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59151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发言材料10篇_00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1篇在关于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发言材料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争当共同富裕乡村示范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会议部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重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探索实施未来乡村试点,努力为浙中大花园建设夯实基础,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贡献力量。一、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和美乡村迭代升级(一)五美联创扎实推进。制定印发了XX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未来一个时期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

2、谋划。持续推进五美联创(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带、达标村精品村、美丽庭院),抓实抓深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培育美丽乡村风景线65条、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3条,创建省级示范乡镇63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16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259个。(二)未来乡村创新实践。明确了到2025年建设200个以上市级未来乡村,其中IOo个以上创建为省级未来乡村的目标。风貌办、整治办联合印发了XX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XX市未来乡村12820创建体系,即以党建统领,以文化主题和数字化应用为支撑,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治理八大应用场景,

3、实施20项标配+N项设施配置,构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体系。全市实施两批共37个省级未来乡村,第一批10个试点村已基本建成,其中3个村通过省首批验收,第二批整体建设进度在85%以上。各地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如婺城区下张家村产业兴旺的村强民富模式、兰溪市洋港村数字赋能的智慧引领模式、东阳市花园村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模式、义乌市缸窑村多元协同的共建共治模式、武义县坛头村激活要素的改革推动模式等。兰溪市未来乡村经验做法获得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三)历史文化活态传承。致力于把历史文化村落打造为一张金名片,十年一以贯之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

4、专项资金1亿余元。全市列入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共十批275个村(重点村73个、一般村202个)。截至目前,重点村共修复完成古建筑1470幢,修复古道96.52公里,带动乡村休闲旅游731.4万人次,经营收入28630.61万元。二、常抓人居环境提升,浙中乡村处处皆景(一)三大革命高水平实施。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高水平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与“两定四分”定点投放模式结合,全市采用定点投放模式行政村共545个,建设集中投放点1个,采用上门收集模式行政村共2296个,配置户分垃圾桶209万套,各村共配备农村保洁员、分拣员、清运员126万名,分类合

5、格村100%,优秀村达92%o扎实推进公厕规范提升改造,创建省级星级公厕440座,配备镇级公厕所长276人,村级所长3164人,实现“所长制”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9.5%、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88.6%o(二)三整三美擦亮乡村底色。下发了关于实施迎亚运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整三美行动的通知,全面彻底整治村庄各类脏乱差问题。市级每季度开展督查,并实行打分排名,各县(市、区)组织开展村庄周周查、月月评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共评选人居环境“最美村”894个、“最脏村”455个、“垃圾分类优胜村”2408个、“最美田园”559个、“最脏田园”235个。2023年12月,金东区生态洗衣房

6、获评第三批21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2023年1月,婺城区获评2023年农业农村部清洁村庄先进县。(三)美丽系列构筑全域大美。围绕“处处有风景、全域皆美丽”建设目标,环境提升从村庄拓展到“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各部门开展了美丽城镇、美丽风景线、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绿道、美丽山林、美丽庭院等建设,共同打造八婺八美乡村大花园。全市建成美丽河湖39条、美丽绿道2023公里,创建省“一村万树”示范村52个,人民日报大篇幅介绍了我市东阳共享田园的经验做法。三、致力乡村共同富裕,产业经济不断壮大(一)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走特色品牌之路,创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7、2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获得省级产业发展资金7000万元。武义县新宅镇(香菇)、兰溪市马涧镇下杜村(杨梅)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10家数字农业工厂。推动县级农产品集散配送中心、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总数达25个,居全省首位。“金农好好”品牌产品上架5大网络销售平台,品牌销售额已达到49.18亿元。(二)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充分运用“千万工程”成果,全市累计创建1939个A级景区村庄,数量居全省首位。兰溪市诸葛村等5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大力发展品质农家乐、民宿,现有各类农家乐经营主体2100多家,浙江省等级民宿56家。成

8、立浙中“百县千碗”美食研究院,大力推广XX乡村美食,全市认定“百县千碗”体验店28家,特色小吃60个。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性总收入25亿元。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212个,培育淘宝村478个,均居全省前列。6个县(市)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专项奖补12亿元,其中永康市、义乌市分别被国务院评为农村电商工作督查激励县(全国10个)。(三)强村富民改革大力实施。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广浦江“强村公司”做法,支持以村集体全资、控股、参股和多村抱团、联盟组团等多种形式成立强村公司。在义乌市缸窑村,国企恒风集团与村集体成立强村公司联合打造文旅产业,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6万元

9、。实施闲置农房盘活计划,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全市盘活利用闲置农房1.2万宗,实现农户收益4.6亿元。XX打造“共享农屋XX山居”品牌,培育共享农屋示范村20个,吸引城市居民到XX休闲度假。四、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加速推进(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5G网络基站建设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向深度、广度双维度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5G基站超12700个,行政村实现100%5G信号覆盖。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7600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7个、示范乡镇40个,市本级建成农村公交停靠站点1735个。2023年全市3043个20吨及以上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已全覆盖,完成农村供

