米。A:200.B:300C:400D:5009 .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时,特大型站站台边缘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米。A:4B:3C:2.5D:210 .大型站站房最外凸出部分至基本站台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米A
10、:20B:12C:8D:611 .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时,中小型站站台边缘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米。A:4B:3C:2.5D:212 .旅客地道的净高不小于米。A:4B:3C:2.5D:213 .供旅客及行包搬运使用的平过道的宽度不小于米。A:4B:3C:2.5D:214 .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A:法国TGV东南线B:法国TGV大西洋线C:德国ICE汉诺威一一维尔茨堡线D:日本东海道新干线15 .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是oA:广深线B:沪宁线C:陇海线D:秦沈线16 .高速铁路时速一般是指以上。A.160B.200C.300D
11、.40017 .我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采用了解决方案A.集中式B.分布式C.集中与分布相结合18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解决方案采用在各个列车始发车站建立各自的座席数据库,存储本地区始发列车的全部座席数据库,不设立上一级和中央座席数据库,是指解决方案A.集中式B.分布式C.集中与分布相结合19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解决方案仅设立一个中央座席数据库,是指解决方案A.集中式B.分布式C.集中与分布相结合20 .磁悬浮铁路时速一般是指左右。A.250B.300C.500D.60021 .旅行距离在一个铁路局范围以内的客流称为OA.直通客流B.管内客
12、流C.市郊客流22 .旅行距离跨及两个及其以上铁路局的客流称为OA.直通客流B.管内客流C.市郊客流23 .高速铁路模式主要采用由摆式车体的车辆组成的动车组,客货列车混用。A:法国TGVB:英国APTC:德国ICED:日本新干线三、问答题1 .简述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乘车率、旅客年波动系数概念。2 .简述客运站布置图型种类及其主要特点、适用条件3 .什么是流线概念,站内流线组织原则及流线疏解的基本方式有哪些?4 .站前广场主要功能及组成有哪些?5 .简述高速铁路的主要优点6 .叙述高速铁路的主要模式及其相互区别7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相关系统的总体结构有哪些可能解决方案,有何优缺点?8
13、 .简述客车整备所的作业方式及其主要特点9 .简述影响客运站咽喉道岔(组)通过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10 .客运站咽喉道岔分组原则有哪些?11 .影响客运站到发线通过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2 .影响客车整备线数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3 .简述影响客运站接待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14 .影响天桥、地道通行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 .影响行包房存放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6 .影响客运站候车室候车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7 .影响客运站进、出站口通行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8 .影响客运站售票房售票相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四、计算题1 .已知某新建客运站需建客车整备所,经分析后,
14、该客运站短途客车比例大,每天开行始发、终到列车为30对,其中14对列车需入库整备(t占=Ioht=4h),试求:1)计算该整备所所需整备线数量。2)整备线利用率(K)及整备线相关能力(N)02 .已知某客运站直接吸引范围内2001年的人口为252万人,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根据资料推算2006年该站旅客上车人数为218万人次,其中中转旅客为8万人次,该站旅客年波动系数为1.3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占相应年度旅客最高月日均上车人数的比例为25%(该站无市郊列车)。试求:1)站直接吸引范围内居民乘车率(小数取三位)。2)该站2008年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小数取三位)3 .已知某客运站到达库的使用面积为2950平方米,堆放面积占使用面积比重44%,到达行包每批一件的占42乐每批二件占31乐每批三件的占20%每批九件的占7%,每批行包的占地面积为0.45平方米,到达行包平均周转时间为2天,试求该站到达库的存放相关能力No(假定行包码放高度为4件)4 .已知某客运站中转库的使用面积为3250平方米,堆放面积占使用面积比重45%,每批中转行包的占地面积为0.45平方米,中转库行包平均周转时间为2天,试求该站中转库的存放相关能力N。联系方式:联系人:赵老师电话:51682806E-MAI1:Zhaoyu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