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心得.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心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之“根”,党员干部应保持文化自信、始终服务为民、不断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讲出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唱好“一脉传承”的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传统文化是人民在长期历史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强
2、烈人文色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历史时期,不同程度推动着中华文明向前发展。党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现代文明的创造力所在,是推动中华民族“强国复兴”的“智慧宝库”。当前,我们有资源、有条件、有底气立足既有文明,因时推陈出新、打造特色文化,激发广大民众投身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文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优势,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陶冶高尚情操,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讲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唱好“一心为民”的时代精气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
3、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人民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也在人民,所以,文艺工作者当始终坚持与时代同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基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创造出更多接地气、有生气、满正气的文艺作品。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都提出了新要求,要始终聚焦民众的文化需求,扎根群众、贴近生活,对传统文化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深入挖掘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传统文化反哺乡村、滋养群众,不断提振民众“精气神”“生活气”,切实用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把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办实办好,为实现人民对
4、美好生活向往不懈奋斗。讲出传统文化的“命脉密码。唱好“一马当先”的时代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文艺创作既要“向下扎根”,切合社会之需,以人民为中心,也要“向上生长”,与时代同发展,探求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在守正创新中引领时代新风尚。文艺工作者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探寻最合适的文艺表达形式,利用线上“平台+直播”和线下“现场研学+沉浸体验”的传播模式,全面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能,让文化传承“火起来”、文化消费“热起来”,积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成为引领新风尚的推动者。要不断壮大文艺队伍,努力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和文艺工作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为文艺创作在时代大潮中坚持守正创新引领时代风尚、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