10、水管网改造273公里,新增实时监测水厂60座。(二)公共服务更加优化。新增城乡教共体农村受援学校105所,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100乐农村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95%;完成新(改)建村卫生室24家,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为80.28%;实现万人以上乡镇“残疾人之家”全覆盖。(三)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全面推进“红动八婺、扛旗强基”行动,组织100个乡镇(街道)结对成立共建联盟,组建300个农村共富党建联盟,探索党建统领先富带后富的实践路径。全面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推行新时代“后陈经验”五个一工作机制,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125个,居全省第2。迭代XX市未来乡村智治系统,集成“

11、四治融合”e件事应用,建立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双向流转机制,实现数据和业务双向闭环。下一步,XX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高品质建设和美乡村,为浙江“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贡献XX力量。第2篇2023年度关于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发言材料近年来,XX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殷殷嘱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千万工程”为抓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撬动了渔村价值、渔业形态、渔民身份的华丽转变,绘就了海上花园“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新图景。连续4年获得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市、区),创成全

12、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一、整体提升重构渔村价值,让“古渔村”焕发新生坚持传统与现代互融、传承与创新结合,为海岛渔村“塑形铸魂”,在XX感知“浙”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保护渔村,打造“记得住的乡愁”。实施古渔村保护开发行动,精准指导限制型、搬迁型等五类村庄发展,如创新“小岛迁、大岛建”模式,引导大瞿、南策等离岛以及大山等景边村搬迁,加以整村保护性开发。对4000余间见证海岛变迁的建筑“琥珀”一一虎皮石头房,成立石厝修缮师协会,实行“修旧如旧”,并以“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统盘规划、统一流转、统筹开发,让业主带方案审批,以现代化设计、艺术化加工、时尚化改造,复活古渔村的生命活力、文

13、脉底蕴、经济价值。我们扮靓渔村,打造“诗意栖居地”。以打造花园村庄为载体,“一村一韵”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成花园村庄70个,A级景区村覆盖率达90.7%,串珠成链形成6条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率全市之先实现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全域覆盖,勾勒出“海上花园诗意栖居”的写意画卷,成为游客的“诗和远方”,五年来乡村旅游接待量和总收入年均增长超12%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总收入连续5年增幅超25%。我们重塑渔村,打造“向往的生活”。紧扣“三基三主”核心内容,高标规划、整体设计、谋划打造全域未来乡村,5个村(片区)入选省级试点,数量全市领先。全域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全力打造海霞营地、白迭艺术村、

14、东豕等共富示范点,办好老年食堂、幸福小课堂、村口停车位等400多件幸福要事,引领渔村美好新生活。二、赋能升级重塑渔业链条,让“新动能”澎湃释放渔业是XX的民生产业,更是美丽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我们加快动能转换步伐,推动渔业发展迈向高质量、现代化。坚持科创赋能,挂牌成立浙江大学XX研究院大黄鱼分院,建立“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等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动龙头企业推进智能渔城、生态牧场等科研项目,集中攻克一批本地化育苗、规模化养殖等难题,目前紫菜本地育苗能力达到70%,岱衢族大黄鱼苗种自给率提高到100%,年增生杰大黄鱼养殖能力120万尾,年增产值1亿元。坚持数智赋能,集成打造省渔业产业大脑试点一一

15、数智渔业应用,开辟海区智管、养殖智服、质量智知、产销智接四大场景,实现人船海全要素精密智控、产供销全过程品牌授信、渔旅文全链条业态融合,渔业产业化水平和品牌竞争力有效提升,入选省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应用。通过标准化养殖出来的生态大黄鱼,每公斤售价达到300元,是普通养殖黄鱼价格的5倍多。坚持平台赋能,投入10亿元建成投用海洋食品产业园,招引海洋食品科技企业24家,集成落地紫菜育苗基地、烘干厂、冷链物流中心等上下游配套,打造海洋食品全产业链,园区产值突破8000万元,过去一斤鲜紫菜卖1元,现在一罐海苔卖10元,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三、扩中提低重建渔民身份,让“共富梦”照进现实过去百姓大多出海捕

16、鱼、外出打拼,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越来越多渔农民洗脚上岸、回乡创业,迈上共富路。我们打通“就业路”,开展“党建联盟全域联动”行动,组建大黄鱼、紫菜、民宿等党建联盟,创新“共富服务包”“共富驿站”等十大富民实招,推出43家共富工坊,激发共同富裕“红色引擎”,比如,通过组建紫菜党建联盟,整合10个村居和31家渔农企业、合作社资源,打通群众就业、企业招工渠道,累计解决就业400余人次。我们铺平“创业路”,坚持把发展民宿作为带动渔民创业的主渠道,加大改革创新、政策扶持、引导服务力度,率全省之先推行民宿审批“一件事”改革、办证最快只需两天,组建“海霞宿客汇”等助宿平台,发布“民宿贷”等十大优惠政策,引导民宿业主抱团发展,目前全区民宿达498家、床位5306张,户均年创收超10万元。我们拓宽“转业路”,深入推进中国摄影岛、海鲜美食岛、体育运动岛建设,“摄影向导”“渔村厨娘”“海上导钓员”等一批新岗位应运而生,开辟了转业致富新道路,去年农村居民人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