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学生亦不例外,学生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家校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应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费力不讨好。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呢?一、掌握沟通的重要性资料显示:“在我国,约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
2、面的,分别来自家庭、社会、学校。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在这其中,学习压力感是造成此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一位女生说道:“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一看到父母对我充满希望,就非常难过,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我也在努力,可不知如何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现在我一看到书本就烦,不想学了。”你觉得这是家长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或要求,往往会形成很大的压力。然而家长的希望确实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家长应该把自己美好的愿望表示为对孩子的一种鼓励、期待,让我们觉得家长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暂时的失败也不会畏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并及时和家长沟通,对于建立和谐的家
3、校关系非常关键。二、沟通技巧,有效为本。在高一,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是比较频繁的,交流的机会也多,但并不见得与家长的沟通都是有效的,也不一定都产生了教育的合力。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情况是必须要把握好的,否则事倍功半不说,还有可能导致家园关系破裂,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1、不同类型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每个家庭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就要有不同的
4、沟通方式,不同的沟通内容。例如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2、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注视对方的眼睛,用简短的话语回应对方,用点头表示认同等,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诚的,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同时,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
5、需要、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讨论。3、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后进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家长会与之同心同德育人教子。三、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1、举行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
6、活环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举行会议前要有充分准备,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充实,中心要突出。会议时间的选择要周密考虑,便于家长出席。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2、电话访问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
7、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3、临时性的会议家长有时在路上遇到老师,直接来校找老师,气氛可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紧张的;家长可能是温和理性,也可能蛮横无礼。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备、资料掌握不全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首先,了解家长的来意。也许家长会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也许会迂回地询问某件
8、事情的经过。老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他的会谈目的。其次,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最后,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4、家访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最好请
9、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但教师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家访要以表扬为主教师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面对家长,多向家长透露孩子的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第二、“倾听”是教师“家访”的艺术。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灵,让交流和沟通更容易也更愉快。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
10、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第三、沟通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不要“急于求成”,沟通需要很长时间,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你认为短期没有效果,就觉得这办法“不灵”,就不再继续沟通了,这显然是错的。这样会使你之前的辛苦白费,也会使你不
11、信任“沟通”,不再沟通,这样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第四、“家访”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同时诚恳的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增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说到孩子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再说缺点时语气要委婉,这样就会让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如我班的郑宇同学,上课总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在校
12、的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但是他很聪明,特别热爱劳动,总为班集体着想,鉴于这种情况,我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告诉家长让孩子回家后,先把学校作业补完,这样就更好了,在家长的配合下,在鼓励、赞扬声中,孩子从天天晚上补作业,到现在的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进步很大。四、克服沟通障碍1、运用反馈沟通的很多问题是直接有误解或信息的不准确造成的。如果教师在沟通过程中经常了解反馈信息,则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设计:联络簿是很好的亲师沟通渠道,有的老师把它当成“作业交待簿”。除了交待作业、提醒携带物品外,没其它用途。老师还应把对学生的关注、鼓励、评价写在联络簿上,让家长了解“老师很关心孩子的成长
13、与表现”。批阅:老师对每天的联络簿不要怕麻烦,坚持做到亲自批阅,及时批阅,而且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2、简化语言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教师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访谈中,不少教师都认为与高中学生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高中学生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
14、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3、积极倾听听和倾听是不一样的。单纯的听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地搜索。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倾听对方说话时,都应注意进行“角色换位”,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分析说话者的意图,另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我对对方信息作出反应后,对方会有什么样的理解乃至反应,这样可以提高倾听效果。4、控制情绪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时,最好暂停沟通,直至恢复平静后再进行沟通。这种情况在学校经常会碰到:有时候,教师因为家庭问题、个人问题或受到领导批评时,情绪不好,此时如与家长沟通,必然会出现沟通不快或双方产生误解。同样,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情对学校的某种做法有意见时,怒
15、气重重的找教师或领导交谈,显然,在这种情绪不快的情况下的沟通是不会顺利的,有时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会引起冲突。所以,对沟通双方来说,在沟通过程中抑制自己的情绪实为良策。5、注意非言语提示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他们的语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因为,当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一致时,人们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说的。因此,沟通者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为教师,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尤其要重视非言语提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