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仓农村地区桥梁病害成因及主要处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太仓农村地区桥梁病害成因及主要处理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太仓农村地区桥梁病害成因及主要处理方法摘要:根据太仓农村桥梁定期检测报告所提示的目前桥梁所呈现出的不同病害,分析和归纳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并进一步针对病害特征,提出如何在设计、施工及日常养护中的降低病害产生的基本方法。关键词:农村桥梁;病害;处理方法前言太仓农村地区桥梁大致经历了 3次大规模建设改造热潮,第一次建设热潮是20世纪60、70年代,此阶段桥梁建设目的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为出发点,大多采用村委会自建或捐建的方式,未进行正规、系统性的设计,结构大多采用砖砌拱桥的形式。第二次建设热潮是20世纪8020世纪末,此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第一
2、次建设热潮所建成的桥梁大多不堪重负,对这些桥梁的改造,并结合新建线路新增桥梁被提上工作日程,此阶段桥梁已开始由无设计、自主施工过渡到有设计、专业施工,结构形式以钢筋混凝土梁式桥、刚架拱或双曲拱桥为主,设计荷载通常以汽10为主。第三次建设热潮是从21世纪初开始,此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农村地区的车辆保有量发展迅速,交通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重型车辆在农村道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此阶段主要工作重点是对前两次存量桥梁进行提档改造并结合新建线路建设较高等级桥梁,但受造价及施工条件影响,虽桥梁设计均交由专业化设计院及专业化施工企业负责,但桥梁设计等级还是存在偏低现象(以汽10、汽15为主流),且施工企
3、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病害时有发生。1 .农村桥梁的基本特征1.1 如前言所述,太仓农村地区桥梁建设经历了 3次建设热潮,留存下来的桥梁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及装配式钢筋混凝板梁桥为主,其中装配式钢筋混凝板梁桥是保量最大的桥型,大约占总量的九成以上,跨径以813nl单跨桥梁及总跨30m内多跨桥梁为主,上部结构均采用装配式简支板梁,下部墩台采用桩柱式,台后侧墙采用块石挡墙。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是产生于第二次建设热潮,跨径以16m以内单跨为主,桥梁大多达到了当初的设计使用年限,且位于村道上,荷载较小,存量桥梁近年来以拆除重建为主,并未特别进行病害治理。1.2 农村地区由于其区位特征及日常出
4、现特点,交通状况以混行为主,可变作用分部较乱,设计人员往往无法准确把握设计荷载选取,选取等级过高则导致造价飙升,过低则影响桥梁使用寿命且隐患巨大。1. 3大多数桥梁位于居住区,甚至桥梁部分主体结构与居民住房衔接在一起,受人为及农村风俗影响较大。2. 4受早期地区经济水平限制,存量桥梁的设计指导思想偏重于材料的节省,不按强制式规范执行成为行业潜规则,安全性低。3. 桥梁病害成因桥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原先的指导思想都是以“重建轻养”为主,加上农村桥梁的特点,在“重建”这个方面往往也是大打折扣,“重养”更无从谈起,为此,目前太仓地区农村桥梁的病害产生不仅仅是因为交通量及荷载量增大的因素,设计施工两
5、个阶段也是主因。3.1 桥梁病害的定义按照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规定公路工程结构必须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在预计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凡由于人为的(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或自然的(地质、风雨、冰冻等)原因,使桥梁结构出现不符合上述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在本文中统称桥梁结构病害。2. 2设计阶段问题由于设计院在整个流程中显得比较高大上,且强制的审图机制仅在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完善,导
6、致建设方常常缺乏对设计院的监督,为病害埋下隐患。设计阶段埋下病害隐患的主因是受造价及地形限制,未完全按照现行强规来指导设计工作,导致设计可靠度未完全反应桥梁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所有可发生的状况,“经验主义”现象严重。3. 3施工阶段问题施工阶段是桥梁整个实施建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受到各方关注最多的阶段,因为这个过程不但可以检验设计阶段所确定的各项方案或指标正确性及适应性,同时,施工阶段质量的好坏,也将影响桥梁的整体性能,在此阶段,存在着能否将设计文件落地,如何落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设计文件做的再正确、再详细,如果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常常为桥梁埋下病害的隐患,给桥梁的
7、使用带来危害。4. 4养护阶段问题虽然主管部门已经从原先“重养轻建”思想往“建养兼重”的桥梁全寿命管理转变,但是仍存在技术力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1)虽然太仓地区绝大多数农村桥梁均建档登记并定期由第三方检查,但在由于存量桥梁数量大,全方位的日常巡查方面投入还是略显不足,小毛小病并不能得到及时发现。(2)由于大多数乡镇并没有把桥梁零星维修纳入整年资金计划,常常采取发现病害一立项一设计一招标一施工的工作思路,整个流程较长,使得病害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有效处理。3 .主要防治措施如前述,桥梁病害的产生原因融于整个桥梁建设各个阶段中,总的来说,良好的设计文件是避免或延缓桥梁病害产生的
8、大前提,而桥梁施工阶段良好的施工队伍、严格质量监督和施工管理程序是避免或延缓桥梁病害产生的重中之重,最后良好的养护是确保桥梁得到“小病可医”、“大病可免”的重要保障。针对太仓地区病害实际情况,笔者结合自身设计经验,给出几个病害发生后的技术处理措施供参考。(1)对于铺装损坏,首先应明确铺装损坏原因,是因为厚度不足还是较缝未设置,这些均可以依靠简单的测量或肉眼可以观察到,如果铺装厚度小于8cm则应结合设计图纸复算板梁受力,在受力满足的前提下增加铺装厚度至8cm;若发现较缝未设置,为保证装配式板梁整体受力,应增加较缝。(2)主梁露筋、裂缝可以视病害位置进行碳纤维布包裹、环氧稀浆封闭等,必要时可采用贴
9、钢板进行加固。(3)墩柱漏筋可采用同主梁处理方式进行,对于墩柱露筋则应对破损舲进行清理后浇筑於进行补强,建议采用微膨胀高强特种混凝土进行加固。(4)支座系统的病害处理较为复杂,基本上采用吊装拆除上部结构后进行,为此建议在设计文件中应考虑设置支座垫石,以留足千斤顶工作高度。(5)伸缩缝的病害处理在桥梁跨径不大的前提下,可拆除型钢伸缩缝改设TST弹性体伸缩缝;若仍能保证型钢伸缩缝可靠锚固,则可以继续采用型钢伸缩缝,但后浇带柱材质可采用高强度快硬於。4 .总结综上,如何对桥梁病害进行防治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这要求我们加强“建养兼重”思想,引入桥梁全寿命建设的理念。从桥梁项目立项之初就将使用阶段的养护资金纳入预算中,在设计文件中不仅仅需包含主体结构的建设内容,还需包含病害防治方案等,而在施工过程中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彻底不留病害诱因,杜绝应施工引起的不必要的病害,最后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在管养上的投入,做到小病能当场处理,大病能及时处理的良好局面。随着太仓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我相信在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专业的设计、施工团队,甚至专业管养团队的引入,太仓地区农村桥梁必定能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参考文献:1张学萍.对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5, 12: 126.一全文完一